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口腔醫學專業分類就業觀念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分類專科生比統招專科生早期就業簽約進度慢,主要由于分類專科生學生自身特點及當前口腔醫學人才市場需求變化導致,分類專科生自主學習能力不足,專業知識掌握薄弱,且就業理念傾向于“先擇業、再就業”;另一方面隨著人們對口腔保健、牙齒矯正等方面的重視程度加強,目前市場上民營口腔醫院和私人口腔診所越辦越多,需求口腔醫學人才的量逐年增加,這種供不應求的現象導致分類專科生在就業過程中跳槽頻繁,簽約進度緩慢。因此,要加強對分類專科生的就業指導工作,端正分類專科生的自我認知,認清市場形勢,準確定位,著眼實際,不盲目跟風,積極響應國家基層就業政策,將“走出去”延伸為“走下去”。
【關鍵詞】分類專科;口腔醫學生;就業觀念
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以人為本和以就業為中心的理念,依然是高校學生工作一線人員及就業指導機構的重要原則,目前高校人才培養評價的標準之一便是大學生就業的簽約率[1-2]。分類專科生即是通過分類招生考試被高校錄取的學生。2016年安徽省部分高職院校開展自主招生或單獨招生,考生先參加3月份省考試院組織的文化素質考試,達到錄取分數線后,再參加報考院校的專業測試及面試。這種招生考試內容簡單,難度系數低于統考,學生易考取心儀院校或專業。分類專科生是大學生的重要組成之一,對其就業觀念分析和研究是就業工作的關鍵一環,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1分類考生生源特點
考生均來自安徽省,且來自皖北地區的居多,父母對子女期盼較高,孩子就業時,易受傳統就業觀念影響,趨向于公立醫院或穩定型的事業單位;其次,較多出生在生活條件殷實的家庭,學生就業動力上有懈怠性,存在不就業或“先擇業、再就業”的觀念,導致就業進展緩慢[3]。
1.2分類考生綜合能力分析
以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口腔醫學專業分類學生為例,分類考生整體自主學習能力不足,文化課知識掌握薄弱,成績偏差,在學習上有一定的自覺性,但不太強,表現為投入時間和精力不夠,不太會識別知識的要領,學習效率低。不過,也有少數分類學生學習目標明確,學習興趣濃厚,成績優于統招生;在生活上有一定的約束力,但不夠堅定,表現為秩序性不強,經常遇小的挫折出現情緒低落;在事情輕重緩急的把握程度上有一定經驗,但又不是太合理,表現為易受外界環境因素干擾;但在組織能力上,分類學生超過統招生,兩屆學生會主席均由分類學生擔任,且受到同學們和老師的一致認可;在參與社團活動上,分類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程度優于統招生;在與人交際上,分類學生的靈活性強于統招生,以臨床實踐為例,教學老師給出的總體評價是分類學生交際能力高于統招生。總之,分類學生綜合能力的特性影響著就業的進展。
1.3傳統就業觀念的影響
1.3.1典型的“先擇業,再就業”傳統觀念醫學。專業畢業生不論學歷高低、專業不同,都有進入工作條件較好的醫藥衛生單位的欲望心理[4-5],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口腔醫學專科生就業意向調查,發現:選擇縣級以上公立醫療單位的人數居多。事實上,面對公立醫院招聘條件的限制,少數專科生選擇跨行提升學歷再進公立單位;而另一部分專科生受家庭因素的影響,選擇待業在家復習,準備參加有限的公立醫院招聘考試,這便是典型的“先擇業,再就業”傳統觀念。另一方面,隨著人民生活水平質量的提高,我國的口腔醫療行業,正處于一個跨越式發展的好時期,民營集團性質的口腔醫療機構、私立口腔診所與以往相比,數量上有所增長和層次上有所提高,鑒于口腔醫學本科畢業生人數少,備考研人數多,故給專科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因此,口腔醫學專科生出現頻繁“跳槽”現象,就業簽約進展緩慢。1.3.2省外就業率高于省內。面對經濟收益高、機遇多的外省城市,口腔醫學專科生就業有一半在省外一、二線城市民辦、私營診所,專科生考察各方綜合實力,就業機會多,同時能開闊眼界,學到更先進的醫療技術,所以就業率高于省內。這與我校培養人才就業方向——“走下去”的理念是有偏頗的,說明專科生對就業定位認識還不夠全面和到位,醫學高職院校對專科生就業方向的期望是:70%能走向安徽省各地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行業發展,進入鄉鎮一級的醫院、民營口腔、私人診所就業。