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健康教育護理在種植牙患者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在種植牙患者中應用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將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行人工牙種植的20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觀察組100例予以系統化健康教育干預,對照組100例予以常規健康教育干預,比較修復1年后兩組研究對象的種植牙成功率。結果修復1年后,觀察組種植牙存活99例,種植成功率為99.00%;對照組種植牙存活90例,種植成功率為90.00%;經χ2檢驗,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的種植牙成功率明顯提高,P<0.05。結論在種植牙患者中應用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種植牙的修復成功率,對延長種植義齒的壽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種植牙;健康教育;護理干預
義齒種植術的效果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其中患者的行為因素關系到義齒種植的效果,而對種植牙患者的健康教育是保證種植手術成功的關鍵[1]。本研究旨在探討在種植牙患者中應用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的效果,以期為種植牙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臨床實踐參考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將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行人工牙種植的20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觀察組100例,其中男性患者男6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齡20~75歲,平均(52.14±3.31)歲;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40例,中專或高中(包括中專)38例,大專及以上22例;牙位缺失:前牙40例,后牙60例;牙缺失病程3個月~20年,平均(11.26±1.14)年。對照組100例,其中男性患者男64例,女性患者36例;年齡20~75歲,平均(52.25±3.46)歲;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41例,中專或高中(包括中專)36例,大專及以上23例;牙位缺失:前牙42例,后牙58例;牙缺失病程3個月~20年,平均(11.29±1.17)年。觀察組及對照組的年齡、性別構成、受教育程度、牙位缺失部位、牙缺失病程等基線資料通過統計學軟件分析,統計結果均顯示P>0.05,表示兩組研究對象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
1.2方法
觀察組100例予以系統化健康教育干預,具體如下:①心理護理干預。種植牙術屬于一種應激源,可導致患者出現程度不同的應激反應。而這種應激反應又會影響患者的循環、內分泌、神經系統。因此護理人員在手術前應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以了解患者的擔憂,并根據患者的職業、性格及文化特征,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手術的基本流程、麻醉方案、術前術后的注意事項等詳細的解釋給患者,以緩解患者的擔憂,減輕患者的焦慮感,從而保證手術的順利開展。②種植前健康教育。在患者進行手術前,將種植牙健康教育調查表發放給患者,主要調查患者對種植途徑的了解程度,患者有無進行其他方式修復牙齒等,并了解患者的骨密度、骨量、口腔咬合力、口腔有無炎癥、口腔習慣、骨質疏松原因等。根據調查結果制定個體化健康教育方案,實施一對一的健康宣教。③種植后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正確的刷牙時間、刷牙次數,同時指導患者戒煙。行種植手術前后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使用復方氯已定含漱液進行漱口,以殺滅患者口內的細菌。積極矯正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若患者有長期夜磨癥狀,應及時尋找原因并積極進行治療,同時告知合并有牙周炎癥狀的患者及早進行牙周序列的治療[2]。④復查指導。術后的定期檢查是確保種植牙成功的關鍵,告知患者手術后每個月進行1次復診,在下頜牙進行第3次復診以及上頜牙進行第4次復診后可實施烤瓷冠修復,行烤瓷冠修復后每6個月復查1次,觀察患者的X線片表現、牙松動度、菌斑牙石指數、牙齦出血指數、修復體松動、咀嚼能力、疼痛情況、舒適度等客觀指標和自覺癥狀。對照組100例予以常規健康教育干預,主要包括向患者介紹刷牙的方法、刷牙的注意事項及進食的注意事項等。
1.3觀察指標
比較修復1年后兩組研究對象的種植牙成功率,種植牙成功的判斷標準:①放射線檢查結果顯示種植體周圍的骨界面區不存在透光區;②在行使義齒固位和支持的功能狀態下,種植體無任何臨床活動度;③種植后無不可逆和持續的上頜竇、下頜骨、感覺異常、麻木、疼痛及感染、鼻底組織損傷等癥狀。
1.4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數據處理以及數據分析均使用統計軟件SPSS20.0進行,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的統計方法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的統計方法采用χ2檢驗;α=0.05作為數據的檢驗標準,P<0.05則表示統計結果有意義。
2結果
修復1年后,觀察組種植牙存活99例,種植成功率為99.00%;對照組種植牙存活90例,種植成功率為90.00%;經χ2檢驗,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的種植牙成功率明顯提高,P<0.05。
3討論
以往的口腔健康宣教方式流于形式,千篇一律,形式單一,宣教內容缺少實用性,不夠詳細,忽略了患者的參與意識、主觀能動性及個體差異。以往的宣教方式主要是單向傳播,與患者的交流溝通比較少[3]。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的種植牙成功率明顯提高,結果表明,在種植牙患者中應用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種植牙的修復成功率,對延長種植義齒的壽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宏遠,劉格兵,賀艷霞,等.口腔健康教育在老年人種植牙中的有效性分析[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15,13(5):287-289.
[2]周曉穎,趙翚,倪凌晨,等.健康教育在種植牙患者全程護理管理模式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29):132-135.
[3]李建英,黃香河,胡長青.系統化口腔健康教育在種植牙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3):143-144.
作者:何曉杰 單位:丹東市第一醫院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