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會計職業道德問題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些年來,會計專業的畢業生人數一直“名列前茅”,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也在逐年增加,此時,會計人員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顯得十分重要,這不僅有利于自身職業生涯的發展,也能夠維持企業的穩定,甚至也代表著國民素質的一部分。文章通過描述會計職業道德內涵和相關要求,進而闡述現階段會計職業道德缺失存在的問題,并分析會計人員道德缺失的原因,找出預防或解決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缺失的具體辦法,以提高我國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道德缺失;法律法規
企業的會計崗位人數眾多,但是有一部分會計人員由于會計職業道德缺失,導致企業所反映的會計信息真實性存疑,這樣不僅會損失投資者以及債權人的經濟利益,也會使企業的信譽大打折扣,因此,會計職業道德問題一直備受人們的廣泛關注。
一、會計職業道德內涵和要求
(一)會計職業道德的內涵會計職業道德,是一種標準,是會計人員從業應該具備的素養。它與會計法律制度不同,會計法律制度是固定的規則,如果會計人員違反了法律,就會受到應有的懲罰,而會計職業道德可以用來檢驗會計人員是否自律,同時規范著會計人員的行為,它表現在會計人員的一言一行上,并日積月累,長此以往,他們的行為也代表著企業的形象,他們的職業道德出現問題,所反映的信息就會出現問題,將對企業產生不良影響。
(二)會計職業道德的要求會計職業道德主要包含八個方面的要求,分別是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強化服務。在這些要求中有的是會計人員應有的工作態度,有的是會計人員應端正的工作作風,這些都應該是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應該具備的道德品質,然而,有關我國會計人員卻屢次出現道德問題,他們把專業的知識和技術用在了弄虛作假的方面,不禁叫人無奈和嘆息。
二、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具體表現
(一)會計人員缺乏法律意識只專注于專業知識的學習使得會計人員沒有意識到掌握法律的重要性,但是法律才是會計人員遵守會計職業道德的基礎,如果連法律都不能理解和領會,就無法上升到會計職業道德。在我國,大部分會計人員只學習了有關會計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很少主動了解關于會計法律制度的知識,而且企業也沒有定期組織會計人員接受法律知識的普及,這就導致了企業中的會計人員缺乏法律意識,對工作中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沒有明確的界限,使得會計人員很容易因法律知識淺顯受到他人的蠱惑,做出無法挽回的事情。
(二)對重要會計資料弄虛作假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缺失主要表現在他們利用自己的權利,對一些重要的會計資料弄虛作假。比如,對于一個企業來說,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是反映企業信息的重要報表,它們會由公司公開披露給債權人和投資者等利益相關者作為他們投資決策的依據,然而,一些公司為了使報表“好看”,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投資,或者使銀行“放心”貸款給他們,此時,會計人員就會對財務報表造假以“扭虧為盈”。就像2019年證監會調查的獐子島扇貝死亡事件,調查結果顯示,公司為逃脫連續虧損終止上市的結局選擇財務造假,雖然當時沒有終止上市,但是現在結果也不容樂觀,可見,財務造假只能暫時解決當時的“困境”,當真相大白的那一天,相關人員終會受到懲罰。
三、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缺失的原因
(一)貪圖個人自身的利益會計人員時刻都在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誘惑,比如金錢和權利的誘惑,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不顧一切,卻從來不考慮得到這些不該拿的東西的后果、可能付出的代價。在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中,他們沒能做到廉潔自律,為了滿足一己私利,犧牲了公司的利益。具體表現為挪用公司的公款,利用自身職務之便私吞公司的公用財產等等。他們的行為給公司帶來或大或小的損失,甚至是更嚴重的后果。此時,這種行為已經不僅僅是會計職業道德缺失,而是構成了違法犯罪。由此可見,遵守法律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底線,而作為一名合格會計人員,首先應該堅守住自己的底線。