1.3.3輕口腔醫學專業以外的素質教育。在校期間,學生認為專業學習是第一要務,學好專業知識和技能便能找到好工作。然在臨床實踐中發現,職業素質教育缺乏,學生不具備深厚的人文素質,不夠重視服務意識、缺乏吃苦耐勞品質、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等;在就業知識和技能學習方面,僅體現在臨床實習前,并不注重平常的修煉。1.3.4盲目就業,頻繁“跳槽”。我們分析原因發現,一是分類專科生在校時過于追求個人興趣愛好,不夠重視專業課程的學習,故對專業知識理解淺,鉆研少,只為考試而學習,通過臨床實踐,才發現自身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不足,所以抱著迫切想學很多知識和技能的想法,先找份工作再說;二是專科院校在分類招生方面考慮不夠周全,班級人數多,實訓設備、師資力量均出現不足,學生在專業技能操作練習上缺乏反復練習,在臨床實習中,部分實習生也沒有學到知識和技能,故在就業過程中有缺乏信心,為難情緒等不良現象,導致就業不順,“被迫跳槽”者多。針對就業時頻繁“跳槽”現象,經調查發現,一些成熟的民辦口腔醫療機構和私人診所,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對新入職的專科生獨立操作方面較為謹慎,實習生動手操作機會少,而一些剛創建的口腔診所,前期因資源欠缺,病人量少,因而專科生學到的臨床專業知識和技能少,空閑時間多,消磨了他們工作中的積極性和耐性,故頻繁“跳槽”[6-7]。上述內外因素導致分類專科生就業觀念偏差和認識不足,就業進展緩慢,所以,要下大力氣改變他們的就業觀念,必須做好個性化就業指導。
2改變口腔醫學專業分類專科生就業觀念的建議
面對新格局和新變化,作為輔導員和就業工作的一線人員,要引導學生認清當前就業形勢,搞清口腔專業就業現狀,轉變傳統就業觀念,樹立不僅走出去,還要走下去、到基層口腔醫療行業中去發展自己,這也是口腔醫學分類專科生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更是將來專科口腔發展的趨勢。
2.1教育學生將“先擇業、再就業”的觀念轉變為“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
隨著國家對基層醫療服務的重視,目前縣、鄉鎮衛生單位、“三支一扶”政策的招聘,分類口腔醫學專科生均可報名,學生就業在思想意識上絕不能僅傾向事業單位,這種擇業的興趣可能會改變原有的專業發展,即使進入,在后期工作中也會失去動力;另外,在復習等待考試的過程中,也會錯失最佳的就業時機。所以,建議分類口腔醫學專科生一定要從興趣、性格、能力等方面正確認識自我,定位準確,再去考慮就業和擇業的問題。學校在對新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時,要從始至終地對學生職業素質、能力及就業心理篩查,在早期建立就業檔案,對學生畢業前有針對性地進行就業指導。
2.2加強就業指導干預,避免畢業生盲目就業和頻繁跳槽
鑒于畢業生盲目就業和頻繁跳槽現象,建議專科院校就業指導一線人員和輔導員能對分類學生的就業情況實時跟蹤,合肥地區就業的學生,可以實地走訪,深入掌握他們出現的就業困惑,及時干預和幫扶,幫助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理念和積極向上的職業價值觀,明確自我定位,實現自我價值和個人職業快速發展[8]。
2.3幫助畢業生樹立獨立自主就業觀念
大學生要想獨立地走向社會,就業是他們的起跑線,經濟獨立是他們的最基本的物質保障。目前部分分類口腔醫學專科生實習結束后,還在依靠家人經濟上的支援,不著急就業,甚至外出旅游,究其原因,一是受家庭影響;二是專科生繼續留院,跟隨臨床老師學習;三是學生本人思想上對就業工作懈怠,缺乏獨立自主就業意識。建議專科院校增加醫學生人文職業素質教育學時,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生活意識。同時,設立一些關愛病患、尊重生命系列專題講座,帶學生深入基層醫療服務社區、養老院,下鄉支援醫療工作,關愛留守兒童和老人的口腔保健,同時盡早安排學生入院實習,培養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使之在就業過程中樹立獨立自主觀念。總之,對分類專科生就業觀念要加強分析和研究,有針對性進行干預和幫助。
作者:李華 陳佳 賈茹 楊立英 單位: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