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疊合板質量控制措施淺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裝配式建筑中的疊合板應用較多,隨著疊合板等預制構件的推廣,對疊合板的施工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文章結合成都市洺悅御府項目疊合板施工的經驗,談疊合板的質量控制措施。
【關鍵詞】綠色建筑;疊合板;質量
1工程概述
本項目位于成都市龍泉驛區龍泉街道界牌地鐵站附近,地上由高層住宅及多層住宅組成,建筑面積約為21×104m2,根據《成都市建筑綠色設計施工圖審查技術要點(2017版)》要求,項目單體建筑的預制裝配率不應低于30%,并且預制構件中的工業化生產的比例應達到15%。本工程中預制疊合板的厚度為6cm,疊合板安裝完成后還需鋪設鋼筋并澆筑6cm厚的混凝土,最終形成12cm厚的整體構件。從結構整體上剖析,疊合板是一種水平中間型的構件,在實際安裝施工中,首先要搭設支撐體系進行疊合板鋪裝,然后再進行鋼筋混凝土的施工,使疊合板和混凝土澆筑成為一個整體構件,并具備一定的承載力。疊合板對于傳統結構的優勢在于能夠綜合考慮項目的結構、電氣等專業的合理設計,既能夠滿足各專業的預留預埋功能,同時還能夠準確地進行各部件銜接位置的定位。其次,疊合板構件面積較小,自重相對較輕,超大超重的部件數量較少,設計單位也可以根據樓板的受力狀態對疊合板的面積進行合理優化,更便于疊合板的裝運及安裝,便于現場吊運安裝的施工。本篇文章將結合疊合板的生產、運輸,吊裝及成品保護對質量控制措施進行研究和分析。
2質量控制措施
2.1生產過程控制措施
預制構件廠家接收到疊合板詳圖后,應制定滿足工期要求的模具計劃。生產時通常采用固定模臺為底模(一般為鋼模臺,且面積較大),每臺底模可同時進行多塊疊合板的預制及養護。在模板搭設前應對模臺以及側模進行清理,并按要求使用脫模劑涂刷內側模板面,避免拆模過程中混凝土構件破損,降低疊合板的合格率。預制疊合板的制作過程中應避免疊合板的保護層厚度不足、混凝土的坍落度過大、振搗時間過長導致構件表面浮漿過多,上述問題易使疊合板表面產生裂縫。拉毛作業后應及時采用覆蓋的養護方式,有條件的廠家應盡可能采用蒸汽養護,更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強度。如生產的疊合板跨度較大,工廠應采用平衡吊架進行脫模,脫模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吊索水平夾角,嚴禁出現因水平夾角過小破壞疊合板受力狀態導致疊合板構件破壞的情況。
2.2裝運質量控制措施
疊合板的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及規范要求方可進行吊裝運輸,在運輸過程中應隨車附帶疊合板的合格證及檢驗報告,方便進場前進行驗收。疊合板在裝運時應水平放置,裝運人員應提前確認車廂的平整度,并有防止疊合板在運輸過程中產生裂縫的措施。運輸前使用鋼絲繩將疊合板固定在車輛上,保證在裝運過程中不會在預制構件間或預制構件與車輛間出現滑移,一般情況下,采用柔性整體式的連接方法。不同尺寸的疊合板應分別裝車運輸,疊合板在裝運過程中底部應加墊枕木,同時枕木與疊合板間的墊塊應在一條垂線上,便于荷載傳遞,在運輸前應檢查捆綁的鋼絲繩,防止運輸過程中出現傾覆。運輸距離遠或者路況較差有可能導致車輛發生顛簸時,上部疊合板可能會通過墊塊對下部疊合板產生較大的沖擊荷載,運輸前應考察路況,根據運距及路況進行運輸方案的編制,為便于控制疊合板的運輸質量,應多考察幾條運輸線,綜合考慮運距和路況,合理選擇運輸線路,同時應采取防止構件移動、傾倒、變形等固定措施,減少顛簸。在裝卸構件時,應對稱堆載或卸載,保證全過程車體平衡。疊合板在運輸車輛上堆放時應考慮墊木的位置,除墊木應在一條垂線上外,還應控制端部間距及墊木之間的間距,墊木至板端200mm且墊木間距應小于1.5m,疊合板的堆放高度也不宜大于6層。為降低運輸成本,如運輸車廂高度較大,可制作分層貨架,每層貨架上均可堆放6塊疊合板,在保證運輸質量的同時,有效提高了疊合板的運輸效率。疊合板運送至現場后,堆放區域宜在現場單獨設置,堆放區域應設置在建筑物周邊,方便進行吊運。每次現場施工節點前應至少提前一天通知廠家安排發貨事宜,并應提前規劃好構件運輸的進場時間段,避免長時間占用施工干道,也避免長時間占用塔機,以提高道路及起重機械的利用率。