(二)個人對法律與道德界限不明確在我國,許多會計人員不能明確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一方面,他們不了解法律知識,所以分不清什么是違反法律的范疇,甚至在對會計資料弄虛作假時還認為只是道德問題,不應該被追究,殊不知已經嚴重違反了法律規定;另一方面,他們對道德缺失行為不以為然,認為只要未違反法律的行為都是可以原諒的,比如對工作采取散漫懶惰的態度,不遵守信用,滿足于自己現有的專業技能不主動提高,對公司漠不關心等等,這些行為雖然沒有違法,只是道德層面的問題,因此,法律無法觸及,更無法整治,但是這些小問題日積月累最終會釀成大錯,大部分的違法行為就是初見端倪時的不重視,慢慢引發嚴重后果。因此,會計人員心中應有一把尺子,度量著守法與守德的界限。
(三)企業管理層腐敗每個企業都會有自己的目標,它表現的也是管理層的目標,有時候,他們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會不擇手段,而他們不擇手段的工具正是企業中的會計人員,他們通過操控會計人員的思想和行為以達到滿足自身經濟利益的目的。站在企業會計人員的角度,他們作為企業的員工,應該為企業服務,也就是為企業的管理層服務,所以當管理者下達指令后,他們只有兩種選擇:一是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去做違反法律,違背職業道德的事情,但是后果就是被企業管理層開除,失去工作。二是服從指令,做假賬、偷稅漏稅、粉飾報表等等,這些被稱作違法失德的行為,當管理層被揭發的時候,會計人員也無法逃脫被處罰的命運。由此看來,會計人員更多是出于無奈的境地,有時為了保住工作,維持生計,會計職業道德就顯得沒有那么重要了。
(四)國家有關法律或制度不夠完善我國現在與會計相關的法律制度還尚不完善。首先,在某些方面,法律表述的內容可能與實際情況具有較大差別,導致法律無法發揮它們的作用,給會計人員的舞弊行為提供了機會。其次,更重要的是,雖然做假賬,偽造會計信息等行為是違法行為,但是這樣的行為在企業中還是很常見,這些企業正是利用了法律的缺陷,在法律“看不見的地方”肆意妄為,缺乏自律性。這種行為體現了我國市場監管力度不到位,最后,由于會計職業道德顯然是道德層面的問題,我國法律并未對違背職業道德的界限和懲罰措施作出明確規定,也會致使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缺失。
四、應對會計職業道德缺失問題的方法
(一)個人提高專業技能同時重視職業道德學習作為企業中的會計人員,首先要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這是遵守會計職業道德的第一步,會計人員應當重視管理知識的學習,因為我國的企業中正缺乏管理型人才。當會計人員具備了專業技能后,還要從兩方面加強職業道德行為的規范性:一方面,會計從業人員應主動學習法律知識,了解會計相關的法律制度。如《會計法》等,重點要牢記其中對違法行為的界定。注意廉潔自律,表現為在工作中不做假賬,不偷稅漏稅,堅守自己的原則,不受他人的影響,堅決抵制來自金錢、權利等各方面的誘惑,不能因為一己私欲棄公司的利益而不顧;另一方面,會計人員在杜絕違法行為的基礎上,要端正自身的工作態度,對自己所負責的部分盡職盡責,注意愛崗敬業、客觀公正,并且積極的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為公司的發展提出意見。如果每個會計人員都能做到嚴于律己,加強自身的會計職業道德素養,那么他們將會成為公司持久發展的堅強后盾。
(二)國家完善法律法規同時嚴加監管除了會計人員以身作則外,國家首先應當完善會計法律制度,從根源上避免會計舞弊行為出現。由于我們處在大數據時代,信息的更新速度很快,有的時候《會計法》中的規定難以適應現在的企業的發展形勢,也難以反映企業的實際情況,使得企業中的會計人員很容易利用法律漏洞制造假象。國家應當與時俱進,及時完善法律法規,并對具體行為做出具體規定,嚴格規范會計人員的行為,減少舞弊行為。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法規后國家要對企業的行為嚴加監管:在企業內部,設立審計部門,嚴禁與其他部門存在不正當關系,國家要定期對企業的審計部門進行檢查,確保審計部門審計結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在企業外部,國家也要設立監督部門,對企業嚴加監督,同時內外相互配合,對違反法律和職業道德的企業及其相關人員按照法律的規定嚴厲處罰。在國家健全的法律制度、完善的監督體系下,會計人員一定能營造出良好的企業成長環境,促進企業長久而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梅漫雪.“互聯網+”時代下的財會人員職業道德建設[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10).
[2]田瑩瑩.會計職業道德問題研究[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10).
[3]劉開興.會計職業道德問題探究[J].中國市場,2019(30).
作者:翟子菁 王金榮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