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英語教學現狀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自新課改實施以來,我國初中英語教學按照現代化教育的發展標準,不斷革新與整改,并在近幾年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然而,受傳統應試教育模式和應試思想的束縛,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因此,要保證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必須深度挖掘其現存的問題所在。本文就初中英語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能促進我國初中英語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現狀;優化對策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其在初中教育階段起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視野,更能培養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為其日后的全面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英語教育的最終目的旨在引導學生學習并掌握英語語法知識,使學生不僅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溝通和交流,更能用英語學習其他知識或創造文化、經濟價值。在初中英語學科這個基礎階段,加強學生基礎英語能力的培養勢在必行。
1初中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1.1重讀寫,輕表達
“聽、說、讀、寫”都是英語四個基本技能,在教學工作中不能撇下任何一項英語能力。然而,當前初中英語教學受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沒有做到對學生“聽”和“說”的能力培養,傳統的“啞巴式”英語教學模式仍然普遍存在,嚴重阻礙了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素養的提升。很多教師認為,聽和說在升學考試中并未涉及,于是在教學工作中弱化了這兩項能力的培養。無論是課堂教學上還是作業設計上均偏向于讀寫能力教學,對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的錯誤不僅不重視,還很少進行校正,嚴重影響了學生英語語感的形成,阻礙了學生日后的英語能力的提升。
1.2學生學習意識薄弱,對英語學科缺乏重視
我國很多地區英語教育是從初中開始實施的,如一些城鄉結合部的初中學校最為普遍,很多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沒有接觸過英語,對英語既不感興趣,也不了解英語的重要性,從而出現了不重視、不關注和不積極的學習狀態。此外,還有些學生的英語學習方法欠妥,課前沒有養成預習的習慣,課堂上很難跟上教師的講課速度。還有很多學生在英語的課后作業練習中也表現得較為消極,不按時完成作業,沒有復習英語知識的習慣,致使初中英語教學的效果十分不理想。
1.3師資隊伍薄弱,教師專業素養不高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才能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然而,很多初中學校的師資隊伍較為薄弱,很多教師自身的職業素養難以滿足素質教育的指定標準和需求,極大影響了英語教學有效性。一些初中學校的教師資源十分匱乏,經常出現一個英語教師教多個班的現狀,使得英語教師的工作壓力增大,無法保持充沛的精力進行英語教學工作。此外,還有些代課教師自身缺乏教學經驗,僅僅經過一年半載的培訓便上崗教學,發音不標準,竟然給學生帶來了諸多的誤導。
1.4教學過于理論化,實踐訓練過于匱乏
新課改實施以來,我國很多初中學校的教材用書都做了革新,教材內容和題材原則均以美國教材為標準,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美國的文化,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然而,中美文化差異較大,很多美國的教育方式未經改革應用到我國的初中英語教學工作中,是很難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的。例如,在學習英語單詞pizza時,實際上,對于很多中國學生,尤其是城鄉結合部的初中學生,他們根本沒有見過比薩餅,也不知道披薩餅長什么樣子,這樣的單詞如抽象概念般被學生死記硬背,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2優化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路徑分析
2.1貫徹“生本理念”,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傳統初中英語教師過于強調教師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往往采用“填鴨式”教學法,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很少。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若不能讓學生進行大量的實踐訓練,其英語學科的核心價值便會喪失,學生的表達能力無從提高。為此,教師要積極迎合新課改的要求,在英語教學中秉承“生本理念”,充分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而教師自身則盡可能充當引導者的身份,實時監督學生的學習過程,并給予學生正確的學習思路引導,讓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學習he和she之后,教師可以通過對話讓學生進行小組訓練,通過問答式教學來吸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2.2加強對學生思想引導,提高學生的重視程度
教師作為教育引導者,應優先從學生思想層面做出改革,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如通過國際大事件和外教談判來闡述英語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動力。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從實踐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如請外國友人做旁聽,并在課間讓學生用英語與外國人進行交流和溝通,從而讓學生認識到自身英語水平的不足,既給了學生交流的機會,又使得學生加深對英語知識的重視程度。
2.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職業素養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自身的職業素養關系到教學質量的高低。為此,廣大初中學校必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積極引進優秀的英語教師,并定期開展教師培訓,不僅要求教師具備豐富的理論基礎,更要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能夠與學生進行英語口語交流,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其次,提升教師的職業素養,即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創新觀念,如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教學內容創新,不斷改革教學方法,在備課過程中盡可能融入一定的社會知識,從而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最后,初中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在這一年齡階段往往表現出厭學情緒,教師要多關心學生的成長,做好學生的心理引導工作。
2.4創設教學情境,提高教學效率
好的學習環境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融入到學習氛圍中。為此,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自由、輕松的英語環境,并不斷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教學中感受英語知識的魅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羅馬假日》的片段,讓學生在視頻中感受英語語言的魅力,從而盡快進入到英語知識學習情境中。然后,教師可以預留出10分鐘時間,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練習,如此一來,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也提升了教學效率。
3結語
在新課改全面實施背景下,我國初中英語作為初中基礎性學科,不僅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更要完善英語教學模式,通過創新和修正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英語基礎,讓學生在日后的英語學習中能夠從容地面對問題。
參考文獻
[1]黃芳.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現狀分析及有效的教學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4(12):74-75.
[2]孫靜莉.農村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現狀分析及策略制定[J].學周刊,2015(36):50.
[3]唐玲.初中英語的教學現狀分析及應對策略[J].考試周刊,2015(57):112.
[4]王銀剛.試析初中英語教學問題及應對策略[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4(10):46.
[5]夏本明.初中英語教學問題現狀與改進策略分析[J].科普童話,2014(24):24.157
作者:王秀權 單位:新沂市鐘吾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