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字體設計課程教學中的實踐能力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字體設計課程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體系中的核心基礎課程,應對社會商業發展和分工的細化,字體設計課程教學也隨著社會需要變化不斷改革。文章針對字體設計教學中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提出字體設計課程教學組織的創新與實踐思路,并結合項目實踐應用等教學方式,探索字體設計實踐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方法與途徑,讓字體設計課程教學更好地服務于現實設計需要。
關鍵詞:字體設計;課程教學;項目實踐
引言
韓國著名平面設計大師安尚秀先生曾說過:“文字設計是平面設計的脊梁”。字體設計在現今信息化時代,已深刻地滲透到設計領域的各個細節中,無論在標志、廣告、網頁、書籍、電視媒體等專業方向中都可以發現優秀的字體設計。字體設計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優秀的字體設計,積累大量的素材,給予學生種類繁多的研究對象。結合案例分析,使學生對所研究的對象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認識和理解,得出更大可能的創造性結果。
一、案例教學
首先以視覺圖形作品的觀賞引導學生對優秀字體設計進行辨析,教師提出關聯案例作品設計的重點對象及特點,點明其優秀的意義、創作的效果及設計方法。在之后的理論知識教授中,學生會根據需要吸收自己的關鍵知識,開拓后期字體創作正確思路,這就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努力做到優秀字體設計作品的欲望。接著讓學生通過出版物、計算機和互聯網等媒介,盡最大可能收集所見到的認為優秀的字體設計作品,將搜集到的資料保持下來,進行分類別的討論、審理、判斷和評價。收集到的案例:如最美中國字體設計中,對中國各大省份和城市名稱的設計,主要根據地域的內涵、文化、理念等對字體進行結合和創造,使名稱變得形象、生動、并具有個性和藝術感。再如日本設計師杉崎真之助先生,在給教授字體設計技藝時,用投影的方式把設計好的字體投射到紙上,請學生們直接在投影字體的紙上進行描摹改造,鼓勵每位學生以不同的方式創造獨特字體設計作品,這種方式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字體設計的創造性思路,達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二、情境設置
隨著近年來字體設計競賽的興起,出現了許多優秀的字體設計作品,特別是一些字體設計競賽的大獎作品,都呈現出明顯的字體創意設計的特質。其中也不乏一些優秀的學生字體設計作品。課程教學過程中把學生帶入如設計競賽等相關的體驗,帶入設計命題,從中選取某一典型案例,作為學生觀察的客體,并以仿真提煉、模擬案例設計過程的情境教學模式,鮮明地展現在學生眼前。教師在字體命題相關的情境或氣氛中引導學生思考各種問題,展開自己的字體設計意識和思維,尋求設計途徑,分辨正誤。在此方式指導下的教學,思維的“過程”與“結果”同樣重要,目的在于使學生把思考字體設計創作方法和發現創造作為一種快樂,在探究的樂趣中持續地激發字體創作的動機,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創作暗示,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變被動學習為自我需要,從而起到喚醒或啟迪字體設計智慧的作用,順利地過渡到字體創作階段,解決命題實踐問題。例如在GDC(平面設計在中國)設計大賽,曾專門開辟的《字運動》相關主題的海報競賽中,畢學鋒先生的《字運動——網》結合奧運主題,在上下留白的版面中放入一個大大的“網”字,把漢字“網”圖解成球網的形狀,形象地表現出網球場的圖像,巧妙地體現出漢字和體育運動的關系,以直觀的形式傳遞東西方文化能夠共同交流理解的視覺符號。假如將學生帶入此命題情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對字體進行創意設計的興趣,字體創意的思維也將得到開發,并獲得創意字體設計方面的想象力以及進行實驗性字體創作的嘗試勇氣。
