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設計藝術造型創意思維訓練教學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將素描造型基礎訓練與設計思維相互交叉融合,形成互動教學機制,建立起設計基礎造型技術表現與設計思維相結合的學習模式,可以使創意設計造型思維在整個造型設計基礎學習中成為常態,提高學生創意設計基礎造型能力。
在應用型本科院校里,設計類專業的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造型基礎課訓練后,要逐漸擺脫高考素描造型思維,轉向設計專業造型思維。他們在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繪畫技術與設計思維結合過程中,如果找不到有效的方式方法對其創作素材進行合理的組織安排,那么在實現設計藝術造型創意過程中就無法達到預期目標。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從設計構成原理出發,結合解構與重構,對設計造型元素進行聯想創意,最后形成主題性創意作品的引導訓練,使創意設計思維與繪畫表現技術緊密結合,優化設計造型基礎訓練教學過程,達到創意思維訓練的目的。
一、在設計構成中發現創意造型表現方式
在現代設計教育里,常常運用設計構成原理對作品進行設計與改良,并取得了與傳統再現性繪畫藝術作品完全不同的視覺藝術效果。在現代設計藝術創意造型基礎訓練中,運用構成基本原理及其表現手段,對設計素描造型進行新的排列組合,構成新形式的畫面。畫面的形式感、構成感得到更充分的表現,這樣的作品它既具有繪畫性又有構成設計性。這里我們需要從三個方面來解決構成與表現之間的關系(圖1)。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對構成基本原理與表現手法、特征進行學習,且需要對構成表現語言的形式美法則有基本的理解。根據表現對象分析它的構成要素,引導學生運用設計構成基本要素:點、線、面對畫面進行設計,這是歸納與提煉的過程,初步建立構成表現意識。由于繪畫藝術與設計構成表現語言所呈現的表達方式上存在明顯差異,歸納提煉出來的畫面往往會有生硬之感,對構成表現語言的認識必須進一步優化。其次,優化創意設計造型訓練,創作出有情感生動的畫面。引導學生構建個性化繪畫技法表現語言與創意造型設計主題內容表現相結合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每個學生對所表現的物象都會有自己特有的感受以及表達方式。老師引導學生大膽嘗試從不同的思考角度進行思考,運用各種方式方法來表現客觀物象所傳達的直觀感受(圖1)。要求學生把對對象的感受運用個性化形式語言與形式構成進行結合思考,形成特有的個性化表現語言。再次,構成是一種形式組合方式方法,表現語言是形式的載體,而內容是感情的紐帶,因此,需要給畫面內容賦予一定的情感,它對進一步完善設計構成在創意設計造型的內涵有著重要作用。情感的建立可以從黑白灰的畫面分割做起,通過對表現物象進行疏密、黑白、質感、虛實、隱喻、夸張等手段的表達,體現作者的理解、體會及其情感。總之,構成設計、個性表現、形式語言、情感表現相輔相成,它們有機構成了畫面造型的基本樣式。通過對它們的有效把握與運用,能更好的使學生從再現性造型思維向構成設計性造型思維方式的轉變。
二、在解構與重構中建立新的觀看思維與表現方式
現代設計特點以及現代設計基礎訓練要求,決定了需要培養更多具有創造性思維的設計人才。單純從傳統的繪畫造型方法去教學和訓練,已經難以適應當今的現代設計及現代設計基礎訓練教育。需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對物象結構、特征、形式等進行理解與分析,努力培養學生具有發散性、創造性思維與創新表現力。通過解構與重構觀看方式的有效訓練改變觀看思維與表現方式,從而達到設計造型思維改變的目的(圖2)。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有必要采用一些非造型手段加以引導,培養學生對表現物象進行選擇性觀看,分析物象特征,以及重新排列組合解構獲得的結構形態,作出判斷,并研究自己的造型創意。