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醫學教育信息化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醫學教育信息化的現狀與發展趨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醫學教育信息化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摘要:信息化正在成為推動醫學教育創新的強有力引擎,醫學教育信息化建設關乎大學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當前醫學教育信息化進入“推動教學方式轉變、合作共建優質資源、再造教學評價與管理流程”的融合階段。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醫學教育信息化將向智慧化方向發展,呈現“理論教學出現超級大課和微型小課、實踐教學注重虛擬與現實結合、資源建設開展區域聯盟與共享應用、教學管理向以用戶為核心轉變”四大發展趨勢。最后以南京醫科大學為案例,介紹了在一體化信息平臺建設、流程再造、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等方面的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醫學教育,信息化,流程再造

信息化讓人類突破了腦力的極限,人類可以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處理海量信息,這也使得人們交流的方式和學習的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前,信息的載體逐漸由“紙媒”向“e媒”轉變,這使得原來基于紙媒的教育流程也隨之變革,學習的模式、課堂的模式和考核的模式都在因信息化而發生變化,甚至出現了“流程再造”。醫學教育有著明顯的媒體相關性和資源依賴性,因此,信息技術在醫學教育改革中扮演著尤為重要的角色。信息技術為學生的自主學習、互動交流,為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教育質量的量化評價以及教學模式的轉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路徑。信息化已成為醫學教育改革的重要環節,關乎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趨勢是將現代信息技術與醫學教育融合發展,實現醫學教育各環節的流程再造。

1醫學教學信息化的涵義及進程

教育教學的實施過程就是信息的傳播與交流的過程,因此,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也會從根本上影響教育的形態。在教育信息化的進程中,醫學教育扮演了領導者的角色,醫學教育信息化經歷了“拼合”“融合”和“超越”三個階段:①拼合階段:工具手段的革新,強調教學內容的多媒體化、數字化,以PPT、flash動畫以及音視頻文件等多媒體演示層面的應用,信息的展示與傳遞為主要教學形式,其本質還是“紙媒”的,學生參與互動與教學反饋不夠;②融合階段:流程改進與再造,實現支持自主學習、多重交互、協作交流、形成性評價、個性化反饋等基于網絡的在線學習與評價模式[1];③超越階段:即超越現實。增強現實、3D打印、力反饋操作甚至腦機接口等技術的應用,實現沉浸式學習、體驗式學習、創客學習、基于大數據的個性化學習、模擬醫學教育以及泛在學習等。[2]目前醫學教育信息化的使命已經跨越了拼合階段的內容與形式,正在實現融合與超越的發展,其內涵更加豐富與深刻,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

1.1實現教學方式轉變

現代信息技術創造了跨時空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學習空間布局逐漸由單一形態的普通教室轉型為多功能、多形式的學習社區,創建針對不同人群的虛擬學習空間[3]。以實現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團隊學習和實踐能力為核心、以“自主學習、師生互動”為主要特征的個性化教學、導學教學模式得以實現。

1.2合作共建優質教學資源

一方面,集成學校優勢人力資源、信息資源和課程資源,加強教學團隊建設,開發具有開放性、可共享使用的優質網絡課程資源,同時促進年輕教師在協同教學環境中成長;另一方面,廣泛搜集、整理國內外豐富優質資源,在學生參與篩選、開發的“創造式”“生產式”學習過程中,實現師生線上線下互助互動的混合式教學。同時,也能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豐富醫學教育資源庫,最終實現共建共享式的“醫學教育云”平臺。

1.3再造教學評價與管理流程

創建和完善符合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師、學生評價體系,包括創新學生考核模式、健全對教師、課程、資源的評價與培訓體系,以及基于循證、服務和效率導向的教學管理和學習支持服務體系的評價與創新。以上三方面相互推動,相互促進,相互支撐。資源建設是實現課程整合和教學方式轉變的重要條件,學習評價和流程再造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的關鍵突破口。因此,教育信息化改革進程需整體策劃,協同推進。

2醫學教學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隨著“工業4.0”概念為標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到來,將高速學習、分享教育、跨界整合[4]作為未來人才必備技能和基本素養。云計算或云服務、增強現實、智能終端、智能化學習技術的發展,促進了醫學教育信息化呈現如下趨勢:

2.1理論教學:跨時空授課,多中心協同教學

課堂形態的變化將是“大課變大,小課變小”。跨時空授課,多中心協同教學講實現超級大課堂。讓行業領袖為業界全體本科生教授理論課,同時讓本地的教師以“小課”的方式完成輔導交流。2.1.1超級大課跨學校、跨地區、多層次的“教育云技術與云資源服務體系”,實現校際之間課堂場景的直播,進而實現跨校實時授課,形成校際之間教師與課程資源共享的“課程聯盟”。沉浸式遠程互動教室、現場演示式課堂、實景轉播課堂是未來理論課教學開展的主要場景。利用信息技術甚至可以實現多地、多教師共上討論課的情形,即所謂“多中心協同教學”。2.1.2微型小課通過云服務,整合各類分散資源,師生通過云門戶,一站式訪問各處學習資源,教師將教學資源按照一定規則傳上“云端”,學生通過一定權限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通過智能終端獲取個性化教學資源與服務,教室里的教學變成主要以小組討論為目的,為PBL、CBL等新型教學模式提供一體化、方便快捷的個性化教學資源和服務。這就是微型小課。