三、項目實踐應用
課程的學習最終是為了使學生能將所學知識合理有效地應用到視覺傳達設計的各個領域,將課程與現實實際項目相結合的方式,不止讓學生深入了解商業字體設計和字體概念設計的區別,更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貼近實戰,獲得更強的實踐應用能力。(1)字體骨架字體的結構即是支撐字體的內在骨架,骨架的確定是在對字體內涵分析理解的基礎上,對字體單字基本型的確定。這些結構,使組成字體的各個部分之間存在著相對應的比例關系。不同內涵的字體可以設置不同的高低、大小、上下等不同的面積比例,只要不影響受眾對字體的識別和理解,保持基本的可識別性,就可對字體原本的結構規律進行創新和再設計,調整結構的位置、主次關系、疏密變化關系以及空間的分布,在視覺上進行突破創造。(2)筆畫規則字體設計的外在形態,是在把握字體本身骨骼構架的基礎上,根據字體意義、語言習慣關系,或者文字視覺圖形化的表述方式等,對字體關聯元素的提煉,進行字體筆畫規則變化的創意設計。字體需要經營的筆畫規則,包括基本筆畫的確定、調整筆畫的粗細變化、襯線轉角的設計等。單字筆畫上的規則確立好后,就應嚴格按照規則貫穿整個字體,之后如涉及到字體組合后的整體效果問題,再從細節入手,細致調整。如圖2字體設計作品《辛亥100年》,字體中的“辛”“亥”“年”三字借鑒草書的形式內涵,在設定骨架之后,找到了這三個字“折疊狀”的共性,通過這個共性形成的類似疊加轉折的筆畫規則,嚴格地貫徹“辛”“亥”“年”三字,營造出了辛亥革命者奔赴的氣勢,成功地將百年前辛亥前輩前仆后繼的氣概再現。但由于涉及到“100”的數字,比較難以用同樣的折疊規則來統一,所以對“100”的細節進行調整,將其中“1”的橫劃變成了豎條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開拓思維開發創造,用感性的眼光去觀察感受字體,用理性的眼光去審查探究內涵,并鼓勵學生以自己擅長和喜歡的方式去實驗設計字體的筆畫規則,讓字體以個性化的設計方式表達情感性,使字體在識別性等底線上盡量做到具有更加鮮活的個性和獨特的神韻,達到視覺愉悅感和視覺沖擊性的平衡。(3)裝飾變化創意和個性是當代藝術領域的精神核心,字體設計也當如此,在確定好骨架和筆畫規則之后,可以根據字體本身的內涵、文化、行業特點以及字體的詞義,在字體的紋理、材質、色彩、立體化效果等方面加以變化嘗試和強化修飾,使字體更具有獨特的性格特點,達到字體設計與字詞內容的有效結合。這里的裝飾變化根據字體的特點有許多的創意方式,作品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例如教師針對新媒介迅猛發展環境下設計的相關字詞,可以請學生嘗試用基于屏幕顯示的點陣字體開發與設計的紋理效果,來對相關字詞進行筆畫規則統一后的裝飾。又可以鼓勵學生將富有立體內涵的字體模擬出三維形態,或嘗試用二維平面筆畫規則來表現三維空間層次,也可以用不同的材質來表現字體不一樣的空間感,探索字體的各種可能性,讓學生的字體設計作品呈現出豐富的意境,達到形、意、體的統一。項目實踐以真實的商業委托設計為依據,引導學生從探究文字內涵的理解開始,對文字的字形、筆畫、結構大膽突破創想,結合打散重構、形意結合、以圖創字、以字為圖、多維度設計、實物肌理材質組合等方式,創造新穎獨特,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字體作品。因此,字體設計課程也變得更加豐富,充滿趣味和誘惑,學生也變得更加愿意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字體設計中。
結語
隨著社會商業的不斷發展和分工的細化,字體設計課程教學也追隨社會動態,更加注重遵循商業需要和消費核心發展的規律,根據商業設計的需求,將課程設置與大量的社會實踐項目相結合,使字體設計課程教學呈現與時俱進的多元化發展趨勢。字體設計課程教學亦在使學生將所傳授的基礎理論知識與技能融匯貫通的同時,鼓勵學生及時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嘗試開辟創新創意新途徑,以期使字體在信息傳遞基本功能的基礎上,展現出新的視覺體驗和新的生命力,使字體設計具有較強的應用性、藝術性和感染力。
作者:周鑫 單位:陽光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