首先,從日常事物入手,將普通的靜物、風景、人物作為觀察對象,從常規觀察角度出發向多方位的觀察轉變,從靜止的觀察到動態的觀察進行轉變,把觀察得到的形象造型特征進行歸納,畫出草圖并分類。這是一個十分感性的過程,對物象進行多角度的細節發掘與對特征的強化,是對觀察事物的深化。其次,對客觀物象進行不同角度的解構,以獲得新的物象結構形式與造型特征,用不同視角和切入點理解物象中被解構出來的結構造型元素。再次,對前面獲得的物象細節特征和解構獲得的結構造型元素進行重構。重構的原則是:以表現物象特征為宗旨,對獲得的形式特征與藝術造型元素根據形式美法則與構成原理進行新的排列組合,以實現造型創意的目的。最后,在表現手法上,可以通過繪畫方式、肌理制作、拼貼手法、形式幾何表現等豐富其表現形式,強化物象的基本特征與作者的真實感受,充分表現出設計造型的形式與意圖。
三、在聯想創意中深化設計造型思維
在前期獲得的物象細節特征和解構與重構獲得的結構創意造型中,除了遵循形式美法則和構成基本原理以外,還需要對這些特征與造型進行“發散”性創造,并運用解構與重構的技法處理,建立起設計思維的基本思考模式(圖3)。首先,運用前期對客觀物象觀察得到的細節特征再次進行聯想創意,使這些物象細節元素更加豐富,并加以歸類。同時將客觀物象解構與重構獲得的設計結構造型元素、特征元素相結合進行深化聯想,獲得新的創意造型特征。這兩方面的創意聯想可以大大豐富其類別,并會呈現出個性化的表現形象與繪畫技法形式語言,這為激發后期作品創意和靈感提供了大量的創意造型素材。其次,對個別特征十分突出的設計造型元素與結構元素進行聯想創意,有針對性的按“由此及彼”的發散聯想原則,衍生出多個有效的創意方向,為后期創意提供更廣闊的造型創意思路,這樣可以在深度與廣度上獲得更強大的創意思維活力。最后,通過以上結構、特征的發散性聯想,形成一個既在物象之中又超越了原有物象特征與結構的創意設計造型。
四、在主題性作品中體現設計創意造型
我們把得到的設計創意元素放到具體的設計作品里,賦予各創意設計元素情感與精神內涵。這樣的物化結果才更符合人們的需要與審美體驗,這是一個“由表及里、舉一反三”的創意造型思維形成過程,是由形式向精神跨越的重要一步。首先,在經過前期以構成方式觀察并歸納表現對象,解構與重構的分析理解以及創意聯想的深化豐富之后,需要根據創意設計作品的主題,把得到的創意設計元素進行分類,運用現代設計構成思維方式方法與創意設計元素和主題思想統一起來思考,并運用全面系統的思維觀,去完成主題創意設計造型,使主題貫穿于整個創意設計作品中,形成有情感內涵的設計創意造型作品,這樣可有效避免有形式沒內涵的設計創意失誤。其次,通過限制主題性,選定最突出的設計造型元素,進行最大限度的創意造型設計訓練。就是在得到的創意設計造型中選出最符合主題創作的設計元素進行有限制的創作,使創作的作品更具有針對性,目標更加明確,情感表現更突出。創意造型的豐富性與設計元素的限定性本來就是一對矛盾體,通過這樣的訓練能更有效的協調好主題創作與設計元素之間的內在矛盾,形成統一的和諧畫面,達到設計思維的深化與拓展。
五、結語
設計藝術造型基礎訓練是基礎課教學的核心內容,培養學生運用設計的眼光觀察與表現客觀事物是其中的難點。通過運用現代圖像構成原理培養學生設計造型思維,以解構與重構的分析作為造型創意的支撐,并結合創意與聯想進一步深化設計造型的表現形式,拓展創意思維的廣度與深度,然后借助于主題創作把作者情感與精神通過設計造型元素統一在作品中。把觀看、思考、拓展、創作四步形成統一的整體,達到有效地提高創意造型思維訓練的目的,并創作出具有設計形式感與精神內涵的創意造型藝術作品。
參考文獻
[1]邱松.造型設計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09.
[2]曹春輝.造型基礎與創意——另一種表達的方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9.
[3]徐南.設計造型基礎訓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7.
作者:蔣延華 單位:湖南應用技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