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醫院護理人員在臨床輸血過程中的問題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輸血是一種最常見的臨床治療手段,其質量和安全貫穿于全過程。由于臨床輸血環節多,程序復雜,任一環節的疏忽都將直接影響臨床輸血質量,甚至導致醫療事故[1]。護理人員在整個輸血過程中最為關鍵[2],微小的工作疏忽也會給輸血患者帶來致命的傷害。本文通過加強對輸血安全隱患的分析,加強應對策略的實施,可有效降低隱患發生率。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次對輸血安全隱患研究的對象是護士,包括病房和門診護士,其中病房有婦產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心內科、普外科、骨科、呼吸內科、腫瘤科、燒傷科以及ICU(重癥監護科)等科室共125名護理人員,門診共有急診、兒科、普外科、心內科、骨科門診護理人員24名。149名護理人員年齡21~43歲;其中中專文化水平17名(11.41%),大專文化水平92名(61.74%),本科及以上文化水平為40名(26.85%)。
1.2研究方法
對相關護理人員進行輸血知識培訓,尤其是直接參與輸血操作的護理人員,做好“三查七對”,了解輸血注意事項及識別輸血不良反應的標準和應急措施,并進行輸血反應溶血演練。同時,對本院149名護理人員進行相關輸血相關知識的考核,在考核完畢后將問卷收回,將數據整理,統計輸血過程安全隱患及護理人員在輸血護理時存在的問題。
2問題
2.1取血階段的問題
統計問卷,在取血階段存在如下問題:①沒有專門的領血器具,僅僅是用普通的籃子放置血液制品;②從輸血科領回后,血液制品往往不是立即使用,此時很多護理人員不知道將其放于何處,統計有52.6%的護理人員將血制品放在冰箱,但是又不知道應將冰箱設定在什么溫度[3];③一些在本院實習和見習的護士對血制品標簽無基本概念,在領回血制品后沒有及時記錄校對血袋標簽、失效日期等;④血液制品領回病房或門診后沒有單獨放置,常常將其與其他輸液器具放在一起;⑤門急診綠色通道患者申請輸血的,如無名氏,沒有完善好輸血前檢驗的傳染病篩查或輸血治療同意書相關手續等,給輸血安全帶來后患。
2.2輸血時的問題
在輸血過程中,護理人員的操作不當也會出現諸多安全隱患:①血小板制品在領取回病房后,理論上應當立即輸入患者體內,而在問卷中發現超過53%護理人員回答錯誤,將答案填為30~40分鐘;②紅細胞懸液是比較特殊的一類血制品,在輸入患者體內時,應將其事先緩慢搖勻后再輸注,問卷中約有19.2%護理人員對此不知,因此在實際輸血過程中患者出現輸血不適的情況發生率較高[4];③如果某患者需要輸幾袋血制品,在輸血時約43.4%護理人員對不同血制品的輸血順序模糊不清,并在實際輸血過程中出現順序顛倒的情況;④連續輸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時,前一袋輸盡后,立即接下一袋血繼續輸注,這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應該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沖洗輸液器,再接下一袋血繼續輸注,輸血完畢后,醫護人員將輸血記錄單(交叉配血報告單)貼在病歷中;⑤在出現輸血反應時,沒有及時告知醫師,耽誤搶救時間。
3改進措施
輸血安全問題已備受關注,由于血制品的特殊性,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嚴格規范輸血操作,采取積極有效的改進對策,即嚴格掌握輸血指征、健全規章制度、加強輸血安全過程精細化管理等,將安全隱患降到最低。
3.1嚴格掌握輸血指征
護理人員在了解輸血治療作用的同時,更應重視輸血可能帶來的風險,嚴格掌握輸血指征:Hb<70g/L或Hb>100g/L不必輸血,Hb在70g/L~100g/L則視病情而定,真正做到合理用血、安全用血[6]。本院還定期舉辦臨床安全輸血知識培訓,定期更新安全輸血宣傳櫥窗,組織專題講座,組織理論考試,不斷強化輸血相關護理人員安全用血意識。同時定期檢查相關病歷質量,核查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血情況,一經發現通報處理,不斷提高合理用血水平。
3.2健全規章制度
按照衛生部輸血相關規章制度要求,醫院成立輸血安全管理委員會,建立健全輸血科工作制度、崗位職責和技術操作規程,切實加強對輸血科安全用血的監督管理,對臨床用血予以統籌部署,切實有效地落實安全用血的要求。每一例輸血患者,采血、送標本均要求專人負責,制定輸血時護理巡視制度,減少輸血相關并發癥與醫療糾紛的發生率[7]。
3.3加強輸血安全過程精細化管理
①輸血科是采集血液過程的第一個關鍵環節,要在精細管理上下功夫,確保安全的血液來源;②醫院要完善領取血制品的方法及領取后保存方法,確保血液輸注前的質量;③護士要在輸血護理過程中進行規范正確的護理。只有保障好這三個方面,才能將輸血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4效果
通過切實落實以上改進措施,提高護理人員安全輸血意識。將開展安全輸血系列措施前后護理人員安全用血操作不規范情況進行統計。與調查分析前相比,護理人員輸血不規范次數所占比例由14.8%降為2.5%,經卡方檢驗,χ2=18.06,P<0.01,差別有統計學意義,即落實改進措施后,操作不規范次數所占比例明顯下降,護理輸血工作規范程度顯著上升,效果令人滿意。綜上所述,臨床輸血安全隱患不容小覷,一旦發生不良反應,后果嚴重。對于安全輸血,護士起著重要的把關作用,作為護理人員應不斷加強自身理論知識,尤其是對輸血知識要充分了解,對血制品的領取、保存、使用都要完全了解并掌握,特別是輸血前受血者信息的核對確認。只有具備豐富的安全輸血知識,規范護理人員在輸血時的操作,避免因輸血中某一個環節的疏忽而造成意外事故的發生,確保患者輸血安全。另外,隨著醫學的發展,在保證患者循環穩定的情況下,應盡量減少異體輸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積極開展自體輸血方式。
作者:周影 葉鋒 曾學平 單位:解放軍第187醫院輸血科 解放軍第187醫院醫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