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卡通動態字體設計的視覺語言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兒童數量在短時間內增多,兒童的教育獲得更多的關注。兒童識字是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與兒童識字相關的App中出現了卡通動態字體的設計。文章主要探討了兒童識字教育中卡通動態字體設計的視覺特征,指出了在設計卡通動態字體時表現形式需要動態化、卡通化、劇情化、多感官化,字形與字義要相互聯系。
關鍵詞:兒童;識字;卡通動態字體
一、兒童卡通動態字體設計的相關概述界定
(一)字體設計的概念
在視覺傳達之中,字體設計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和圖形、色彩的組合,能夠設計出完美的作品。字體設計也就是對文字的筆畫、結構、章法、風格等在原有的文字的基礎上進行再設計。除了文字本身的設計以外,還有文字與文字之間的設計、文字與圖形結合的設計等。通過字體設計的一些藝術手段的渲染,表達了設計者獨特的理念,能夠使信息更好地傳播給觀者。字體設計一般會在很多地方使用,比如說海報設計、包裝設計、廣告設計、標志設計等方面。
(二)卡通動態字體設計的概念
動態字體設計是以靜態的字體設計為基礎的,除了文字以外,還會加入動態軟件制作,使其比靜態的字體有著更生動的表達效果。過去的一些靜態字體也存在動態的嘗試,但基本都是增加動態趨勢的一些設計,比如2.5D的字體、3D的字體、字體的閃爍等效果,都沒有在根本上進行改變。動態字體的出現,使得字體有了一定的情感效果,通過縮放、跳躍、旋轉等動態效果的組合,給觀者帶來深刻的情感體驗。現有的一些動態的字體設計基本上都是在新媒體平臺上進行展示,如一些App中的字體、電影片頭、電子海報等。卡通動態字體是為兒童識字所設計的字體,是在原有的靜態兒童字體上加入動態的設計,除此以外還要加入卡通元素的設計。卡通元素的設計是用夸張、比喻、象征、提煉等手法將事物展現出來,相對來說是兒童較為喜歡的表現形式,比如《小豬佩奇》《愛冒險的朵拉》等卡通動畫片中的人物元素都是深受兒童喜愛的。
(三)兒童對卡通動態字體的認知特點
卡通動態字體是專門為了兒童識字所設計的字體。兒童認知的方法與成人認知的方法是不一樣的,當成人觀察一個事物的時候,往往是非常注重細節的,是從局部開始觀察的。兒童和成人相反,兒童往往是先觀察一個事物的整體,再進入局部的觀察。因此,根據兒童認知的特點,在設計卡通動態字體的時候,應該從整體入手,整個字體進行變換,而不是單個偏旁部首的動態的改變。除了單個字體的設計,為了貫徹整體性的概念,也可以設計一些常用的詞語的卡通動態設計,這樣有利于兒童快速識字。
二、兒童識字中卡通動態字體的視覺特征
(一)動態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新媒體的出現標志著人們傳遞信息的方式變得更加多樣化,生動形象的圖像、身臨其境的聲音、鮮艷動人的色彩都能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在這個基礎上,很多方面也在進行一些悄然的改變。比如,兒童識字從一開始的卡片識字、書本識字、口頭教學等方式慢慢轉變為移動終端的學習方式。現在新生代的家長也更容易接受移動終端的教學方式。比如在“洪恩識字”“益智識字寫字板”等兒童識字App中就有動態字體的呈現,運用動態化的字體造型,如字體筆畫的重組,一筆一劃寫出文字,真實物體變化為字體等方式。這樣的動態化的字體比起傳統的識字方式更容易讓兒童理解。傳統的識字方式通常是一個文字配以一個相應的事物,這樣導致兒童在識字的時候感到枯燥,不利于兒童學習識字。相比紙媒的展示,卡通動態字體有運動軌跡、節奏快慢等,在變化之中體現文字的歷史和文字的來源,更能夠吸引兒童的注意力。
(二)卡通化
卡通最早是起源于歐洲的一種藝術形式,具有諷刺幽默的意味。在中國,卡通、卡通電影與動畫片的含義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動態字體卡通化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點。兒童識字所需的動態字體的卡通化要更加貼近生活,要偏向直觀的形象。兒童偏愛的卡通作品,并不一定受青少年喜愛,這是因為卡通化的作品更符合兒童的認知心理,并且能夠促進兒童對聯想能力的發展。兒童喜歡的卡通大都情節簡單,場景較為趨于平面化。因此,在設計卡通動態字體的時候,卡通造型也不能過于繁瑣,不需要太多的層次和透視。在市場上70%的識字軟件呈現的都是二維的卡通,只有30%的識字軟件是三維立體或者是玩偶卡通的,元素太多會干擾兒童獲取有用的信息。因此,兒童識字相關的字體設計需要卡通化來支持,但是更多的是需要符合兒童這個年齡階段的卡通字體的動態造型。