2.3吊裝控制措施
疊合板吊裝前應檢查構件是否存在破損、裂縫等質量問題,還應仔細核對疊合板型號及方向。構件的起吊及安裝,均采用塔機進行配合,吊裝過程中應做到輕起輕放,防止猛烈沖擊導致構件損壞、產生裂縫等,疊合板起吊時,必須采用多點吊裝,要求吊裝時不少于4個吊點,均勻受力起吊緩慢保證疊合板平穩吊裝。安裝時注意疊合板的安裝部位以及安裝方向,保證誤差尺寸控制在規范允許范圍內,通過控制疊合板端部支座部位的墻體,提高疊合板安裝的位置以及標高精確度。疊合板吊裝前,應提前調整安裝位置的墻體及梁的縱向鋼筋,使墻體及梁的縱向鋼筋能與疊合板預留的錨固鋼筋能夠順利安裝完成。最后確認疊合板標高,并校正平整度。預制疊合板安裝施工是疊合板施工質量控制中重要的一環,施工前應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及技術交底,要求按方案及圖紙要求進行施工,安裝過程中質檢員及監理工程師應全程旁站。同時在吊裝過程中,應盡可能保證一次吊裝就位,避免因撬動而損壞疊合板。在疊合板的生產、運輸和吊裝過程中均應對錨固筋進行有效防護,嚴禁在安裝過程中反復彎曲和折斷,施工過程中要保證錨固鋼筋伸入梁的核心區內,且錨固長度滿足要求。
2.4成品保護控制措施
疊合板桁架鋼筋作為現澆板鋼筋的支撐筋,標高控制非常重要,必須確保桁架筋上標高準確一致,施工人員才可以鋪設上層鋼筋,通過控制疊合板的標高確保板面的有效截面以及上部保護層厚度滿足要求。在混凝土澆筑前,應進行隱蔽驗收,重點對疊合板連接部位的鋼筋進行檢查,同時應對疊合板上松散的部位進行剔鑿,確保疊合板和現澆結構的整體性。在上部混凝土澆筑時,為避免疊合板底面積支撐體系受力均勻,應盡量由中間向兩邊對稱澆筑,并使用振搗棒和平板振動器對澆筑的混凝土進行振搗,特別是疊合板與周邊現澆混凝土結構連接處,澆筑混凝土時應加密振搗點,確保疊合板與現澆混凝土的整體性。疊合板構件與梁或者剪力墻鋼筋連接的密集處,也應增加振搗點,確保疊合板與現澆混凝土連接部位的振搗質量。施工過程中嚴禁局部混凝土的堆載過大,同時應在初凝前進行二次壓光抹面,混凝土澆筑后應采用覆蓋澆水的方式及時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不應少于14天。
3結束語
裝配式建筑是綠色建筑發展的重要一環,疊合板是裝配式建筑中應用較多的構件。疊合板的施工質量關系整個裝配式建筑的施工質量,本文通過結合成都市洺悅御府項目疊合板的施工經驗,在生產過程、裝運控制、吊裝質量及成品保護四個方面探討控制疊合板質量的措施,確保疊合板的成品效果滿足施工及設計要求。
參考文獻
[1]段凱元,張季超.預制裝配式混凝土住宅設計施工一體化研究[J].施工技術,2014,43(22):45-47.
[2]孫玉蒼,傅冰,屈鵬.預制混凝土疊合板設計制作及安裝技術[J].商品與質量,2017(17):14-16.
[3]紀秋吉.探究裝配式建筑施工常見質量問題與防范措施[J].建材與裝飾,2018(33):33.
[4]白健.裝配式建筑結構中的疊合板施工技術[J].建筑施工,2019,41(4):591-593.
[5]王紅兵.裝配式鋼筋桁架疊合板施工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8(49):23-24.
作者:張陸陽 裴珊 楊彪 單位: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