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圍手術期的應急預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維持性血液透析;化膿性闌尾炎;手術治療;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 R5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15-009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feasibility of suppurative appendicitis operations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 The medical records of 8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who experienced suppurative appendicitis opera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d. Results After surgery, inflammation related indicators (blood leukocytes, c-reactive protein, calcitonin original)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
[Key words]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Suppurative appendicitis; Surgery; Feasibility
臨床工作中常會遇到一些維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由于并發或合并一些疾病而需要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較常見。由于MHD患者本身的特殊性,手術治療不同于一般病人,個體差異性大,但是臨床實踐證明只要準確把握手術時機和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還是能取得滿意效果的。本文現將我院收治的8例MHD并發化膿性闌尾炎手術治療患者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收集我院2008年2月~2014年6月MHD并發化膿性闌尾炎手術治療患者8例,納入標準:①明確診斷尿毒癥,即血清肌酐(Scr)>707 μmol/L,內生肌酐清除率(Ccr)
1.2術前處理
1.2.1 充分透析 根據患者個體情況及血生化指標等予以隔日透析或每日透析,如果一般情況差可以選擇連續性血液凈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①~⑥患者接受普通血液透析,⑦患者因心功能不全、液體潴留及⑧患者一般情況差、凝血紊亂接受CBP治療。
1.2.2 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術前通過透析有效地清除體內多余的水分,以保證術中患者血流動力學穩定和治療的正常進行補液、輸血等,以干體重為標準,同時避免過度超濾脫水,防止麻醉和術中出現低血壓;通過透析糾正患者的高鉀血癥和酸中毒,必要時可使用靜脈藥物,監測血鉀在4.0 mmol/L以下,pH值大于7.30,HCO3-大于21 mmol/L。
1.2.3 糾正貧血 根據血紅蛋白情況選擇性輸血,由于MHD患者長期貧血的耐受性,要求血紅蛋白達到90 g/L即可耐受闌尾炎手術,③、⑧患者輸血2個單位,但由于MHD患者易出現各種突況及凝血系統功能紊亂,每例患者要求常規備血2~4個單位,并且向醫院輸血科提前報備手術,做好應急預案。
1.2.4 糾正低蛋白血癥 ③⑤⑧患者有低蛋白血癥,將血漿白蛋白提升到35 g/L水平,注意由于患者輸蛋白所帶來的液體負荷,根據個體情況,⑤輸入蛋白后加單純超濾一次。合理補充熱卡和維生素。
1.2.5 改善凝血情況 ④⑦⑧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亂,術前透析采用無肝素透析或枸椽酸透析,并根據血液科會診意見,④應用新鮮血漿、⑦應用維生素K、⑧應用維生素K及冷沉淀后糾正。
1.2.6 處理伴發疾病 控制高血壓和血糖,血壓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空腹血糖(6~8)mmol/L、餐后血糖(8~10)mmol/L。過高血壓可使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鈉,血糖控制不佳可靜脈使用胰島素。
1.2.7 手術治療麻醉科會診 每例患者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并有應急預案,除②所有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②患者一般情況良好,采用全身麻醉。手術方法同常規闌尾炎手術,右下腹麥氏點作斜切口,長約6 cm,切開腹壁各層,吸凈腹腔積液,于回盲部尋找闌尾,分離、結扎闌尾動脈,切除闌尾,殘端荷包縫合包埋,局部滲出及膿液不多者,用紗布拭凈,如腹腔膿件分泌物多者,沖洗腹腔后并放置膠管引流,一期縫合切口。手術平均時間50 min,出血量20~100 mL。其中單純性闌尾炎2例,急性蜂窩組織性闌尾炎6例。所有病例圍手術期均使用兩聯抗菌藥(腎毒性小于三代頭孢類頭孢哌酮或頭孢噻肟+奧硝唑)治療7~14 d,并根據藥物手冊減量使用。
2 結果
見表1。術后炎癥相關指標(血白細胞、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明顯下降,血紅蛋白略有下降(P
3討論
MHD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紊亂、抵抗力低下及個人管理不善,易并發各種感染性疾病[1],急性闌尾炎在臨床??梢姷健S捎谀蚨景Y疾病的特點,MHD患者易出現水電解質失衡、貧血和出血傾向、營養不良及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復雜情況,其死亡率是正常人的7倍[2,3]。如本文中的8例患者除1例梗阻性腎病患者外,都存在不同情況的高危因素,增加了手術的難度和風險。
一項研究指出[4],有很多問題影響血液透析患者外科治療的結果,包括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低血壓、電解質失衡、酸中毒、造血障礙、凝血障礙、感染和傷口愈合能力下降;所研究患者總的并發癥發生率為41.8%,死亡率為5%;低蛋白、低白蛋白、年齡、手術操作時間均與維持性血透患者急診腹部手術死亡相關,而圍手術期輸血則與手術并發癥有關,充分透析可能降低死亡率。Gajdos C等[5]的研究指出,MHD患者非急診手術的管理不在于手術本身有多重要,而在于術前的充分評估準備,包括全血細胞分析、腎功能、出血時間及凝血分析、結合細致的體格檢查及胸片以評估體內的液體狀態,尤其注意電解質、動脈血氣分析等;術后合理正確的透析。
本組病例在手術前均經過仔細評估,與血透室溝通積極采取措施以保證較充分的透析和術后透析,避免了可能的容量負荷過多及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達到或超過了文獻提到的要求,從而使患者較好地度過了圍手術期,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及其死亡率。臨床實踐證明術前充分有效的透析治療是MHD患者施行各種手術和麻醉成功的重要保證[6],同時充分透析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7],本組患者部分存在凝血功能紊亂,經血液科會診,采用無肝素透析、補充凝血物質等手段,所有患者無術中大出血和術后出血并發癥。
尿毒癥患者由于原發性腎臟疾病等,易合并高血壓、糖尿病、腦血管意外及心功能不全等情況,要求控制高血壓、高血糖,改善心功能不全等術前處置合理,一般情況下血壓大于180/100 mmHg會影響麻醉的安全并增加出血的危險,因此要求血壓控制在140/90 mmHg,血糖11.1 mmol/L以下[8]。MHD患者的營養狀態十分重要,多存在低蛋白血癥和熱卡攝入不足,如進行大手術會增加死亡危險,因此,術前即應加強對MHD患者的營養支持,術前應注意補充蛋白質、熱量和維生素,盡可能使MHD患者的血清總蛋白水平大于60 g/L 白蛋白大于30 g/L[9,10]。MHD貧血不但增加手術風險,而且增加出血的風險,因此應該注意糾正患者的貧血,但過高的血紅蛋白對患者是不利的[11],因此本組患者不追求過高的血紅蛋白水平,而關注于備血等應急預案的準備,手術觀察患者并沒有出現血容量不足而致低血壓的情況。
綜上,本組患者闌尾炎手術本身并不是疑難手術,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在于術前準備充分,考慮可能出現的突況,聯合相關科室,調整患者整體情況。因此,只要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良好的圍手術期處理,有效控制并存疾病,熟練仔細而規范的手術操作,對MHD患者行闌尾炎手術是安全可行的。
[參考文獻]
[1] 邊曉慧,劉大軍,鄭華,等.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預后的五年隨訪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2014,17(7):777-780.
