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解析混凝土疊合板施工技術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結合工程實例,從工程施工難點出發,從疊合板安裝要求、塔吊的選型與錨固、支撐系統的確定、測量放線、疊合板檢查與堆放和疊合板的吊裝等方面對裝配式混凝土疊合板施工技術進行了詳細的闡述與分析。實踐表明,采取支撐龍骨、獨立立桿、吊框和臨時擋板等措施能夠有效地提高疊合板定位的精度和確保板底接縫高差滿足設計要求,值得在類似項目進行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裝配式;疊合板;支撐系統;定位;混凝土結構
目前的房屋建筑結構基本采用鋼筋混凝土現澆結構。該結構施工模式屬于粗放式,主要弊端有建筑垃圾較多,施工現場容易出現臟、亂、差等現象,文明施工水平較低;鋼筋和混凝土等資源浪費現象嚴重;現澆混凝土樓板質量通病較多,容易出現開裂現象;施工工期長,人工成本高等。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又稱PC結構,預制構件集中在工廠進行生產,預制構件的質量受人為和環境等因素影響較小,質量有保證。PC結構是將預制構件按照設計要求進行裝配和連接并與現澆形式組合而成的混凝土結構,主要優點是節能環保、縮短工期、集約化程度高和減少環境污染。2015年,福建省住建廳頒布了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裝配式建筑的推廣應用。
1工程概況
君逸花園上部工程(含地下室)位于福建省晉江市池店鎮機場連接線以東,鳳池路以南,總建筑面積151279m2,其中地上面積119897.99m2,地下面積31381.01m2。本工程1#樓為地上28層,2#樓為地上30層,3#樓和5#~7#樓為地上33層,8#樓為地上29層,9#樓為地上26層,8棟高層建筑均為住宅樓,主樓結構為剪力墻結構;10#~13#樓和15#樓為地上3層,5棟建筑均為商墅,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幼兒園為地上3層,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地下室為1層,結構形式為框剪結構。其中3#樓和5#樓為裝配式工程,2~32層采用預制構件,主要預制構件有疊合梁、疊合板、樓梯、陽臺板和空調板等,主梁、屋面梁板和剪力墻均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本工程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場地等級為二級,建筑物重要性等級為一級,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
2工程施工難點分析
(1)疊合板的規格各異,數量眾多,其對塔式起重機的選型要求較高。本工程根據疊合板最大重量來選擇相應的塔吊型號,要求臂長回轉范圍內均能覆蓋作業面。(2)疊合板的支撐系統不僅要求滿足承載力,還要求立桿頂端能夠滿足調整到同一水平標高。(3)疊合板的厚度為70mm,在吊運過程中容易出現開裂現象,對起吊工具進行受力分析,確定合理的吊裝工具。(4)由于樓層高度較高,跨度較大,疊合板吊運與定位較為困難。
3疊合板施工技術
3.1疊合板安裝要求。疊合板體系是由下層的預制疊合板與上層的鋼筋混凝土現澆層共同組合形成受力體系。預制疊合板由工廠定制后運輸到現場的堆場進行碼放,由塔吊吊運到設計的安放位置進行安裝與連接,接著進行鋼筋綁扎和水、電管預埋,最后澆搗混凝土。本工程的預制疊合板厚度和上層現澆層的厚度均為70mm,總厚度為140mm。3.2塔吊的選型與錨固。根據裝配式結構所在的位置、堆場區、卸車區、運輸道路和吊裝構件最大重量等因素對塔吊的回轉半徑、位置以及型號進行確定。本工程經過多方比較后選擇型號為QTZ80(6013)的塔吊,其臂長為40m,末端可吊最大重量為2.56t,滿足本工程裝配式結構的吊裝要求。塔吊的錨固點按照專項施工方案的要求錨固在現澆剪力墻上,采用預埋鋼梁形式進行錨固,確保塔吊的安全施工。3.3支撐系統的確定。本工程模板工程采用鋁合金模板支撐體系,在鋁合金模板設計時應對疊合板的支撐進行優化設計,在疊合板區域增設一道支撐龍骨,如圖1所示,增強疊合板的支撐和便于立桿標高調整。支撐龍骨獨立立桿的安裝間距為1.2m,步距要求≤1.8m,當立桿的間距>1.8m時,則應在兩個立桿之間增設1道獨立立桿。該立桿支撐采用鋁合金模板支撐所帶的立桿,在立桿頂端設置流星錘和橡膠墊。獨立立桿應加工成三腳支撐架形式,如圖2所示,三腳支撐架的主要作用是臨時固定立桿。