(三)劇情化
卡通一般都是有劇情的,卡通動態字體的設計也需要劇情支撐,那么就要求在設計卡通動態字體的時候將漢字的字形、字義融入到單個漢字演變時的動態設計之中。例如,在設計“雨”時,能夠先出現一朵云,慢慢云朵增加,變成烏云,最后下雨,變成了“雨”字。這樣很清晰明了地告訴兒童這是“雨”字的一個簡單的形成的過程,讓兒童形成連貫的記憶。除了單個漢字的設計以外,一組相關聯的漢字運用劇情化的手法也是很有必要的。例如,識字卡通《巧虎學漢字》中,每一部分學習的文字是有關聯的,如說“云風雨土”都是與自然相關的,視頻中就將云、風、雨、土四個事物擬人化講述了一個完整的小故事。故事具有連貫性,也就是劇情化的特征。兒童在故事中學習漢字,有利于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因此,在設計兒童識字所需要的卡通動態字體的時候,除了可以在設計每一個字體從卡通形象演變成漢字時使用劇情化,也能夠在同類字或者相似字的組合設計時加入劇情。
(四)多感官化
人類一般都是通過五大感官了解世界,分別是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多感官也就是說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感官的設計融合在一個字體的設計之中。在設計兒童識字所需的卡通動態字體的時候,也能夠加入多感官的表現形式,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從多方面激發兒童對識字的興趣。例如,在設計“杯”字時,兒童在視覺上會聯想到杯子的形狀、杯子的樣式,在聽覺上可能會想到敲擊被子會發出聲音等。在設計文字時合理運用多感官的方式,有利于更好地表達文字的特點和意義。人類的五大感官也是能夠相互影響的。視覺觀看的能夠影響聽覺、嗅覺、味覺等,比如看到紅色就能夠聯想到炎熱、熱情,看到墨綠色就能夠聯想到夏天等等。因此,在設計時需要充分考慮這一點,不單要有視覺的表現手法,還要結合人類五大感官的特性,將文字的信息更好地傳遞給兒童。
(五)字形與字義相聯系
設計卡通動態字體時,將字形和字義聯系起來是對兒童識字具有很大的幫助的。字形指的是字的形體,字義指的是字的意義。漢字一開始只有一種意義,是本義,后來由本義衍生開來的就叫引申義。在古代就已經有從字形上去把握字的意思的先例。《周禮》中提到:“古者八歲入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六書”是古人分析漢字結構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也就是說遠在周朝就已經有人懂得從漢字的形狀結構來分析漢字,從而把握字的意思,并且展開教學。在“百度漢語”這一款App中,為了介紹常用的文字,在每一個基礎文字后都有一個“字源傳說”的欄目。這個部分介紹了每一個字的歷史背景和演變過程,同時配有一些靜態的卡通文字和圖形的變化,在變化之中將字的形狀和字的意義相結合。這是非常有借鑒意義的。文字字形與卡通形象相結合,文字字義和動態表現形式相結合,通過歷史背景的介紹和卡通動態字體的變化,生動形象地建立起漢字字形和字義之間完整的聯系。
三、結語
卡通動態字體已經是未來兒童學習識字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為兒童識字所設計的卡通動態字體,要從兒童的角度考慮,分析兒童的審美標準,符合兒童最基本的認知特點和學習方式。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有助于兒童識字學習的卡通動態字體。
參考文獻:
[1]阿恩海姆.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M].滕守堯,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呂杰.淺談動態字體在新媒體背景下的互動表現[J].藝術科技,2015(8).
[3]商毅.動態字體設計的視覺語言研究[J].包裝工程,2016(11).
[4]陳昕.字體“動畫化”創作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4.
作者:劉嘉瑜 單位:蘇州科技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