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職教英語課堂教學導入法淺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導入是一堂課的點睛之筆,可以使課堂更加生動活潑,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應采用不同的導入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圖片導入法、視頻導入法、背景知識導入法、趣味游戲導入法等進行英語課堂導入。
一、圖片導入法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而圖片可以以其直觀性刺激學生,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對學習材料的興趣,促使學生充滿好奇地學習和吸收本節課知識。例如,教學職教英語第一冊第三單元中的“Frenchwomendon'tgetfat”這一課時,教師首先給學生展示一些誘人的美食圖片,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其充滿興致。然后,提出問題“What'syourfavoritefood”,讓學生們回答。接下來,教師展示健康食品與不健康食品的兩組對比圖片:cheesecakeVSsteamedbread,coca-colaVSwater。然后,讓學生們回答“Whichmakesyoufatandwhichmakesyouslim”。在學生思考與回答后,教師再呈現另一組對比圖片:aslimwomanandafatwoman,刺激學生的感官,并提出問題讓學生面對:Whichonedoyouwanttobe?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Aslimwoman.就這樣,教師順勢導入“Frenchwomenkeepslimandtheydon'tgetfat”這一教學內容。教師通過圖片導入,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歡快的氛圍中進入學習主題,帶著探索精神遨游在課文閱讀的海洋里。
二、視頻導入法
視頻導入法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在英語教學中往往能起到出奇制勝的效果。例如,教學職教英語第一冊第五單元中的課文“Sportsdayinmyschool”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采用視頻導入法。進行視頻導入時,可以給學生播放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一段宣傳片。宣傳片中既有唯美的音樂,又有祖國大好河山的風景,還展現了奧運會的精彩項目,真正把景美、人美、奧運美很好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耳目一新,興趣倍增。為提高學生欣賞視頻的專注力,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問題“Whatsportsappearinthevideo”,讓學生觀察并思考,并重點對學生平時接觸不多的運動項目進行講授,如hurdling,discus,gymnastics,TaiChiboxing,shuttlecock。這樣,學生就可以邊看邊有目的地探索,并學會用英語準確表達該運動項目的名稱,做到在看中學、在學中看。對以上單詞的學習,可以為接下來的課文閱讀打樁鋪路。
三、背景知識導入法
學習職教英語第二冊第三單元中的課文“Buynothingday”時,許多學生初看這個標題,會對文章內容感到很茫然。為了幫助學生掃清學習障礙,教師這時可以引入背景知識導入法,讓學生在進入課文學習之前有一個大概的認知。1992年,加拿大的一群反消費主義者發起了一個“不購物日運動”,呼吁大家在感恩節第二天的購物潮時進行一次認真的思考:有多少東西是我真正需要的。過度的消費會引發過度的生產,使大量物質被濫用,使自然環境因此受到破壞,也會令人們陷入多賺一些錢、多消費一些的惡性循環。這個消費者的自省活動引起了許多國家有識之士的重視,并最終把十一月的最后一個星期五定為國際不購物日,期望能喚醒人們的理性消費意識,用減少消費的行為來愛惜人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了解這一背景知識后,學生再閱讀和理解這篇課文時就會游刃有余,就會記憶得更加深刻,同時懂得要理性消費,為節約資源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趣味游戲導入法
愛玩是學生的天性,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置各種趣味無窮的游戲,通過游戲環節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新知識學習狀態。這樣,可以擺脫傳統課堂的枯燥和乏味,讓學生真正做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例如,教學課文“Wheredoesalltherubbishgo”時,考慮到學生對垃圾的終極去處知之甚少,教師可以將日常的垃圾分類作為切入口,對垃圾分類進行科普。在課堂導入階段,教師可以通過設置“Thinkandseek”游戲:把垃圾送回家,讓學生知道電池屬于有害垃圾,果皮屬于廚余垃圾,用過的茶葉袋屬于不可回收垃圾,金屬易拉罐屬于可回收垃圾,等等。通過玩游戲,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對“垃圾去哪了”充滿探索的欲望,隨之進入對課文的學習狀態。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學生還能明白環保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保護地球盡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黃蓉.淺談高中英語課堂導入[J].中學課程資源,2018(09).
[2]任丹丹.高中英語教學中課堂導入策略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4.
[3]湯秋麗.讓中職英語課堂起步開花———中職英語課堂導入藝術淺探[J].內蒙古教育,2014(04)
作者:龔曉燕 單位:江蘇省惠山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