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創意旅游知識產權保護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與旅游的有機結合在陜西省迅速發展起來。知識產權保護創意旅游在發展的同時,仍存在著權利意識不清晰、旅游景區商標被搶注、景區同質化嚴重、集群效應較差等問題。筆者建議通過建立景區商標申請人審查制度、建立本省創意旅游的知識產權制度、將創意旅游從文化創意產業中分出等方式,對本省創意旅游的知識產權進行保護。
關鍵詞:文化創意;旅游;知識產權
創意旅游是經濟全球化下,旅游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結合的產物,是指在旅游中通過自主學習、親身體驗從而激發自身創意潛能的活動,其實質是文化創意產業與傳統旅游相結合的、全新的、符合現代消費者的創意旅游產業。陜西省作為旅游和文化大省,在創意旅游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其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問題。
一、陜西省文化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現狀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陜西省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以23.6%的增長速度位于全國首位。2014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統計制度初步建立時,陜西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企業單位553個,2018年達到1205個。營業收入從2014年的459.6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843.8億元,提高了0.4個百分點。陜西文化創意產業站在了新的起點上,并且有著不可估量的市場前景。而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相結合,也有助于促進陜西創意旅游產業的優化升級。從政策方面看,陜西省政府、知識產權局和各地方機構大力支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并不斷嘗試將文化創意產業與旅游業相融合。2017年8月16日省政府下發了《陜西省“十三五”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規劃》的通知,推動文化創意旅游模式,努力實現旅游的創意化、集成化。西安高新區管委會在2009年至2012年,每年安排專項資金3000萬元用以扶持創意產業的發展。2019年3月,《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基地)、孵化器(雙創平臺)管理辦法》的推行,進一步完善高新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系統管理。從措施方面看,陜西省致力于推行數字經濟時代下人工智能+創意旅游的模式,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百度的合作,通過圖像識別以及AR等人工智能技術支持,實現了兵馬俑身上的色彩復原。在參觀秦始皇陵兵馬俑的時候打開手機百度搜索欄內的相機,在AR功能下掃描,原本沒有色彩的兵馬俑就會在手機屏幕上出現鮮艷的顏色。同時,秦始皇兵馬俑數字博物館也已上線,觀眾通過網絡就可以看到200億像素的“超高清級別”兵馬俑。另外,景區內提供交通工具智能引導、播報,提供人工智能導游等智慧型服務,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的結合,計算景區人流量,推薦最佳觀景路線。執法方面,主要通過專利、商標、反不正當競爭對各創意旅游園區內的知識產權進行保護。2018年,咸陽市知識產權局工作人員對全國著名景區“袁家村”進行知識產權保護的調研。通過對產品的專利申請人進行查詢,對比景區產品是否屬于未授權專利產品;對屬于易混淆馳名商標的商品,或是屬于假冒偽劣侵權的產品進行查處;對售賣的農副產品查詢其來源,對侵犯地理標志的農副產品進行查處。通過袁家村的實地調研和嚴格執法,一方面保護了景區本身所享有的知識產權權利不受侵犯,側面也保護了他人權益;另一方面也能通過執法普及知識產權的相關知識,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二、陜西創意旅游中存在的問題
創意旅游與知識產權保護緊密相關,創意旅游的持續、健康、創新發展,離不開知識產權對其的保護。如今文化創意產業不斷細化和延伸,而創意旅游還存在眾多問題。