本工程根據工程進度需要配置3套豎向支撐體系,而三腳支撐架對立桿所起的作用是臨時固定,疊合板現澆層的混凝土澆搗完成即可拆除重新利用,因此配置三腳支撐架配置1套即可。3.4測量放線。在疊合板吊裝之前,在下層樓板上對支撐立桿和疊合板尺寸等定位線進行測量放線。疊合梁吊裝后,由于預制疊合梁表面存在粗糙或者凹凸不平現象,在梁面上需要搭設的位置進行打磨平整,一般打磨寬度為20~25mm,接著在距離剪力墻和梁的搭接位置10mm處設置水平控制線,采用水準儀將水平控制點布置在盤扣架的立桿上,將可調U托上的方鋼或者木方通過絲扣調整到設計規定的高程。3.5疊合板檢查與堆放。疊合板出廠前應對其規格尺寸、預埋件位置、吊點數量、外觀質量和錨固筋長度等項目進行檢查。疊合板的質量滿足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方可出廠。疊合板的堆場要求平整具有一定的剛度,疊合板底下應放置墊木,板底向下,墊木設置在距離疊合板端部200mm位置和跨中位置。跨中墊木的數量根據疊合板的跨度進行設置,板跨≤3.6m時設置墊木1塊,反之則增設墊木1塊,墊木應平整和上下對齊,疊合板應按照編號分類堆放,堆放層數≤6層。3.6疊合板的吊裝。(1)吊框的制作。疊合板采用專用吊框進行吊裝,吊框的規格為3m×1.5m。吊框的材料采用16#工字鋼焊接而成,縱向布置2道,橫向布置3道,如圖3所示。在距離縱向工字鋼4個端部450mm位置設置4個滑輪,每個滑輪公用1根鋼絲繩,鋼絲繩下端與疊合板2個吊點進行連接,相當于8個吊點在共同受力,吊重后滑輪實現自平衡,使得疊合板在吊裝過程中受力均勻。該措施有效地解決了因疊合板受力不均勻而出現開裂現象。(2)疊合板的安裝。疊合板吊裝前應對剪力墻和梁側鋁合金模板頂口標高和疊合板獨立支撐的頂標高進行復測,復測結果應滿足設計要求;對吊框、吊具、鋼絲繩和鎖具等構件進行檢查,確定其滿足專項施工方案要求方可進行吊裝。由于樓層較高,疊合板跨度較大,這給吊運指揮人員帶來一定的困難,使得疊合板安裝定位難度較大。為了準確定位,在疊合板邊線位置采用紅漆進行標識并設置臨時擋板;采用吊框將疊合板從堆放區垂直起吊300mm后停頓5s,試吊穩定后再勻速吊至距離安裝面500mm處停頓,由4位操作人員手扶疊合板4個角進行穩定和調整落位,當疊合板四個角與臨時擋板頂死時即可緩慢下放進行定位,臨時擋板的設置提高了疊合板定位的精度。疊合板安裝完成后應立即對板底接縫的高差進行檢查與校核,如果檢查結果不滿足設計要求,則應重新將疊合板起吊并微調可調U托的高程直至板底接縫高差符合設計要求。疊合板的拼接縫寬度為5mm,塞縫材料采用直徑為8mm的泡棉條,并采用專用砂漿進行填堵密實,預防上層現澆層混凝土澆筑時出現漏漿現象。
4結束語
本工程疊合板的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技術規程要求進行裝配與連接,為了更好地保證疊合板板底的平整度,鋁合金模板體系優化設計出疊合板區域的增強龍骨,在個別立桿間距較大位置增設獨立立桿支撐,并采用三腳支撐架進行臨時固定,增強疊合板支撐系統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由于預制疊合板的厚度只有70mm,在吊裝過程中容易出現開裂現象,采用工字鋼吊框使得疊合板受力均勻;由于疊合板吊裝的樓層高和跨度大,吊裝指揮難度較大,為了提高疊合板的安裝精度,采用在疊合板邊線上設置臨時擋板的方法來確保疊合板的定位精度;相鄰疊合板之間的拼接縫的寬度嚴格按照5mm進行設置,并采用泡棉條進行塞縫和專用砂漿填堵等措施確保板底不出現漏漿現象。實踐表明,上述的技術措施能夠保證疊合板的施工質量滿足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參考文獻
[1]黃新宇,郝彬,吳胤,等.鋼筋桁架混凝土疊合板變形理論研究及試驗分析[J].建筑結構,2019(S1).
[2]蔣勇.疊合板生產工藝及質量控制措施研究[J].建筑技術,2018(S1).
[3]溫光旭.陽光城麗景灣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技術要點探析[J].福建建材,2019(05).
[4]張庭旺,狄昊,呂云升.裝配式疊合板施工技術[J].天津建設科技,2019(02).
[5]趙倩.裝配式單向鋼筋桁架疊合板施工技術[J].廣州建筑,2019(01).
[6]楊秀英,劉永欣.裝配式結構中疊合板接縫技術及實踐應用[J].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01).
[7]姚燕雅.住宅產業化PC技術的關鍵問題研究[J].山西建筑,2013(03).
作者:郭宇行 單位:泉州市建筑產業化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