[2] Collins A J,Foley R N,Chavers B,et al. United States renal data system 2011 annual data report:Atla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J].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2012,59(1 Suppl 1): A7-e1.
[3] Chen HZ,Chou CY,Hsiao YT,et al. Patients with diabetic as the primary kidney disease have a worse survival than patients with comorbid diabetes in chronic hemodialysis patients[J]. Nephrology(Carlton),2015,20(3):155-160.
[4] Abe H,Mafune K. Risk factors for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and emergency abdominal surgery[J]. Surgery Today,2014,44(10):1906-1911.
[5] Gajdos C,Hawn MT,Kile D,et al. Risk of major nonemergent inpatient general surgical procedures in patients on long-term dialysis[J]. JAMA Surgery,2013,148(2):137-143.
[6] Ozel L,Krand O,Ozel MS,et al. Elective and emergency surgery in chronic hemodialysis patients[J]. Ren Fail,2011, 33:672-676.
[7] 趙慧萍,燕宇,蔡美順,等. 維持性透析患者手術的可行性探討及圍手術期處理[J]. 中國血液凈化,2008,7(3):141-144.
[8] Patel HV,Kute VB,Ghelani GH,et al. Outcome of deceased donor renal transplantation-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 from developing country[J]. Saudi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and Transplantation,2013,24(2):403.
[9] 薛云麗. 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狀況分析及飲食護理效果評價[J]. 護士進修雜志,2014,(8):760-761.
[10] 賈強.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手術問題[J]. 中國血液凈化,2005,4(10):523-526.
使用SPSS19.0進行數據處理,采用描述性統計對咨詢專家的組成結構統計分析,運用專家意見的權威系數、變異系數、協調系數對專家咨詢結構進行可靠性的檢驗。采用Cronbach’sα系數檢驗指標的信度[3]。
2結果
2.1專家積極性用咨詢表回收率來表示專家積極性,本研究發放調查問卷2輪,其中第1輪發放32份,回收31份,第2輪發放32份,回收31份。2次共發放64份,回收62份,有效回收率為96.9%,表明專家參與的積極性較高。
2.2專家權威專家的權威性由專家對咨詢問題的熟悉程度來判斷。在2輪專家咨詢中,專家的權威系數0.771,熟悉系數0.826,判斷系數0.764。表明專家較為權威,對咨詢內容的熟悉程度較高,結果較可靠。
2.3專家咨詢的一致程度和信度專家的協調性通過協調系數來體現,協調系數反映專家對所有指標的一致性程度,專家咨詢內部協調系數為0.716。專家咨詢可信度采用Cronbach’sα系數來判斷,專家咨詢Cronbach’sα系數為0.783,說明指標可信度較高。各級指標協調系數見表1,P<0.05,有統計學意義。
2.4手術室低年資護士危急癥護理核心能力評價體系的確定經過第1輪專家調查、咨詢、交談、修改以及第2輪的調查、整理與分析,得出手術室低年資護士急危重護理核心能力指標內容。專家對一級、二級及三級指標集中程度權重賦值見表2—表4。
3討論
3.1構建手術室低年資護士危急癥護理核心能力評價體系的意義目前國際公認的護士核心能力包括溝通與合作能力、動手能力、創造能力、評估及觀察能力、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科研能力、管理和領導能力。而國內手術室護士培訓大多針對全科護理人員培訓,特別是缺乏對低年資護士危急癥護理核心能力培訓,不利于低年資護士??颇芰Φ陌l展[4]。低年資護士危急癥護理能力的缺乏增加圍手術期護理風險,影響患者手術進程與質量,增加護士工作心理負擔,影響手術護理管理的質量。增加人力資源的消耗。針對手術室特殊的環境、工作性質、護理技術操作的要求,構建一套手術室低年資護士危急癥護理核心能力評價體系,有利于護士提高應急能力和處理急危重手術個案能力;有利于護士明確自身角色和崗位職責;有利于護士承擔教育者的角色,通過培訓提高護士為手術患者及家屬提供術前心理舒緩和術后健康教育的能力[5]。有利于不斷提高手術??茖嵺`能力與理論水平滿足現代外科手術技術不斷發展的能力需求。同時有利于評估護士能力高低,方便采用一對一培訓方式因材施教[6]。通過規范化培訓實現護士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加速護理人才的培養、提高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7]。
