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規范涉農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繼續把涉農領域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并適度加強對農業農村的投入,采取適當措施優化投入結構,進一步提升支農成效。規范涉農資金管理,提高涉農資金使用的效益,對提升支農成效具有重要意義。現結合工作對發現的相關涉農資金管理中存在問題提出建議措施,以切實提高涉農資金使用效益。
關鍵詞:規范;涉農資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一、存在的問題
(一)涉農資金管理重要性認識不夠
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各縣區、鄉鎮部門的重點工作越來越多,如征地拆遷、招商引資、民生工程等,各地雖成立了專門的財政監督機構或是設立了涉農專項資金管理部門,但因為非當前主要中心考核工作,逐步弱化了涉農資金管理重要性認識,在具體管理涉農資金項目時,對其重要性認識不夠責任心不強。同時,由于目前涉農資金發放多為各級財政國庫支付集中打卡發放,有項目多、工作量大等特點的,財務人員沒有空余的時間針對涉農財政及時監督。在上級單位下發各項涉農專項檢察工作任務或考核時,只是當作一項臨時性的工作,只能疲于應付,不能深入的開展專項檢查和經驗總結。
(二)涉農資金監管平臺利用率低
目前本區域使用的涉農資金監管平臺,是惠民直達工程動態管理信息網絡平臺。該監管平臺于1998年底開始在區域內逐步實施,是以“金財工程”為支撐,建立集信息采集、錄入、變更、監管、查詢等功能于一體的惠民直達工程動態管理系統。該系統信息涉及政府多個部門使用,信息量大、內容涉及面廣泛,當基礎信息變動更新,需要基層人員投入大量的工作量,往往不能及時更新信息。該系統作為專門的涉農管理系統,各部門端口無法對接,網絡數據利用效率低。同時,對涉農企業項目又有相關的財政涉企軟件系統來管理,各部門也有獨立的行業系統,如社會救助工作信息系統、全國優撫管理系統等,這些系統功能皆有重復的地方,逐步弱化了該系統的使用。
(三)涉農資金財務管理需進一步規范
涉農資金項目多,且由各個部門分別歸口管理,資金由國庫支付中心依據各部門審核的發放清冊進行統一發放,但有的項目因為各種原因不是打卡發放,而是發放現金,出現同一人代領或冒領現象發生。各部門涉農管理人員業務水平參差不齊,人員崗位變動時不能對資金發放情況進行很好的移交,財政支付依據的各個部門上報清冊,出現漏發、錯發情況時就很難查找。涉農資金財務記賬人員,有時未能掌握相關的財務法規,有的賬務處理不規范,會計科目設置及記賬隨意,核算標準不統一,資金發放報表信息失真。由于涉農資金發放清冊量大,零散特點,財務人員有未及時裝訂或是隨意抽取會計憑證現象發生,極易造成涉農資金發放憑證的遺失。
(四)涉農資金績效評價制度待完善
規范涉農資金監管要從加強完善資金的績效評價制度開始,用績效評價作為一項重要的監督手段。對涉農資金使用情況和效果情況進行績效評價,是當前規范資金管理的一項新工作,各級涉農管理部門應該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在涉農資金問題上,各部門精力多關注在涉農資金的申報、分配及資金撥付量是否到位,但是對相關資金的使用效益情況很少關注。由于涉農資金涉及眾多的項目與部門,各部門在申報涉農資金預算項目時,未能進行充分論證,也未編制科學、合理的項目預期績效目標。
二、解決措施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涉農資金監管宣傳
首先,要對涉農財政資金監管工作多渠道、多種形式的加強宣傳其重要性,提高各涉農管理人員對此項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將監管工作持續深入的常態化開展;其次,各級財政及涉農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基層涉農資金監管方面業務培訓及交流,逐步將學習培訓作為一項工作制度化,定期或不定期地實行輪流培訓,爭取做到每人每年培訓一次。最后,做好涉農資金發放結果的宣傳,及時準確的將涉農資金項目名稱,資金來源,發放標準,發放形式等公開在鎮、村兩級涉農資金發放公示欄,接受群眾監督。
(二)規范資金撥付程序
涉農資金要全面規范撥付程序,嚴格執行國庫集中支付工作要求。在由各個部門歸口管理審核的前提下編制發放清冊,所有資金不得以現金形式發放,均應由財政國庫支付中心集中打卡。加快惠民補貼資金的錄入和審核工作,逐步精簡資金發放操作流程,確保涉農資金及時通過“一卡通”方式直接發放到農民手中。針對涉農項目工程資金,要嚴格按照項目管理要求預留質保金及按照項目合同進度進行撥付,要重點開展對涉農工程建設過程中的資金投入情況跟蹤檢查,建設項目結束要組織好驗收及資金投入專項審計工作,對未按方案要求實施的項目要暫停資金的撥付,查明原因及時整改到位。
(三)優化涉農管理軟件,提高系統利用率
首先,要高度重視涉農系統基礎信息更新錄入工作。只有不斷及時更新發放數據庫和受益對象信息,共享使用的信息才有時效性及使用價值,因而要適時不斷的對涉農數據庫進行更新。其次,在確保數據庫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涉農管理系統與行業部門業務系統數據共享的應用工作,適時實現各管理部門對發放信息資源的共享,充分提高系統信息的使用效率。涉農監管系統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不能僅僅在資金管理,匯總對照,流轉查詢等功能應用上發揮作用,還要結合各業務主管部門對管理系統的需要,適當增加一些非功能的服務需求,有針對性的優化管理軟件。
(四)建立項目績效評價制度
各涉農管理部門要會同財政部門,依據本部門項目資金特點,分項目制定財政涉農資金使用管理辦法,作為績效評價依據,完善績效評價體系;財政部門要會同涉農主管部門加強對涉農資金預期績效目標的審核,合理安排項目所需資金,逐步建立項目預期績效目標申報制度,同時涉農資金的管理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既要考慮監管的全面性、又要有重點的開展工作,可確定一些重點績效評價項目庫,進一步細化績效評價工作程序。由于第三方機構績效評價的獨立性的特點,確保了評價結果的客觀、公正,各涉農管理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績效評價結果應用重要性的認識,將其績效評價結果作為今后安排各項涉農資金的重要依據。要逐步建立績效評價與涉農資金預算相結合的應用機制,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促進涉農資金的合理分配與高效使用。
三、結束語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各級財政不斷加大對涉農等民生領域的投入,要保障財政涉農資金安全運行,對其管理將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加強涉農資金監管意識,規范資金撥付程序,完善涉農數據軟件,建立完善的涉農資金績效評價體系,對在今后規范涉農資金管理,提高監管質量,進一步提高涉農資金使用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N].人民日報,2017-02-06(01).
[2]李麗.對鄉鎮涉農資金監管的思考和建議[J].財經界(學術版).2015(19).
[3]翁書亞,林志煌.涉農資金內部控制現狀及對策分析[J].當代經濟,2016-12(35).
作者:晉鐵 單位:蕪湖市鳩江區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