2.2實踐教學:增強現實

增強現實技術的應用使醫學虛擬仿真實踐教學升級,實踐教學注重虛擬與現實的融合,通過信息技術構建體驗式、參與式實踐教學環境,如沉浸式3D實景、虛擬與現實疊像的增強現實和具備力反饋功能的操作訓練系統等。通過在現實環境中設置虛擬信息,學生使用計算機或移動設備在虛實融合的環境中與學習內容互動,進而開創實踐教學的新模式,實現對實踐教學模式的流程再造。除此之外,人體機能實驗采用便攜穿戴設備,動態多導記錄生理指標,構建基于機能形態整合的標準數字人、系統生理學模型以及仿科研流程的實驗教學設計等方式均為未來實踐教學改革趨勢。

2.3資源建設:共建共享、區域聯盟、行業聯盟

以需求為導向,以資源為基礎,以聯盟為組織形式,共建共享的專業教育“云”模式正在形成。通過大學聯盟、行業聯盟和區域聯盟等形式,逐漸建立各種“云平臺”“云資源”和“云服務”,并與優質服務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建立“摘云”服務體系[5],能夠有效地避免重復性資源建設,解決一直以來優質網絡課程資源、大型設備資源難以實現共建共享的難題,從更高層次上推動大學教學資源的整合與教學支持服務體系的創新。

2.4教學管理與服務:以用戶為核心

教學管理與服務體系將從現有“業務為核心”轉向“以用戶為核心”,整合教務處、圖書館、信網中心、各學院實驗室等部門資源,提供一體化教學資源與管理服務。創建數字圖書館融入智能化教學服務之中,提供包括深度知識處理、碎片化閱讀、智能檢索、在線學習等服務,在云計算、移動終端、智能技術的整合之中創建集成、移動、泛在的無縫學習環境。

3一個案例:南京醫科大學的教育信息化實踐

3.1“自主學習”為核心的培養模式

南京醫科大學以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自主學習能力、交流溝通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等核心崗位勝任能力高級醫學人才為目標,實施了“I-CARE”的人才培養模式,即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基于“興趣、引導和互動”為特征的“混合式教學”模式。I-CARE是指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interesting)和動力,培養學生的崗位勝任力(compe-tence)、自主學習能力(activelearning)、社會責任感(responsibility)等核心能力,成為卓越(excellence)醫學人才。其本質就是運用信息化手段,構建以“自主學習”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

3.2一體化的自主學習平臺

為了構建“自主學習”的信息化環境,將出自不同建造者、建于不同年代的各種信息化子系統整合到一個平臺上,建成服務于教師、學生、管理人員的“教學門戶”。這個“門戶”集成了與本科教學有關的各個子平臺,形成了一個面向用戶的“統一平臺”。該平臺采用“封裝界面”模式,同一賬號登陸即可以進入課程中心、教務系統、評教系統、慕課系統、考核系統、實習系統、視頻答疑系統,智慧教室、電子圖書和醫學文獻數據庫等各個子系統,同時,通過CS模式可以在線解剖學、機能學、形態學、診斷學、醫學影像學和外科學等專業子平臺,截至2016年12月,我校課程中心總訪問量達到已超過1300萬人次,大大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3.3移動平臺

移動教學門戶“M南醫大”,在移動平臺上為全校師生提供信息服務,包括瀏覽信息公告、課程安排、考試安排、監考安排、學生信息、空閑教室和評教信息等。其中“移動評教系統”,通過優化評價指標(精選了重視度、明晰度、互動度、幫助度和滿意度等5個指標)和采用移動終端,大幅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測評的及時性和參與率,實現了對每門課程和每名教師的及時測評、實時反饋和測評結果的匯總分析。

3.4信息技術與實踐教學融合

建立醫學模擬教育中心,覆蓋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急診、護理等臨床能力培訓,建有危重癥中心,交互式自主學習室,OSCE考核站、互動式實踐教學實驗室等。設備包括基礎解剖示教模型、局部功能性模型、計算機互動模型、虛擬培訓模型、生理驅動模擬系統等五個層次,開展各層次學生臨床技能訓練與考核,并向學生開放各類培訓平臺。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經歷了“+互聯網”的拼合階段,正在進行著“互聯網+”的融合階段,未來將進入“智能化”的超越階段。融合階段最突出的特點是“流程再造”,各類新興技術的采用已不單是“方法和手段”,而是醫學教育模式的有機組分,它能為實現醫學教育目標提供全新的路徑,醫學教育的模式也會因信息化的發展而不斷進化。通過不同學科(領域)中的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者與實踐者共同努力,“e媒”時代的醫學教育將呈現全新的形態。

參考文獻

[4]王佑鎂.發現創客:新工業革命視野下的教育新生態[J].開放教育研究,2015,(5):40,49-56.

[5]桑新民,謝陽斌.在學習方式的變革中提高大學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攻堅戰[J].高等教育研究,2012(5):64-69,89.

作者:高興亞 喻榮彬 李茜 單位:南京醫科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夜夜春夜夜夜夜猛噜噜噜噜噜 |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99热久久精品91 | 成人毛片视频免费网站观看 | 99精品在线 | 免费午夜扒丝袜www在线看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 亚洲综合网在线观看 | 久久久国产免费影院 | aaaa毛片| 97影院理伦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系列 | 97成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欧美性巨大欧美 | 福利云| 福利视频午夜 | 57pao强力打造手机版 | 亚洲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 日韩手机看片福利精品 |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频 | 久艹视频在线 | 15—17女人毛片 | 久久国产美女免费观看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 经典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 久草在线免费资源 | a理论片| 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99在线 | 亚洲欧美另类自拍第一页 | 99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成年视频 |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 | 亚洲天堂男人网 | 亚洲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欧美成人香蕉剧场 | 久久精品视频8 | 成人免费真人毛片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