3.2本研究的科學性和可靠性采用權威專家咨詢法-德爾菲(Delphi)對專家進行2輪咨詢,專家咨詢表回收率高,專家權威系數證明專家在手術室護理領域具有較高水平,專家組成結構合理。熟悉系數表明有豐富臨床經驗和管理水平。Cronbach’sα系數證明體系內部結構的協調一致程度較高,指標相對穩定。所有統計結果均通過統計學專家審核,均有統計學意義,可信度和科學性高。3.3手術室低年資護士危急癥護理核心能力評價體系的內容通過2輪專家的咨詢與交談,共確定一、二、三級指標共60個,其中在第1輪調查咨詢后,共刪除指標8個。規范詞匯指標5個,添加指標4個。其中增加了專業技能權重,理由為手術室基本操作和搶救應急是危急癥護理能力的核心,只有技能嫻熟、準確才是手術護理質量的根本,應重點加強培訓和考核。增加評判型思維能力權重因為手術室患者多、病情復雜、病情變化快、家屬期望值高等特點,要求護士改變傳統工作思維模式,由被動轉為主動。評估患者生命狀況的變化,配合醫生快速采取搶救措施。主動學習各類應急預案,根據當時環境及設備條件調整啟動應急預案。降低管理能力權重理由為低年資護士管理能力需在臨床經驗豐富后再提出更高的管理要求,否則會模糊崗位主要職責。溝通能力指標要求護士樹立“以人為本”護理模式,關懷患者心理變化,減輕患者焦慮、恐懼的心理;而且與手術醫生主動溝通配合,提高手術質量加快手術進程。專業發展能力指標的確定要求護士不僅學會教材的知識,而且關注互聯網、查閱文獻了解最近手術危急癥護理的進展,為今后實習生帶教和科研能力奠定基礎[8]。
4結論
關鍵詞:剖宮產術 大出血 搶救配合 管理
剖宮產作為解決難產和母嬰高危狀態的一種分娩方式,越來越普遍,但術中大出血是剖宮產的嚴重并發癥,處理不及時、不得當會造成嚴重后果甚至會危及產婦的生命[1]。本院在2007年至2010年42例剖宮產術中大出血搶救配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9例手術中搶救及時,術后恢復良好,無后遺癥。4例病人因病情較重,做了全子宮切除術。現將剖宮產手術中大出血搶救護理配合及管理的體會,報道如下:
1 建立建全急救措施并定期培訓護理人員
手術室設有術中搶救護理配合應急措施,備有急救藥品物品并專人管理;定期對手術室護理人員尤其加強對5年內護理人員進行搶救配合的培訓、考核;集中培訓搶救設備使用方法、搶救技術操作如抽動脈血氣等,采用一對一帶教,即一高年資對一低年資;不斷完善搶救流程及制度,全面提升了全科室護士應急能力。4年內應急搶救無差錯事故發生,達到區內先進水平。
2 病情觀察
術中注意觀察病人子宮收縮情況和生命體征,記錄病人尿量。術中失血量達3000mL以上,動態監測凝血功能、電解質、血氣分析。隨時評估術中病人整體情況警惕休克和DIC發生。剖宮產手術中,出血一般在胎兒娩出后胎盤剝離時或剝離后開始,往往數分鐘以內可達上千毫升。因此,及時配合醫師觀察病情,準確估計失血量:方法:①面積法:根據手術敷料被血浸染面積估計失血量,按10cm×10cm=10ml統計;②容積法:吸引器容量瓶里的液體量減去羊水及沖洗液量,即為術中收集的失血量;③稱重法:會陰墊被浸染后的重量減去未染前的重量,按1.05g相當1ml血計算;④目測法:無法收集的失血以視力所見,大致估計。為醫師選擇搶救方案提供準確依據。
3 搶救措施
術中出血量500ml時,應立即查找原因,并實施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行子宮按摩、熱敷,宮腔紗布填塞,縫扎止血,子宮動脈結扎,必要時子宮全切除術等。縮宮素、垂體后葉素、氨甲環酸、血凝酶、等藥物的使用,同時迅速補充血容量,搶救休克,密切觀察病情進展。
4 搶救護理配合
4.1 手術前充分準備
4.1.1 物品的配備 擇期手術,術前常規訪視,了解病情,評估患者。急癥手術,巡回護士主動與主管醫師做好溝通,了解手術孕婦的情況,孕婦入手術室后,詢問病史,查看病歷,評估病情,對術中大出血高危因素者如前置胎盤,胎盤早剝,貧血,妊高癥等,術前備齊各種搶救藥物、物品,急救車置于手術間,與輸血科聯系備好充足的血源。
4.1.2 人員的配備 術前評估為危險的孕婦,提早通知搶救小組成員,隨時待命。
4.2 補充血容量 發生大出血時即增加1-2條靜脈通道,必要時協助麻醉醫師進行中心靜脈穿刺術,根據中心靜脈壓變化及時調整輸液輸血速度,合理安排各種液體與藥物的及時輸入,對病情危重無法穿刺者采用靜脈切開,加速輸血輸液,及時補充血容量。
4.3發現大出血即啟動應急預案,密切配合
當術中胎兒娩出后,發現出血洶涌,手術醫師、護士迅速評估,做出判斷,立即匯報,并啟動搶救應急預案,搶救人員、物品立即到位?,F場人員分秒必爭,合理分工,明確各自職責,確保各項搶救措施準確、及時、有效進行,及時搶救病人生命。
4.3.1巡回護士職責
術中巡回護士做好術中病情的觀察,監測生命體征,觀察神志、四肢末梢、尿量情況,輸液速度要適應治療需要,配合麻醉醫師隨時能報出輸入液體的總量、種類,與術者、洗手護士共同準確估計出血量。采集各項檢驗標本,為醫生提供可靠資料。及時提供手術所需物品及急救物品、藥品;并及時做好搶救記錄。在術中出血的患者因為血容量的不足,快速輸入大量的急救液體會導致體溫下降,一定要注意保暖??焖佥斎氪罅康膸齑嫜獣r應先將血加溫至32℃左右,防止患者體溫過低加重病情[2]。根據病人的四肢末梢微循環、皮膚顏色、溫濕度等調控適宜室溫、必要時采用足部熱水袋熱敷等保暖措施。
4.3.2 洗手護士正確配合搶救
洗手護士應對患者病情及手術步驟做到心中有數,注意手術進展,及時、主動、準確傳遞器械,與術者默契配合,保證手術順利進行。手術切口周圍保持干燥、嚴格無菌操作,預防感染。
4.3.3嚴格執行查對制度,確保安全
由于病情危重,術中的口頭醫囑、藥品必須核對無誤后方可執行,用后保留空安瓿,以備查對;術中所用物品未經巡回護士同意任何人不能拿出手術間;輸血時經兩人核對無誤簽字后再輸入,嚴密觀察有無輸血反應。嚴格執行物品清點制度,防止差錯事故發生。
5 護理經驗總結分析
5.1 術中對失血量進行正確估計,對失血原因的正確判斷,采取有效、迅速的治療措施至關重要。對每個產婦進行術前風險評估尤為重要,對于存在有產后原發出血及繼發出血原因如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妊高癥、貧血以及凝血功能障礙等孕產婦,術前應做好充分備血、輸血準備。
5.2 通過對42例剖宮產術中大出血搶救配合,總結了一定搶救護理配合經驗:作為手術室的護士,僅僅知道單純的手術配合技巧是遠遠不夠,還應具備全面、扎實的理論知識作指導,嫻熟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掌握術中大出血的搶救流程,和操作技術,搶救時做到有高度的責任心,敏銳的觀察力,有較強的應急能力和反應能力,才能及時發現問題和正確處理,密切配合手術醫師;同時需不斷學習新業務、新技術、新進展等,利用自己所熟練掌握的護理技能,全力為搶救病人贏得寶貴搶救時間和生命,充分體現優質護理服務和落實患者安全目標。
參考文獻:
〔關鍵詞〕手術室;新護士;培訓方案
