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移動式壓力容器安全質量管理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針對石油天然氣的液相、氣相產品在充裝外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對外輸產品的充裝特種作業、運輸槽車等都提出了高標準、高要求,通過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出改進思路及建議,為油氣液相、氣相產品充裝、運輸的安全性提供參考。
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對石油天然氣產品依賴逐步加強,其產品的多樣性豐富了市場上物資的需要,隨之帶來石油天然氣產品的分類更加細化,包括甲烷、丙烷、丁烷、戊烷、穩定輕烴、液化石油氣等,對這些產品的充裝和運輸也提出了專業管理技術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第十四條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檢測人員和作業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相應資格,方可從事相關工作。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檢測人員和作業人員應當嚴格執行安全技術規范和管理制度,保證特種設備安全。以天然氣處理廠的產品外輸單元為例,其產品外輸有著嚴格的要求。不僅要滿足石化行業內部安全行業標準,也必須滿足國家對特種作業、特種設備的管理要求,從人員、管理、設備、法規等各方面全面監管,才能有效保證產品外輸充裝質量和運輸要求,保障員工生命和財產安全。
1.天然氣組分及特性
(1)天然氣的組分簡介天然氣廣義指埋藏于地層中自然形成的氣體的總稱。但通常所稱的天然氣只指貯存于地層較深部的一種富含碳氫化合物的可燃氣體,而與石油共生的天然氣常稱為油田伴生氣,通常將含甲烷高于90%的稱為干氣,含甲烷低于90%的稱為濕氣。主要成分是:①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②一氧化碳、二氧化碳;③硫化氫;④穩定輕烴;⑤液化石油氣等。根據天然氣產地的不同,組分的成分比例也會存在不同的變化,根據客戶需求的不同,對產品的生產、儲運和加工方式也會有差別,以滿足市場的需要。(2)天然氣的特性簡介天然氣是一種易燃易爆氣體,和空氣混合后,溫度只要達到550℃就燃燒。在空氣中,天然氣的濃度只要達到5%-15%就會爆炸。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本身無毒,但如果含較多硫化氫,則對人有毒害作用。如果天然氣燃燒不完全,也會產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
2.天然氣的運輸方式
要實現天然氣的集輸和轉運,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安全、經濟、合理有效的運輸方式,最常見的運輸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1)管道運輸;(2)液化運輸;(3)高壓瓶裝運輸。以上三種運輸方式的選擇主要是根據天然氣產品的運輸量、運輸距離、安全有效、經濟成本、客戶需求、地域限制、自然環境等各方面綜合考量而定,以下是這3種運輸方式各自的特點。(1)管道運輸一般適用于輸送量大,但輸送成本高,沿線需要加設加壓站和調節站。(2)液化運輸一般用于海運,運輸量較大,運輸成本僅限于船運費用(典型的LNG船天然氣特種運輸)。(3)高壓瓶裝運輸一般用于民用,量小,成本高。鑒于天然氣的易燃、易爆等特性,不管哪種運輸方式,都對壓力天然氣,壓力容器設備及充裝要求提出了苛刻的條件,在移動式壓力容器充裝過程中,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然氣移動式壓力容器運輸車主要是槽罐車,槽罐車不僅對作業人員提出了專業的要求,另外還要具備特種車輛駕駛證和危化品運輸資格證。
3.移動式壓力容器(槽車)充裝安全質量管理
為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移動式壓力容器充裝法規、規定,確保充裝安全,保護人民生命財產不受損失,移動式壓力容器充裝質量管理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工作:管理職責。健全組織機構、崗位職責,做到從業人員人人參與質量安全管理,明確自己在作業中的職責和注意事項,努力做到人盡其責。管理制度。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根據各自不同的需要,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例如生產區十大禁令、槽車充裝十大禁令等;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指定作業的管理規程,如移動式壓力容器內介質分析和余壓檢測操作規程、槽車充裝規程、液相產品充裝量復檢操作規程、車超裝后卸車安全操作規程、鶴管保養規程、應急處置操作流程等;裝車場應急預案。制定現場應急預案,包括應急職責、液化氣罐車發生泄露及發生火災、恢復作業程序等,并定期進行演練,確保在突發事故發生時能做到及時應變,把損失降到最低;工作記錄和見證材料。