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圍手術期舒適護理對乳腺癌患者的效果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圍手術期舒適護理對乳腺癌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選擇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鄭州市婦幼保健院乳腺科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按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5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接受舒適護理方法。記錄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和生活質量評分。結果觀察組患者社會功能、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物質生活評分分別為(5936±758)、(6957±803)、(6651±841)和(5878±731)分,均高于對照組的(4692±696)、(4885±642)、(4767±712)和(4688±645)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800%,低于對照組的3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乳腺癌圍手術期采用舒適護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乳腺癌;圍手術期;舒適護理;并發癥
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臨床上以手術治療為主,但由于術后患者患側肢體活動受限、引流管牽制等因素,故舒適度降低[1]。既往臨床上多采用常規護理方法,但易忽略患者的心理與生理需求,導致并發癥發生率增加,治療結局較差[2]。因此,為患者尋找合理的、科學的護理措施是目前較為關注的問題。本研究對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采用舒適護理干預,探討其護理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鄭州市婦幼保健院乳腺科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5例。觀察組接受舒適護理干預模式,患者年齡30~66歲,平均(4952±421)歲;改良根治術13例,乳腺癌根治術8例,擴大根治術4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模式,患者年齡31~67歲,平均(5047±487)歲;改良根治術12例、乳腺癌根治術10例、擴大根治術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鄭州市婦幼保健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或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不伴有血液系統疾病;無精神障礙疾病;未合并其他腫瘤轉移。排除標準:合并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有胸部手術史者;有肝臟、腎臟、心臟等臟器疾病。
1.3護理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包括飲食指導、出院宣傳教育等。觀察組接受舒適護理模式,具體如下。①術前護理:保持室內溫度和濕度適宜,空氣流通;向患者講解疾病與手術相關的知識、注意事項等,消除其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幫助其樹立康復的信心;做好備皮、血常規檢查、凝血四項測定、輸血8項等術前準備工作。②術中護理:協助患者取合適體位,介紹主刀醫生及負責護士;術中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協助手術醫生進行手術;由護士握住患者雙手,緩解其恐懼心理。③術后護理:將患者輕柔地轉移至病床上,患者麻醉清醒后告知其手術已完成,并囑其禁食禁飲6h,平臥6h。告知患者鎮痛泵的使用方法,疼痛無法緩解時遵醫囑使用鎮痛藥物。注意觀察患者引流液的性質、量和顏色,保證其傷口清潔、干燥,并定期更換引流袋。根據患者病情制定針對性康復訓練計劃,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每天對其訓練情況進行評估,使其養成良好的訓練習慣。
1.4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上肢水腫、皮下積液、感染、上肢活動受限、皮瓣壞死等并發癥發生情況。護理后1周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274)[3]評估患者生活質量,該問卷共4個維度,包含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和物質生活,患者得分越高說明其生活質量越高。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定量資料以均數加減標準差(珋x±s)表示,行t檢驗,定性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并發癥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GQOLI274評分觀察組患者社會功能、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物質生活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乳腺癌的主要臨床癥狀為乳頭溢液、乳腺腫塊、乳頭乳暈異常及皮膚改變,可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舒適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創造舒適的環境和康復狀態,是一種整體化、個體化的護理模式[4]。由于手術本身存在嚴重的應激反應,易增加術后疼痛感,加之患者因自身形象的改變,導致其負面情緒加重,影響預后。常規護理無法滿足乳腺癌患者的需求,舒適護理作為一種新的護理模式,在滿足患者心理及生理需求的同時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5]。本研究結果顯示,接受舒適護理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接受常規護理者,患者的社會交往功能、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物質生活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由此可見,舒適護理能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治療效果,改善其生活質量。舒適護理貫穿于整個圍手術期,術前采用心理護理干預,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耐心講解,對患者進行正確的心理疏導,消除其負面情緒,使患者積極主動地參與治療與護理過程,提高依從性;術中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護理人員配合醫生操作,使手術醫生全身心進行手術,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術后指導患者使用自控鎮痛泵,并告知患者疼痛是正常的,還可用聽音樂、聊天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緩解其疼痛;護理人員需注意患者胸帶的松緊度,隨時幫助患者調整松緊,切記不可過緊,防止引起上肢血流異常以及皮瓣缺血壞死,但也不可過松,防止皮瓣下積液增多;患者因手術缺失乳房,負面情緒明顯,護理人員加強與其溝通,使用正向心理疏導、安慰等方法幫助患者盡快適應術后造成的形體改變;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術后1~2d做握拳動作等鍛煉,術后3d做肢體屈伸等鍛煉,術后1周及以后進行接觸對側耳部、自行刷牙、梳頭等訓練,循序漸進,進而促進患者康復[6]。綜上,乳腺癌圍手術期采用舒適護理能有效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改善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加快患者的康復速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馬艷茹,趙亞婷,劉殿臣.乳腺癌患者圍術期人性化護理1402例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7,19(3):311-312.
[2]李國蓮.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性護理在乳腺癌術后患者康復的應用效果[J].中國數字醫學,2017,12(7):116-118.
[3]王巧珍.綜合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術后化療期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7,20(1):77-80.
[4]徐華燕,孫英姿.健康教育對乳腺癌根治術后患者患肢康復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7,24(21):3349-3351.
[5]李思蓉,周春蘭,杜文武.圍手術期舒適護理對乳腺癌患者術后的積極影響[J].四川醫學,2017,38(2):242-244.
[6]王萬玲.舒適護理在國內乳腺癌圍手術期患者中應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4):273-276.
作者:莉婭 單位:鄭州市婦幼保健院乳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