手術室新護士是指護理專業院校畢業后經考核選拔新錄用的護士以及從事非手術室護理專業后轉入手術室工作1~2年內的護士。本院是一所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在2007年底經3家醫院重組后建立,目前手術室共計65名護士,開放約21間手術間。自醫院重組至2011年手術室新入科護士9名,其中有工作經驗的占50%,而2012—2013年,新入科護士17名,有工作經驗的占20%,我們面臨新入科人多,無工作經驗的多、醫院手術室又要進行分區管理人員要分流的問題,如何讓其盡快適應工作需要,能夠獨立當班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突出問題,為了使新護士能盡快勝任手術室的工作,我們有下列做法。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護理專業院校畢業后經考核選拔新錄用的護士以及從事非手術室護理專業后轉入手術室工作的護士17名,其中女性12名,男5名,年齡20~26歲。本科3名,大專14名。
1.2方法
1.2.1確定組織架構??剖医⒐芾砑軜嫼蜆I務架構,管理架構由科護士長、分管教學的護士長、總帶教和教學秘書組成??谱o士長負責對整個培訓過程的管理監督和檢查、分管教學的護士長負責對總帶教、??茖煹倪x拔考核和工作考評,總帶教負責對??茖熀蛶О嗬蠋煿ぷ骺荚u,教學秘書協助做好培訓過程中的各項通知、安排、統計工作。業務架構由分管帶教的護士長、總帶教、專科組長、專科導師組成,建立科室帶教小組,護士長負責培訓方案的制定與落實,總帶教負責培訓計劃的安排與實施,專科組長負責具體培訓和考核內容的實施,??茖熯M行“一對一”的師徒制帶教。
1.2.2確定培訓目標。第1年基本掌握手術室護理內涵、掌握手術室工作流程、掌握各???~2級手術的洗手配合,熟悉其巡回配合,能夠獨立當班參加手術室值班。第2年能夠掌握手術室圍手術期的護理內涵、具備手術室常見應急狀況的處理能力、掌握各專科常規2~3級手術的洗手及巡回配合,能夠通過護理部的N1級護士準出考核,為進入準??谱o士培訓階段做好準備。
1.2.3培訓內容。涵蓋了專業理論、專業技能、人文素養三方面。其中專業理論包括手術室的崗位職責、制度、流程、常規、應急預案;外科相關??评碚撝R,手術室圍手術期護理知識、手術室基礎理論和??评碚撝R;手術室感染的預防控制、潔凈手術室的日常維護;常見手術麻醉配合及麻醉并發癥的配合要點;手術室職業安全的概念與防護原則;實用臨床護理“三基”應知應會。專業技能包括基礎護理操作、??谱o理操作、儀器設備使用、1~3級手術配合護理、文件書寫、信息系統操作、單病種急診手術處理、讀書報告書寫的內容。而人文素養是由入科后第1周,由護士長和總帶教進行單獨理論授課并簽訂遵守手術室職業操守的協議,每個月參加科內集中式授課及討論,學習指定閱讀書籍如《職業精神》《細節決定成敗》《醫院文化指南》《護理政策法規指南》《護士條例》《醫學倫理學》等。
1.2.4培訓方法
(1)集中培訓。采取的主要形式有晨課,每天交班前半小時由總帶教或專科組長進行當日手術的每日1問以及理論或技能的授課培訓;情境模擬培訓,主要運用于應急預案的培訓,由新護士參與角色扮演來提高知識的掌握度和實際運用能力;為提高學習興趣活躍氛圍采取競技比賽和辯論交流的形式,提高其心理抗壓能力、評判性思維的能力。定期回顧考核是檢驗培訓效果、及時調整培訓計劃的手段,我們采取的是每周培訓的內容每周考核完畢,以少量多次、及時反復練習來達到掌握的目的。同時參與全科的其他培訓,例如護理查房、安全教育、業務學習等。
(2)“一對一”師徒制帶教。原有的總帶教負責、帶班老師帶教模式,總帶教要全面負責實習生、進修生、新護士的帶教,而人員的培訓要求、目標、內容、方法均不一樣,總帶教精力有效、常出現顧此失彼,學生滿意度不高,帶教效果差、帶班老師不滿意的現象。而帶班老師帶教不固定、隨意性大、沒有連續性、帶教內容隨機不系統。自科內有了經選拔的多名帶教??茖?,采用“一對一”帶教的模式,立即擺脫了這種現象。采用“一對一”師徒制帶教,科內帶教小組的??茖熍c入科新護士進行雙向盲選,選定后由老師負責學生的整個培訓過程中的示范操作、帶班指導、談心溝通、筆記批閱、工作質量的檢查,學生的各種考核結果與帶教老師的年終考核相關。
(3)晚自習。鑒于應急能力培訓模擬的多,實戰少,自學內容無時間完成,參考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的模式,每周進行2次的晚自習至20:30結束,在晚自習期間跟班,學習值班期間應急情況的處理、也可書寫筆記、閱讀指定專業書籍、觀看手術配合視頻,以全面快速的掌握手術室知識技能,直至進入手術室值班。
(4)各??戚嗈D培訓。第1年每個??戚嗈D1~2個月要求掌握各科基本??谱o理操作,掌握各???~2級手術的洗手配合及熟悉其巡回配合,掌握各??瞥R娂痹\手術洗手配合。每個??戚嗈D結束進行理論和操作的出科考核,未通過考核者繼續在其??戚嗈D直至考核通過。第2年每個專科輪轉2個月要求掌握各專科護理操作和??苾x器設備的使用,掌握各專科2~3級手術洗手、巡回配合,掌握各??聘黝惣痹\手術洗手配合,同樣進行出科考核,而未通過者影響其輪轉的周期繼而無法參加護理部的N1級護士準出考核。
(5)實時評價反饋。對帶教老師的評價反饋,制定帶教老師的評價反饋表,從其帶教態度、帶教能力、帶教結果,學生反饋幾個方面評價,作為帶教老師考評和調整的依據;對帶教新護士的評價反饋:實時搜集分析新護士工作中的問題,采用品管圈活動,及時解決問題,改善培訓效果;對培訓方案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反饋,如家長制管理方式,接受度低、逆反心理,培訓效果達不到預期值,學習態度、能力差異大、進度不一,培訓方案在實際操作中有無法落實的現象等均是在實施過程中實時反饋所發現的,及時采取改變家長制管理方式,尋找剛柔并濟的平衡點,有獎有罰,取得信任,增加接受度;又根據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因人施教,避免模式化;重新調整培訓方案,提高方案實施過程中的實際可操作性。實時評價反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3考核與準出
分管教學護士長、總帶教、專科組長成立科考評小組,手術室護理基礎及??浦R由總帶教每周進行考核,《“三基”應知應會》基礎理論和護理操作、手術室一般專科護理操作由科內操作組每月考核,??谱o理操作或手術配合在各??戚嗈D結束由??平M長和總帶教進行考核,綜合專科知識每半年1次由分管教學護士長進行考核,科內其他統一培訓考核、急救技能每季由總帶教、分管教學護士長進行考核。新護士工作滿一年由科考評小組,進行理論、操作、人文素養綜合考評,符合要求進入第2年的培訓。滿兩年各科輪轉結束,獨立當班進入手術室值班,本人申請,由科考評小組和護理部對其進行準出考核。
