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職教英語教學模式革新之途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信心先行,讓自信伴隨學生英語學習的始終
由于歷史的原因,中職生文化基礎課的底子顯得非常薄弱,而英語課程就更成為他們的弱科。具體而言,中職生害怕學習英語,心理壓力很大,英語口頭表達能力較弱。他們在初中階段受老師的批評、家長的指責和打罵,在學生中間抬不起頭,而英語的學習是離不開語言的聽說讀寫的訓練的,默默地在下面看書的效率是最低的,所以不改變他們學習的自信心,任何后續的所謂教學革新都是無從談起的。教師應以積極的態度,經常想辦法提醒他們,鼓勵和引導他們,教育他們,發展他們。用中職生成功的事例(尤其是與英語有關的專業)鼓勵他們,了解他們的個性特征,分時段地進行因材施教,解決他們信心不足的問題。幫助他們制定可行的英語學習計劃并且監督落實,經常進行英語學習的心理疏導,強調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落實已學內容的反復性,以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讓學生能夠樹立起學習的信心,這也就成功了一半。
解決了學生的起始問題之后,接下來就是教師自身的觀念變革了。教師應做到轉變教學思想,更新教學觀念,應轉變把英語考試看做是英語教學的終點,把考試通過率視為衡量英語教學質量的尺子的錯誤觀念與認識。實現這個目的,需要教師做到如下的觀念改變,即教學內容必須從具體語法語言點的傳授為主轉變為以學生的實際交際能力的培養為中心;教師地位應從英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英語實踐能力的指導者;課堂教學模式由教師為中心轉變為學生為中心;由僅僅重視語言運用的精確性轉變為將重視精確與重視流利并重。除此之外,在教學思想和觀念的轉變過程中,一定要著重處理好兩對關系,即知識、能力與素質三者之間的關系和教與學的關系,前者要樹立學習知識是基礎培養能力是關鍵、提高學生綜合索質是目的的思想,后者則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把英語教學的重點由語言能力培養轉變到語用能力培養上來。職教英語教師應從改變自身出發,從而改變學生,改變教學。
三、多管齊下,讓英語教學模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職教英語的教學模式,在前輩的篳路藍縷工作之下,已然有了很多較為成熟的教學方法,老師在具體教授的時候,完全可以依據自身學校和年級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這才是最為妥帖的教學。比如:
(1)對話五步教學法以重點培養學生能力為目標的,需要教師經過這樣的思維過程:提升個人學習信心—相互關系公開化—彼此徹底信任—群體擁有信心—英語教學活動的展開。其對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英語語言應用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功用。其具體操作中,教師采用五步教學法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要求教師要細致、負責以及寬容,還要積極創設出一種平等、和諧以及愉悅的英語學習氛圍。
(2)“學、導、講、用”四步教學法,這對于解決傳統教學法中只重視語法知識講授,忽視培養學生能力和教學方法研究的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糾偏作用。根據卡魯爾的認知教學法,認知教學法體系基本上解決了“語言理論與語言實踐、語言知識教學與語言實踐活動、書面語言教學與口語能力培養、教與學”的辯證關系。針對英語教學中教與學二者之間存在的矛盾,“學、導、講、用”四步教學法旨在建立和完善英語教學結構,以實現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
(3)“精講多練”六環節教學法進行英語教學,具體教學步驟為:對英語教材知識進行課前預習—進行熱身—檢查預習情況—對英語文本進行自主誦讀—講解課堂的重難點知識—課后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入地分析和探討。第一環節要求學生能夠對課文中的詞匯知識和課文內容知識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和認識,為開展后面的英語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第二環節的熱身活動,內容需要與所要講的內容有密切的聯系,要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三環節是檢查學生預習的情況,這一環節的進行能夠對第一環節教學內容的完成情況進行檢驗;第四、五環節的教學內容,對改正學生的英語發音、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課文中的重難點知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六環節的教學內容,目的在于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實現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概括問題的能力,并且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作者:白愛霞 單位:山西省太原市體育運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