例如以下材料:充裝介質充分檢測報告、裝車區進出車輛登記檢查表、超裝介質卸載處理記錄、槽車充裝記錄、液化氣裝車加臭記錄表、裝車安全教育記錄表、司磅記錄單、裝車場防雷防靜電檢查維護記錄表、裝車場防靜電跨接線檢查維護記錄表、地秤檢定維護記錄表、壓力容器巡檢記錄、事故匯總表等等;只有詳實的記錄,才能讓管理實現精細化,保證充裝質量。(1)移動式壓力容器(槽車)充裝操作規程①罐車進入裝車場大門,經保安檢查,符合規定的進入裝車場,按順序在待裝區等候,禁止車上一切明火及可能導致明火的產生。②輪到裝車的車輛進地磅給空車過磅,提交提貨單,司磅員出具裝車通知單后方可進入裝車區,一切行動聽從指揮,按照指揮路線行進。③罐車進入裝車區后聽從裝車工的指揮,停靠指定的裝車臺;未進入裝車區的車輛在待裝區域排隊依次等候,不得插隊,無故掉頭等行為。④進入裝車臺的罐車停穩后,必須熄火,拉手閘,司機必須離開駕駛室,并將車鑰匙掛在指定處,并關好車門窗,擅自逗留駕駛室等行為。⑤裝車工做車輛裝運前檢查,記錄檢查結果,并經雙方確認,符合裝車條件后給罐車接上釋放靜電的接地線和接地報警器,并檢查接地是否正常。⑥由裝車工接上裝車臂和罐車上的液相接頭及氣相接頭,并檢查其連接是否正確、牢固,確認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作業。⑦裝車工根據通知單,通知中控設定流量計數據,給出ROV閥開啟信號,開啟ROV閥,開啟后閥門后,并與中控人員進行確認閥體是否導通。⑧在裝車工監護下由押運人員緩慢開啟罐車上的液相、氣相閥門,為罐車加液。⑨罐車加液期間裝車工及押運人員均不得離開現場、注意觀察罐體上的液位計和壓力表的讀數,隨時觀察液位計讀數,有異常情況及時匯報溝通。⑩罐車上的液位計到指定刻度時,在裝車工監護下,由押運人員關閉車上液相和氣相閥門,停止裝液、嚴禁超載,嚴格控制加液量。11在裝車工監護下,押運人員緩慢打開(罐車上)氣液相排氣閥,排凈裝車臂氣相管道內余氣,由裝車工卸下氣液相接頭,掛回原處。12裝車工卸下罐車上接地線,放回原處,確認無誤后方可同意罐車駕駛員取回鑰匙,并告知司機重新檢查車輛,檢查無異常后方可啟動車輛。13司機取回鑰匙,啟動車輛,將車輛駛離裝車臺,隨時關注車況,低速慢行。14物料流速應控制在國家規定范圍內,符合行業標準和要求。(2)移動式壓力容器(槽車)充裝控制管理企業為了加強對移動式壓力容器的充裝和運輸的管理,應建立與作業相適應的質量管理體系,組織機構基本要合理,技術負責人和各質控系統責任人員的設置要滿足充裝過程的控制要求,且職責基本明確;要素設置基本合理,關系基本明晰;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層次、結構、內容基本符合要求,各層次間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接口基本合理;質量管理體系的各級責任人員基本能夠按照質量管理體系要素的相關要求履行職責,相關的見證資料基本齊全。只有完整的質量保證體系,才能保證移動式壓力容器作業的安全。政府對壓力容器實行全過程監管(設計、制造、安裝、改造、修理、經營、使用、檢驗、檢測和安全的監督管理),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對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檢測人員和作業人員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確立了企業承擔安全主體責任、政府履行安全監管職責和社會發揮監督作用三位一體的特種設備安全工作新模式。這是從特種設備安全事故血的教訓中總結出來的。市場監管總局2019年3月1日起實施了《特種設備行政許可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措施》推行“證照分離”改革的要求,有效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強特種設備監管。
4.結論
不論是從政府監管的角度還是從企業自身安全發展的角度出發,移動式壓力容器充裝質量管理,已經納入社會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關系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今年6月是全國的第十八個安全生產月,“防風險,除隱患,遏事故”是這一本年度國家安全月主題,特種作業的安全管理也趁著安全月的契機提升了前所未有日程,逐步提高移動式壓力容器充裝質量,保障特種設備、特種作業安全,降低事故率,是企業和社會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時代經濟發展對企業的基本要求。只有從企業和政府兩手共抓移動式壓力容器充裝質量管理,才能從根本上保障特種作業的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安全責任,企業為先;政府監管,依法盡責。
參文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
[2]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3]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
[4]特種設備行政許可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措施.
作者:陳長剛 單位: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