2效果
2.1獨立當班、進入值班時間縮短
統計了自2008年醫院重組至2011年手術室共新入科護士9人,平均獨立當班、進入值班時間為16個月。2012年至2013年新入科護士17人,平均獨立當班、進入值班時間為12個月,明顯縮短了獨立當班、進入值班的時間。
2.2實際工作能力的提高
通過2012年到2013年醫師滿意度的調查及同行評價,醫師的滿意度從95%上升到98%,同行評價的優秀等次從人數的70%上升90%。結合科室的人力現狀,2~3年的優秀護士能夠參與到一些重大手術的配合,例如肺移植手術、心臟手術等。
2.3教學相長
??茖熢趲Ы踢^程中必須不斷學習拓展專業知識,才能鞏固其各項技術,具有指導考核新護士的能力,這些壓力提高了??茖煿ぷ髫熑胃泻蛯W習積極性,而授課的準備和實施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提高了授課技巧以及制作輔助教學工具的能力,例如PPT的制作,授課模具等。
3討論
【關鍵詞】中心靜脈插管 輸液滲漏 護理
中心靜脈插管是目前臨床常見的一種重要的有創診療措施,主要適用于危重病人和重大手術后的病人。它在快速擴容,中心靜脈給藥,術后營養支持,監測中心靜脈壓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1]。輸液滲漏是中心靜脈插管比較少見的一種并發癥,主要是由于穿刺技術不熟練或導管部分脫出而導致所輸的液體進入皮下所致,不僅給病人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增加醫療費用,也不利于病人病情的恢復。因此,提高護理人員中心靜脈輸液滲漏的防范意識,對滲漏發生后的應急處理和有效護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輸液滲漏的危害
中心靜脈插管的位置主要有鎖骨下靜脈、頸內靜脈、股靜脈,這些較大的血管周圍組織疏松,結締組織豐富,發生滲漏時往往不易早期發現。經中心靜脈插管輸注的液體多為富含陽離子(如na+、k+、ca2+等)的高滲液體、脂肪乳、氨基酸、抗生素等,甚至是化療藥物,而且輸注的速度較快,滲漏液體所產生的化學作用以及引起的炎癥反應都對周圍組織造成較大的危害。脂肪乳中必需脂肪酸是前列腺素、血栓烷及白三烯等生理活性物質的前體,可能會使炎癥反應加劇,有導致肌肉萎縮,瘢痕形成等并發癥的危險。高營養液有利于細菌的生長,可以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2]。
2 輸液滲漏的預防
中心靜脈插管的輸液滲漏給病人增加痛苦,因此預防更為重要。首先應增強醫護人員責任心,充分認識中心靜脈插管可能發生輸液滲漏的危險性,增強防護意識,加強評估和觀察力度。嚴格界定從事中心靜脈插管醫護人員的資格,同時加強護理人員在使用中心靜脈插管中的觀察和管理。建立中心靜脈插管的動態觀察和記錄機制,每日輸液前測量中心靜脈插管后固定處距離穿刺點的長度,用無菌注射器回抽導管,觀察是否有回血,確保導管在血管內。每個班次的護理人員觀察敷料有無脫落、卷起,穿刺部位及周圍的皮膚有無紅腫、發熱、疼痛、滲液,導管縫線有無脫落和松動,定期巡視病人,并采取床頭交接班,以減少液體外滲的發生。
3 輸液滲漏發生后的應急處理
建立中心靜脈插管輸液滲漏的應急預案,有利于迅速采取相應措施,早期治療,避免和減少不可逆反應的發生,同時積累臨床護理經驗。發現中心靜脈插管輸液滲漏時,護理人員應迅速采用無菌注射器對插管進行負壓抽吸,盡可能將滲漏的藥物除去。通知主管醫生、護士長,上報護理部質量控制組負責人。同時做好護理記錄,記錄病人滲漏發生的時間,發生時所輸注的藥物,中心靜脈插管的位置,發生滲漏的范圍,滲漏局部皮膚的溫度、顏色、腫脹程度, 動態記錄病人的生命體征、感覺和心理的變化,同時積極采取治療措施。
4 輸液滲漏后的護理
4.1 藥物治療和護理 在輸液滲漏的早期,炎癥滲出較重,應予以濕冷敷和藥物治療,收縮血管,抗炎消腫,減少滲出與疼痛;不同藥物之間可以聯合和交替使用。
4.1.1 硫酸鎂溶液50%硫酸鎂溶液是治療藥物靜脈外滲的傳統用藥,并有多處文獻報道硫酸鎂對于高滲液體、氯化鉀等藥物的外滲具有較好的療效,在炎性滲出期給予濕冷敷,可以收縮血管,減少滲出,減輕腫脹與疼痛[2]。
4.1.2 喜療妥藥膏 有研究顯示喜療妥藥膏性情溫和,易于吸收,對皮膚及其他組織無任何刺激作用,無過敏反應,并能有效控制炎癥,改善皮膚血液循環,促進滲液的吸收,治愈水腫及浮腫。對于輸液造成的滲漏,喜療妥藥膏能迅速消除腫脹疼痛和壓迫感,使結締組織復原[3]。
4.1.3 中藥 有文獻報道,按照中醫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原則制成的中藥涂膜對各種藥物滲漏后引起的水腫、瘀血、疼痛療效確切[4]。如:京萬紅軟膏外涂,黑墨草外敷,紅花甘草散外敷等[5],也可根據所在醫院配制方便、藥效相當的藥膏。一般適合在夜間使用,可以充分發揮其比較遲緩的藥物療效,也有利于方便病人夜間的正常休息。
4.2 病情觀察和營養支持 在積極處理輸液滲漏損傷的同時,應結合病人原發疾病和身體狀況,重視病人全身的護理支持和營養狀況。重新建立外周靜脈通路,保證病人每日所需液體量和營養物質的需要。護理人員監測每日病人體溫變化,血常規的化驗結果,嚴密觀察病人局部體征和全身反應。同時,予以抗生素預防感染。在體溫高、食欲差的情況下,提供溫涼軟食或半流質飲食,鼓勵少食多餐。對發生輸液滲漏的病人,在經過藥物治療,局部癥狀痊愈后,還需要進行長時間的隨訪和觀察,以警惕和防止遠期并發癥的發生。
4.3 心理護理 重視心理護理。病人在治療原發疾病的過程中發生中心靜脈插管輸液滲漏,增加了新的痛苦,容易引起焦慮和緊張的情緒。護理人員應關心重視病人及其家屬,對病人的感受表示理解和同情,積極組織相關科室專家會診,制定治療和護理方案。在護理小組中,安排比較固定的有經驗的護理人員定期進行評估和完成相關的護理工作。耐心向病人及家屬講述發生的原因及其類似情況的治療過程和良好的效果。疼痛比較嚴重的病人必要時給予止痛藥物,努力增加病人的舒適感,鼓勵其積極配合治療,并為病人提供合理的心理疏導、營養支持,促進其早日康復。
參 考 文 獻
[1]黃勇,尹培剛,賈乃光.icu經皮中心靜脈插管術并發癥前瞻性調查[j].中日友好醫院學報,2001,15 (5) :289.
[2]鄭為紅,羅彥麗,范瑞秀.中心靜脈插管的護理及并發癥的預防[j].中國航天工業醫藥,2001,3 (2) :76.