1.權利意識不清晰,景區商標搶注問題頻發。商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揮著能為消費者提供最直觀的使該商品區別于其他商品的重要作用。而陜西創意旅游產業對持有商標重視度并不足,注重景區的基本設施建設和規劃、景點的投資開發,而忽視了景點標識的及時注冊和商標使用,使得旅游開發和商標注冊脫節。其次,我國《商標法》對于商標注冊的審查限于商標本身,對于商標申請人與被申請商標的關系、申請人是否屬于真正權利人并無審查。例如,在2014年,渭南市韓城縣的“司馬遷”“黨家村”“梁代村”三大旅游經典商標被一傳媒公司搶注,雙方對于商標買回的價格仍未談妥。景區商標被搶注,使得作為原使用主體的景區失去了對商標的使用權利,景區在進行宣傳時被定義為商標侵權,只能花費高價支付許可費用或是買回該商標。再者也會損害消費者的權益,消費者無法識別商品或者服務是否屬于所信賴景區的品牌,一定程度上擾亂了市場秩序,造成不良循環。
2.同質化嚴重,缺少創新力。隨著知識產權的不斷發展和侵權認定標準的不斷完善,文化創意產業的各行業人員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也在不斷加強,但從創意旅游方面看,抄襲模仿現象依舊嚴重。從建筑樣式到經典特色、地方特產和手工藝產品等方面,商品琳瑯滿目,但也千篇一律。具體表現為旅游項目的模仿與復制,如上海的田子坊、西安的回民街、南京的夫子廟等,景區整體建筑、設施給游客以“故地重游”的感覺;旅游產品的泛商品化,特色產品并不具有紀念意義;文化產品表達過于單一,高度相似類型化。筆者認為,景區同質化嚴重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旅游業整體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不足。陜西的部分景區、旅游企業依舊存在不了解知識產權需保護的情形。有人認為商品、商標才受知識產權的保護,對于創意旅游的服務、線路、景區主題等與知識產權并無聯系,更不要說產生產品或模式侵權及后續維權。其次,知識產權執法力度不夠嚴格。創意旅游作為陜西省的重要產業,知識產權執法是保障創意旅游的一道防線,執法力度不夠會讓知識產權保護形同虛設。同時若是放縱創意旅游產業的知識產權侵權問題不去管理,勢必會形成旅游市場混亂。最后,政府機構職能交叉,行政、司法混亂。例如,政府在引進旅游項目時,明知該項目與其他項目相似但也給予審批,大量的同質化創意旅游產品充斥旅游市場時,取證難、維權久等問題也導致了同質化嚴重的問題。
3.缺乏規模效應、集群效應。首先,陜西省有著豐富的創意旅游產業園區,但這些創意旅游園區、小鎮在地理空間上分布較為分散。創意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的結合并不融洽,并未深層挖掘創意旅游與文化、科技、金融、人工智能、大數據之間的有機結合,產業間的互補、融合性仍有待提升。其次,陜西省的創意產業集群僅是數量上的聚集,仍未形成真正的產業集群。創意旅游產業仍以中小企業為主導,缺乏龍頭企業,創意旅游整體市場、品牌、集群效應較差。目前,曲江新區正在逐步建立創意旅游產業集群,從單一的旅游資源為核心的模式,向旅游、技術、生活的區域化綜合模式轉變。
三、完善建議
1.加入景區商標申請主體審查制度,明確注冊主體。如前文分析,對于景區商標搶注,商標申請主體的審查是很有必要的,應嚴格限制景區商標的申請人主體資格。首先,對于在第39類旅游服務上申請商標注冊的,由省旅游協會進行統一申請,避免同一旅游景點出現多個品牌的現象,不利于統一監管。若申請主體在其他類別上進行景區商標注冊的,則需滿足一定的條件,如提供相關景區的所有、開發或是經營證明。其次,對于未注冊但已享有和使用的景區商標使用人對該商標在一定期限內享有優先注冊申請權,若期限屆滿景區仍未申請注冊則無權排除他人就相似或相近商標進行注冊。最后,對于搶注景區商標以此盈利的,可加入“一定期間內未使用或不使用的,不得轉讓”規定,在一定程度上扼制搶注者以此牟利的情況。
2.加強本省創意旅游的知識產權保護立法。文化創意旅游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是一項系統且復雜的工程,知識產權保護主要依靠于專利、商標、版權和反不正當競爭。但是創意旅游存在著各種知識產權保護的客體,如景區商標、旅游線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地理標志等,依靠現有的知識產權體系并不能有效地予以全面保護,因此有必要結合陜西省的切實情況,將創意旅游從文化創意產業中細分出來,明確創意旅游的知識產權客體和保護要件,使其類型化,包括景區商標、旅游路線、旅游產品中的專利技術和商業秘密、地理標志等。制定詳細的保護內容,規定侵權認定的標準、侵權責任的判定及侵權賠償。同時落實政府的監管,依據不同的創意旅游資源制定不同的執法細則。
3.整合本省資源,開發拓展形成創意旅游產業群。對于陜西創意旅游而言,其核心吸引力除了本身自帶的歷史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外,應充分開發和打造創意旅游集群效應。雖然新業態激增,分散化、碎片化的創新成為文化產業發展趨向,但強化核心IP的知識產權保護依然是集群發展關鍵。將紅色革命文化與陜北地區的人文、地理環境相結合,游客一方面可以體驗紅色革命文化,另一方面也能夠領略黃土高原上陜北人民特有的風土人情。有利于建立陜北特有的紅色文化創意旅游集群。
作者:陳奕妙 單位:西安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