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聞出版職業道德建設強化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聞出版從業者是宣傳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具影響力的群體之一,對在全社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加強新聞出版職業道德建設,以社會主義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目標為新聞出版職業道德建設的方向,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取向融入新聞出版職業道德建設的過程,以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準則為新聞出版職業道德建設的基礎,造就德才兼備、德藝雙馨的新聞出版人才隊伍。
關鍵詞:職業道德;核心價值觀;引領
職業道德,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職業生活中應當遵循的具有職業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為準則。[1]職業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新聞出版業一方面承擔著精神產品生產和流通的重要職能,另一方面又肩負著宣傳整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神圣職責。[2]因而其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尤為必要和重要。新聞出版領域的職業道德建設搞好了,就可以通過新聞出版從業者的職業行為,通過新聞媒介及其報道、評論,引導輿論,教育人民,推動全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一、加強新聞出版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第一,加強新聞出版職業道德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然要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我國文化建設的目標。《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隊伍是基礎,人才是關鍵。職業道德建設是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新聞出版業是文化的主陣地,文化產業的主力軍。沒有宏大的高素質的新聞出版從業者,就沒有繁榮的文化事業和發達的文化產業,就無法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也就沒有社會主義的文化強國。重視加強新聞出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對我國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加強新聞出版職業道德建設是承擔新聞出版業社會責任的的內在要求。新聞出版業作為社會主義思想文化的主陣地,是黨在意識形態領域中的重要工具,肩負著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社會責任。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文化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歷史責任。文化產品與其運作者的主體素質有著內在的契合性,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必須有與先進文化相對應的職業道德。新聞出版工作者作為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直接生產者,要成為優秀文化的生產者和傳播者,必須掌握先進文化并有為先進文化努力工作的精神境界,必須加強道德修養,做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
第三,在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時期加強新聞出版人職業道德建設尤為緊迫。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文化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國內一些媒體和從業人員片面追逐經濟效益,偏離了社會主流價值觀,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媚俗、低俗、庸俗的“三俗”文化傾向;有償新聞、新聞敲詐、虛假報道、有償不聞等違反新聞職業道德的行為;色情、暴力不良文化作品的大量存在。人品決定藝品,立藝先要立德。糾正行業不正之風,促進新聞出版業健康發展,推動社會和諧進步,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是采取的應對措施之一。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新聞出版職業道德建設的理據
(一)是由新聞出版業意識形態屬性決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核心內容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在所有社會主義價值目標中處于統攝和支配地位。[4]新聞出版是黨和政府的喉舌,是重要的思想文化宣傳陣地,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和意識形態特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新聞出版業肩負著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鞏固輿論陣地,傳承中華文明,普及科學知識的重要使命。[5]這無疑要求新聞出版業必須遵循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規約,而新聞出版從業者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認同和內化也就應該成為必然。高尚的職業道德總是人們在社會實踐基礎上,對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把握。新聞出版職業道德是新聞出版從業人員職業活動所應遵循的基本規范,因而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內在的深刻聯系,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對新聞出版職業道德建設過程中的引領,既是職業道德理性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確保意識形態安全的必然措施。
(二)是在全社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意見》指出,新聞媒體要發揮傳播社會主流價值的主渠道作用,要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引導人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聞出版業通過提供新聞出版產品和服務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新聞出版從業人員是新聞出版活動的主體,沒有新聞出版從業人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和踐行,新聞媒體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一句空話。因此,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新聞出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是新聞媒體發揮傳播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決條件和必然要求。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功能符合新聞出版職業道德建設中問題解決的需要。當前新聞出版人才隊伍中出現了有違新聞出版職業道德的不少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從根本上講,與一些從業者思想道德素質不高、作風不端正有關,這也直接導致一些新聞出版產品和服務質量不高甚至格調低俗。當前新聞出版職業道德建設首要的、根本性的問題是一些從業者無視自己的社會使命和道德責任,偏離社會主義主流價值,放棄對真善美的追求,用錯誤的精神產品,誤導受眾。加強新聞出版職業道德建設,必須有明確的價值觀念指引和正確的精神理念導向,必須從思想境界和價值觀念上對從業者進行深層次的影響干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其豐富的價值觀念為新聞出版職業道德建設提供有力的價值指導,使職業道德規范建設和職業者的價值觀念向著社會主義的方向發展,為明確新聞出版職業道德建設的基本方向和提高新聞出版從業者的道德覺悟提供了基本的遵循。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新聞出版職業道德建設的基本路徑
(一)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目標為新聞出版職業道德建設的方向。新聞出版職業道德是在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之上進行的精神文明建設內容,其最終目的,是要為社會主義生產力發展服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奮斗目標,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引領全國各族人民開拓前進的巨大精神動力。廣大新聞出版工作者理應自覺追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目標,使自己的一切職業活動都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服務。這要求新聞出版工作者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自覺成為優秀文化的生產者和傳播者。因此在新聞出版職業道德建設過程中,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共同理想來統領所有從業者的個人理想,使他們的職業理想上升為政治理想,促進新聞出版從業者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激發新聞出版人員的責任感和文化良知,引導廣大新聞出版工作者積極傳播和積累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質、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先進文化。新聞出版職業道德建設及其履行中始終堅持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目標,我們才能夠始終保持新聞出版職業道德建設明確的方向和目的。
(二)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取向融入新聞出版職業道德建設的過程。價值取向是指人們把某種價值作為行動的準則和追求的目標。[6]人的價值取向直接影響著工作態度和行為。價值取向是文化產品的靈魂和根本,新聞出版人的價值取向是影響其文化立場、創作傾向的重要方面。公平正義、自由平等一直為中華民族所崇尚追求,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不渝、長期實踐的價值追求。開展新聞出版職業道德建設,必須汲取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精華,使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新生。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取向,充分汲取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推進社會治理創新、建設現代社會的根本價值遵循,集中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社會所應追求的理想價值屬性。把培育和踐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取向融入新聞出版職業道德建設全過程,落實到文化產品創作和傳播的每個環節。新聞出版單位和企業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價值取向融入從業者的職業生活,促進彰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價值取向的優秀作品的創作和傳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價值取向的認同,從而充分發揮新聞出版業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三)以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準則為新聞出版職業道德建設的基礎。新聞出版職業道德建設最終要落實到提高新聞出版從業者個體素質和道德境界上。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核心要求,是我國公民應當樹立的基本價值追求和應當遵循的根本道德準則,是我們黨在新形勢下對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和價值理念的新發展。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貫穿了社會主義公民道德行為的各個環節,涵蓋了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各個方面,集成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國共產黨人革命道德和社會主義新時期道德的精華。[7]新聞出版職業道德作為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在新聞出版領域的具體化,理應首先包含社會主義公民道德的基本內容;新聞出版業者作為大文化門類的從業人員,一般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理應做自覺遵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準則的模范,因此引導新聞出版人自覺遵循“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核心價值準則,是新聞出版職業道德建設的基礎。新聞出版單位要深入開展踐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職業道德基礎教育,強化行業自律,將個人道德修養作為從業資格考評重要內容,以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準則為基礎提高新聞出版人的精神境界。
參考文獻:
[1]本書編寫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3-104
[2]査結聯.構建新聞出版職業道德系統工程[J].中國出版,1997(2):11.
[3]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Z].2011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
[4]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Z].中共中央辦公廳中辦發〔2013〕24號.
[5]新聞出版業“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Z].新聞出版總署新出政發〔2011〕6號,2011-04-20.
[6]MBA智庫百科
[7]教育部社會科學司.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學建議[M].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2):24.
作者:彭迎春 單位:安徽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