[3]田鳳.喜療妥治療靜脈穿刺致靜脈炎及瘢痕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1997,3 (5) :64.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2
臨床實踐治療中發現,泌尿外科患者以老年人居多,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發展,泌尿外科患者也不斷增多[1]。老年人群具有身體機能不斷衰退的特點,且多數患者常合并高血壓等其他慢性疾病,因此需加強對此類患者的護理,并在護理工作中,分析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并探討防范策略,以提高護理效果[2]。本次研究選取了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間于我院泌尿外科接受診治的19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了查找護理安全隱患及制定管理措施的重要性及作用,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間于我院泌尿外科接受診治的19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每組98例,實驗組有男65例,女33例,年齡46-81歲,平均(62.37±2.64)歲;對照組有男61例,女37例,年齡48-84歲,平均(63.21±2.6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組間數據未見顯著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分析患者圍術期有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并采取針對性管理措施防范,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
1.2.1 圍術期安全隱患分析
患者手術及自身因素。(1)泌尿外科患者多數為老年人,身體機能及免疫機制有所下降,對手術的耐受能力也有所減弱,但往往術后需臥床休息,如術后護理措施不完善,患者發生褥瘡、便秘、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率可能增加,不利于患者康復,甚至有加重病情的可能[3]。(2)泌尿外科患者術后,部分需置管,包括導尿管、引流管等,有可能出現管路滑脫、逆行感染、管路阻塞等不良情況,甚至需二次手術治療。(3)術后,患者的行動力及自理能力均有所下降,患者自行活動,有可能出現跌倒等不良情況。
1.2.2 護理風險防范對策及管理措施
第一、提高護理人員評估安全隱患的意識。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學習醫療相關法律法規,培訓后進行考核,考核通過后,方可進行臨床護理,建立專門的護理質量監督及考核制度,監督護理人員是否能夠準確完成日常護理內容。護士長每日抽查護理人員操作情況,及時糾正其操作不規范之處,每日交接班時對護理情況進行總結,如需加強護理的方面,護理不規范處等,護士長還需于早晚兩次帶領護理人員查房,重點巡視老年患者,指導護理人員如在護理期間發現安全隱患,及時上報護士長及主治醫生,并遵醫囑對癥治療。
第二、建立完善護理制度。根據我院具體情況,及患者的病情特點,建立完善的護理制度,尤其是科室內應急預案的制定,以提高護理人員對常規護理工作的護理能力以及對于危急情況的處置能力。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需觀察并比較的指標包括,護理期間兩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情況以及兩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本組研究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
2.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驗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2.04%)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11.22%),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
2.2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情況
實驗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4.08%),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
3.討論
2017年醫院護士個人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1】
xx年很快過去了,在過去的一年里,在院領導、護士長及科主任的正確領導下,我認真學習十精神。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臨床服務理念,發揚救死扶傷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立足本職崗位,善于總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踏踏實實做好醫療護理工作。在獲得病員廣泛好評的同時,也得到各級領導、護士長的認可。較好的完成了xx年度的工作任務。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一、盡心盡責,搞好本職工作
我本著把工作做的更好這樣一個目標,開拓創新意識,積極圓滿的完成了以下本職工作:協助護士長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及醫療文書的整理工作。認真接待每一位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當成自己的朋友,親人,經常換位思考別人的苦處。認真做好醫療文書的書寫工作,醫療文書的書寫需要認真負責,態度端正、頭腦清晰。我認真學習科室文件書寫規范,認真書寫一般護理記錄,危重護理記錄及搶救記錄。遵守規章制度,牢記三基(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三嚴(嚴肅的態度、嚴格的要求、嚴密的方法)。
二、思想道德、政治品質方面:
能夠認真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通過報紙、雜志、書籍積極學習政治理論;遵紀守法,認真學習法律知識;愛崗敬業,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積極主動認真的學習護士專業知識,工作態度端正,認真負責。在醫療實踐過程中,嚴格遵守醫德規范,規范操作
三、發揮作用,做好幫帶工作
對于病人來說,護理工作不是一個護士能夠主管負責的,而是一個需要團隊輪值配合的工作。近年來,醫院為護理隊伍補充了新生力量,工作中,自己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主動搞好幫帶工作,為部分年輕護士講解業務技術、與病人溝通等方面的知識,解決護理業務上的疑難問題,指導落實護理措施,幫助她人盡快成長,為整體護理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四、不斷學習,提高思想業務水平
在過去的一年里,我能夠認真學習黨的方針路線政策,學習上級的各項指示精神和規章制度,通過學習,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理論水平,進一步端正了服務態度,增強了做好本職工作、自覺維護醫院良好形象的積極性。同時,自己積極主動地參加醫院和科室組織的業務學習和技能培訓,并堅持自學了相關的業務書籍,通過不停地學習新知識,更新自己的知識積累,較好地提高了自己的專業修養和業務能力,適應了不斷提高的醫療專業發展的需要。
護理部為了提高每位護士的理論和操作水平,每月進行理論及操作考試,對于自己的工作要高要求嚴標準。工作態度要端正,醫者父母心,本人以千方百計解除病人的疾苦為己任。我希望所有的患者都能盡快的康復,于是每次當我進入病房時,我都利用有限的時間不遺余力的鼓勵他們,耐心的幫他們了解疾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當看到病人康復時,覺得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護理事業是一項崇高而神圣的事業,我為自己是護士隊伍中的一員而自豪。在今后工作中,我將加倍努力,為人類的護理事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在即將迎來的xx年,我會繼續發揚我在過去的一年中的精神,做好我自己的工作,急病人之所急,為病人負責,絕對不要發生因為我的原因而使病人的病情惡化,我對自己的工作要做到絕對負責,這才是一名救死扶傷的好護士應該做的最起碼的工作。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病人對護理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進一步牢固樹立為病人服務、樹醫院形象的思想,立足崗位,勤奮工作,履盡職責,為提升社區醫務人員整體形象增光添彩。作為一名護士,我時刻的意識到我擔子上的重任,我不會為醫院抹黑,我只會來激勵我更加努力的工作。在生活中我也是會嚴格要求自己,我相信我會做到!
2017年醫院護士個人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2】
xx年護理部在醫院領導下僅僅圍繞提服務、控制量、抓落實、保安全等中心重點工作,更新管理模式,創新服務理念,凝聚護理隊伍,深入推進各項護理工作。
一、提高服務質量
按照三好一滿意要求,護理部要求各護理單元根據自己特點制定不同特色的護理服務目標:病房紅燈零呼喚、入出院護士全程陪同,門診全程快準、無憂,手術室溫馨、無懼,供應室收送及時,根據上述目標高標準、嚴要求,力爭實現護理服務零投訴。并以此為切入點在5.12開展服務禮儀知識競賽,評選出優秀職業團體。促使每位護理人員注重自己在工作中的儀表儀態,提升了護理人員的職業形象。 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三個病區每月進行一次,護理部每季度進行一次,每次調查有總結有分析,針對調查中反應的突出問題護理部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協調解決。
二、嚴格護理質量控制,保證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針對xx年護理一級質控相對薄弱問題,xx年初護理部及時召開護士長會議,確定xx年護理質量的目標、任務及發展方向,重新制定重點科室護理質量標準,護士長參照護理質量控制標準周檢查、月總結,護理部每月對重點科室進行質控大檢查,并在護士長會議上進行反饋分析,及時擬定整改措施進行改進。做到有執行標準,有檢查落實,有總結分析,有信息反饋,有整改措施,有詳實記錄。體現護理質量持續不斷改進 。(參照標準:整體護理質量檢查記錄,優質護理服務病房管理質量督導記錄,一級護理質量控制改進記錄,護理文書書寫標準,各科護理質量考核檢查標準,護理核心制度)
針對xx年底檢查中出現問題,20xx年重點加強責任護士優質護理服務工作質量督導,病區護士長優質護理服務工作質量督導。
三、具體工作抓落實
影響護理工作持續改進的突出問題是:1、沒有目標計劃;2、有目標計劃但沒有落實;3、有工作落實卻沒有詳實記錄和臺賬。針對上述問題,xx年護理部真抓實干,要求各護理單元年有計劃,月有安排,周有重點,日有記錄,資料分類管理。在三大病區及重點科室順利完成一級質控的建設及管理工作。
四、監測護理質量相關標準,落實風險防范措施,保證護理安全 重點制定患者身份識別、治療、用藥、手術、預防感染、預防跌倒等重點環節的安全工作程序和措施。每月監測院內跌倒、墜床、壓瘡、擇期手術并發癥、管道滑脫的質控指標及防范措施的落實,xx年全院無一例上述事件發生。
建立全院統一的搶救車管理制度,高危藥品和備用藥品分開存放,標示清楚。
建立全院統一的重點環節應急管理制度和風險預案(用藥、輸血、治療、標本采集、圍手術期、護理操作等),并定期進行培訓和演練。
有院內緊急意外事件的護理工作應急預案和處理流程。
有全院統一的護理不良事件上報制度及上報流程。
護理部要求護士對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知曉率達到100%,上報率大于等于90%,對輸血反應、輸液反應的處理預案知曉率達到100%,手術安全核查率100%,患者身份識別核查制度落實100%。
五、重視護理隊伍建設,落實層級培訓,提高護士素質。
xx年全院進行護理培訓4次,理論考核2次,技術考核2次,內容涵蓋搶救藥品、儀器設備 、危重病人、應急預案、護理禮儀等,人員包括新入職人員、護理骨干人員、護理管理人員等。
【關鍵詞】 脊髓損傷;護理;脊髓損傷加重
DOI:10.14163/ki.11-5547/r.2015.27.171
頸椎術后早期脊髓損傷加重是指頸椎手術后患者出現1個或1個以上肢體感覺消失或運動功能喪失, 伴有或不伴有呼吸困難或窒息。癥狀較術前明顯加重、并急需處理者。發病率雖然低, 但后果嚴重。椎前路減壓、植骨伴內固定術是治療頸椎病的經典手術, 但手術難度大, 并發癥發生率較高, 脊髓損傷加重發生率為1.21%, 頸椎后路手術多節段脊髓獲得徹底減壓后血流迅速再灌注也可導致脊髓損傷[1-4]。2011年6月~2015年1月, 本院共實施218例頸椎手術, 術后2例發生了脊髓損傷加重, 現將有關原因分析及其護理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2011年6月~2015年1月本院共實施218例頸椎前后路手術, 其中頸椎前路108例, 后路110例, 術后各發生1例脊髓損傷加重。前路術后脊髓損傷加重患者男48歲, 為頸椎間盤突出癥術后, 發生時間為術后5 h。后路術后脊髓損傷加重患者女63歲, 為脊髓型頸椎病術后, 脊髓損傷加重發生時間為術后16 h。2例患者均發現及時未發生嚴重后果, 康復出院。
2 護理
2. 1 術前評估 研究表明[5]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術后發生脊髓損傷加重的幾率高, 臨床觀察發現, 有呼吸系統疾病及有吸煙史者容易導致脊髓損傷加重, 所以應對所有擬行頸椎手術的患者進行正確術前評估。有糖尿病、高血壓、呼吸系統疾病及吸煙史者予以重點關注, 術后定時巡視, 仔細觀察, 盡早干預。本組高血壓患者1例, 糖尿病患者1例。監測血壓、空腹及三餐后監測血糖2次/d, 遵醫囑降糖降壓治療使其達到目標值。術后常規吸氧、心電監護、監測血糖。
2. 2 早期觀察 頸椎前路手術并發脊髓損傷加重與下列因素有關:器械使用不當;減壓后再灌注損傷;頸椎管重度狹窄, 強行分離時損傷脊髓;手術止血不徹底, 血腫壓迫脊髓[6]。頸椎后路多節段脊髓獲得徹底減壓、血流迅速再灌注、脊髓內壓升高也會導致脊髓損傷, 術前由責任護士與主管醫師共同評估患者四肢的感覺、活動、肌力及痛、溫、觸位置覺等情況, 以便與術后對比觀察。術后持續吸氧、心電監護24 h。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意識及四肢活動、感覺情況。①術后24 h一級護理, 每1小時巡視并監測、評估、記錄患者呼吸和四肢感覺、活動情況, 指導患者主動活動手指和足趾, 動態觀察四肢及軀體感覺和活動、肌力的情況, 并與術前進行比較, 耐心傾聽患者主訴, 密切觀察切口滲血情況, 出血較多及時換藥。②保持切口引流管通暢, 檢查引流管有無打折、壓迫、血凝塊堵塞情況, 監測引流液顏色、性質和量的變化, 每日更換負壓引流袋。③檢查患者有無吞咽閑難、大小便失禁、肢體感覺活動障礙等神經功能異常癥狀。如發現患者感覺異常、四肢運動功能減退, 立刻報告醫生, 迅速采取相應措施。本組1例患者術后5 h雙下肢自覺麻木加重, 感覺障礙平面較術前上移, 雙下肢肌力為0級。1例患者術后16 h自訴四肢麻木、口唇發紺、呼吸費力, 且逐漸加重;第一時間發現頸椎術后脊髓損傷加重的癥狀后, 立即安撫患者, 通知醫生, 加大吸氧流量, 頸部圍領固定, 查看切口引流管是否通暢, 通知手術室接患者, 做術前準備。醫生立即去手術室, 在全身麻醉下行原路頸前路或后路探查術, 發現椎管內血腫是由于出血形成凝血塊壓迫脊髓所致, 給予徹底清除、止血, 回病房后采用甲基強的松龍沖擊療法, 并給予脫水、營養神經常規治療, 術后患者癥狀即刻緩解, 四肢感覺恢復, 肌力恢復。
2. 3 保持患者頸部穩定性 頸椎術后患者的正確搬運很重要, 頸椎術后患者搬運不當可造成二次損傷, 患者回病房后去枕平臥, 頸部圍領制動。6 h后可半臥位, 二次術后24 h內盡量不要搬動患者頭頸部, 給患者變換時, 一人固定頸部, 其余兩人分別站患者兩側, 保持軸線滾動, 防止頸部錯位對脊髓造成損傷而加重病情。外出檢查前, 戴好圍領固定, 途中盡量減小震動以免造成脊髓損傷加重。本組2例患者未造成脊髓再損傷并發癥。
2. 4 給藥護理 術后發現脊髓損傷加重后, 為獲得最佳療效需早期使用甲強龍沖擊治療[7]。給藥時應正確計算甲強龍劑量;用輸液泵準確控制輸液速度, 維持23 h;并嚴密監測血糖、血壓, 遵醫囑準確應用降糖降壓藥物, 注意觀察用藥效果及患者四肢感覺、運動情況。本組2例患者均接受沖擊療法, 無一例發生并發癥。
2. 5 心理護理 頸椎手術患者常常由于發生肢體功能障礙, 喪失生活工作能力造成心理和生活上的沉重負擔, 患者常表現出焦慮、恐懼或憤怒等心理反應。因此要與患者多溝通, 注意觀察患者心理反應, 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導, 必要時給予心理干預, 應耐心、正確的引導患者。把手術的相關事項詳細的交代清楚, 使患者能夠以積極的態度接受手術, 對手術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術后長期的康復訓練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對于出現了脊髓損傷加重的患者更應安慰和鼓勵, 使其對于病情變化能夠充分理解并積極配合治療, 同時鼓勵患者家屬及朋友多關心照顧患者。
2. 6 基礎護理 本組2例患者失去了獨立生活的能力, 應加強基礎護理:①預防壓瘡, 定時按摩受壓部位。②加強晨晚間護理, 會陰護理2次/d。③準確評估患者雙下肢功能恢復情況。④鼓勵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 使患者出院后能適應家庭和社會生活。
2. 7 康復訓練 脊髓損傷加重后, 患者肌力減退, 容易發生肌肉萎縮、關節僵硬或足下垂等畸形, 需盡早康復訓練, 麻醉清醒后即可開始, 早期以被動活動為主, 進行肌肉按摩, 促進血液循環, 下肢使用連續性被動運動康復器, 2次/d, 30 min/次?;颊呒×謴偷舰蠹壱陨虾?, 可采用引導式進行康復訓練??捎脝♀徎蚶瓘椈慑憻捝现托乇臣∪?, 腰背肌鍛煉可采用五點支撐法、三點支撐法、四點支撐法、背伸法等, 教會患者具體的訓練方法, 確定康復意向, 采用節律性動作。總之, 應遵循的原則是:長期循序漸進, 主動和被動活動相結合, 關節活動范圍和幅度由小到大、活動強度由弱到強[8]。本組2例患者通過及時治療護理均痊愈, 佩帶支具步行出院。
綜上所述, 術前做好正確評估;術后24 h內加強巡視, 密切觀察, 早期發現問題, 及時采取有效應急預案, 保持頸椎穩定性, 準確的給藥, 加強基礎護理及心理護理, 采取循序漸進的康復訓練, 醫護密切配合是保證患者手術成功、減少并發癥、促進康復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壬新偉, 裒文, 陳德玉, 等.頸椎病術后早期神經功能嚴重惡化原因分析.中華骨科雜志, 2009, 29(12):1093-1098.
[2] 王巖, 白一冰, 肖嵩華, 等.頸椎病前路擇期手術術后早期并發癥分析.中華骨科雜志, 2004, 24(9):538-542.
[3] 王健, 瞿東濱, 金大地, 等. 頸椎前路手術間接相關并發癥的影響因素.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2006, 21(9):690-692.
[4] 王義生, 翟福英, 王利民, 等. 頸椎疾病前后路手術的選擇與并發癥的防治(附512例報告).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04, 12(21):1611-1614.
[5] 王麗燕.前后路聯合手術治療重癥脊髓型頸椎病32例圍手術期護理.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4(6):857-859.
[6] 余鵬.湯遜, 徐永清, 等.頸椎前路手術的早期并發癥及其預防和處理.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2, 20(10):874-876.
[7] 袁春梅.綜合護理對頸椎病患者康復治療的臨床效果.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4(11):128-129.
關鍵詞: 產科手術;目標管理;質量標準
急診手術多是基層綜合醫院的一大特點,而剖宮產手術占急癥手術的40%左右,如果不嚴格管理,很容易引起糾紛和醫生的不滿意,也是造成手術室深層次質量管理的障礙。我們自2005年10月—2008年10月,對2168例剖宮產手術實行細節目標管理,收到良好效果,3年來產科手術無缺陷發生,產科醫患滿意度由原來的88%上升到現在的99.4%,現將做法總結如下。
1 方法
1.1 根據剖宮產的類型制訂戰術性的計劃 美國護理管理學學Gillies的管理理論,組織的計劃工作是由一系列步驟組成的行動過程,包括環境的調查,評估,組織系統及主要子系統結構圖的勾勒,組織宗旨和任務的制訂,組織目標的建立,組織資源和自身能力的評估,可能的行動方案的確定,所有備選方案的優劣勢的分析,行動方案的選擇,以及執行計劃的合適人員的挑選。所定計劃需回答下面幾個問題,預先決定要做什么(What)?并論證為什么要這樣做(Why)?什么時候開始做(When)?在什么地方做(Where)?由何人來做(Who)?以及如何做(How) [1]?然后決定培訓計劃,然后決定培訓人員及目標,以及培訓后所達到的程度,工作人員的應激水平等。
1.2 制訂圍手術期的管理目標 (1)滿足產婦的心理、生理需要—舒適。(2)滿足手術醫生順利實施手術的護理配合需要—默契。(3)滿足護理人員實現自身價值的需要—更有信心和創新。(4)滿足 醫院對手術室的要求—安全。
1.3 善于溝通 (1)與手術醫生溝通共同制訂手術方案及手術配合過程。(2)與患者了解各種需求,并在各項操作前與患者進行種類告知工作,解除 患者緊張情緒,更好配合手術。(3)科室同行之間的溝通,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1.4 組織高年資的護理人員組成質量管理小組 根據產科手術特點和本科室工作特點,制訂出科學的、適用的、適于護理人員記憶及操作的、規范的術前物品準備,麻醉配合,手術操作配合流程,手術意外應急預案的實施等,并將剖宮產手術根據其病理特點分類及手術醫生習慣制訂配合方案、質量管理標準及所注意事項。
1.5 流程一旦確定,所有護理人員必須嚴格執行 將操作的每一個環節變成自己的習慣,不允許因為個人原因及習慣隨意增添一些多余環節或減少一些環節。
1.6 通過晨會提問,業務學習,提高綜合素質 每日早晨交班時,由質量管理小組成員提問2~3個問題,每月4次業務學習,內容:手術配合占40%,基礎知識占20%,消毒隔離占10%,危重病人搶救占20%,術中應急問題處理占10%[2]。
1.7 請專業醫生講座 特殊產婦的手術配合及搶救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可能出現的意外及應對措施。同時,每月一次征求臨床科室醫生意見,討論前一段護理工作中的不足,共同制訂改進措施。
1.8 制訂環節質量標準 (1)術前物品準備齊全、適用、功能良好,各種操作穩、準、輕、快,醫護配合默契,靜脈穿刺無滲漏。(2) 手術室溫濕度適宜,安靜無噪音,產婦舒適,手術床單干燥柔軟。(3)根據不同特點的母嬰情況,備好各類搶救用物及藥品,掌握劑量及用法,與助產師配合默契。(4)巡回護士嚴格把關,胎兒剖出時所帶紗布及器械嚴格管理,認真清點并及時記錄。(5)洗手護士手術步驟熟練,傳遞器械物品規范,器械敷料按規定擺放,用時做到“手到擒來”。(6)并做到以下指標:一次性手術用品無毒化處理100%,手術器械清洗干凈度100%,靜脈輸液無外滲100%,物品準備齊全100%,手術物品清點,不清時間<5min,接病人不及時<5min,護理記錄單準確無涂改,無漏項并與麻醉單相符達100%,包內消毒卡及包外膠帶達100%。2 措施
手術開始前,每例手術準備完畢后,均按操作步驟再檢查一遍,核對所有用物是否齊全,手術開始后及時檢查下環節所需用品,手術結束后回顧術中配合情況并記錄。質量檢查小組隨時抽查術中配合情況,每周六一次隨訪產科醫生及麻醉醫生,然后匯總討論,有影響質量環節的因素及時反饋并予以糾正,把缺陷消除在萌芽中。
3 注意事項
(1)注意高危人群。妊娠高血壓、早產、高齡初產婦、胎兒娩出后宮乏力者、基層醫院轉診的急產婦。
(2)要求高,特別計較的因社會因素所要求剖宮產的產婦,她們的要求時間及其他條件均予以滿足。
(3)注意高危時間。夜間、中午班、休息日、節假日,聽班人員隨叫隨到。
(4)高危環節。搶救患者時,分秒必爭,有條不紊,確保藥品到位及時,有人指揮,有人記錄,有人操作[3]。
(5)預防銳器傷?;鶎俞t院剖宮產手術,面對的患者農民比較多,有時在急救車上打電話讓手術室做好術前準備,多數為及時搶救母嬰來不及查很多項目,個別醫護工作人員如果操作不慎易造成銳器刺傷,因此,手術護士隨時提醒術者提高自我防護的自覺性,及時拿回注射縮宮素的注射器,抽出針栓,拔下針頭放入針管內,針栓推進針管少許即可。
(6)預防病人誤吸,急診剖宮產病人,大多數產婦未禁食,腰硬聯合麻醉時產婦有時嘔吐,特別是產前子癇產婦,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擦凈嘔吐物,并充分給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