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400.00/年
本刊以醫學教育研究為主要內容,探討教育領域的理論與實踐問題,交流醫學教育研究和教學改革的成果,反映國內外醫學教育動態,溝通信息,活躍醫學教育研究的學術空氣,深化教育改革,提高辦學水平;把人文、社會等相關學科的新理念、新內容、新方法引入醫學教育,關注醫學領域內的社會心理、經濟和法律等問題,促使醫務人員、教師和醫科類學生樹立大衛生觀和大健康觀,以適應醫學模式的轉變及醫學教育國際化的需求;學習和借鑒各科類高校辦學的新理念、新思路,探討高等教育的共同規律,促進醫學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介紹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動向,引導醫學教育觀念和手段的更新與改革。
《醫學教育探索》現已更名為《中華醫學教育探索》。
教育評價、教學改革、臨床教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地址:重慶市沙坪壩區大學城中路61號,郵編:401331。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藥物分析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改革的探討
《SPSS及統計數據處理》選修課的教學設計研究
素質教育背景下《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課程教學改革
醫事法學
論醫事法律專業學生的醫學人文精神培育
醫事法學學科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淺析法制教育的途徑
PBL結合角色扮演教學模式在八年制急診臨床見習中的運用
麻醉科住院醫師氣道管理規范化培訓的實踐教學
多媒體技術結合案例教學在兒童皮膚性病學教學中的應用
肝膽外科機器人手術醫師培育模式的初步探討
醫學生急診見習教學模式的實踐與研究
《高壓氧醫學》選修課的教學實踐與規范化建設
醫學英語
基于依托式教學的醫學英語第二課堂活動
醫學本科生臨床肺功能全英語教學探討
客觀結構式臨床測驗促進臨床雙語教學的探索
雙語病例討論在創傷骨科臨床教學中的作用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美國中華醫學基金(CMB06-844) | 8 |
中國南方醫學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項目(00-721) | 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900456C090301) | 4 |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XJK06BGD016) | 4 |
山東省軟科學研究計劃(2008RKA339) | 4 |
全球變化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2009CB918302) | 4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2006AA02Z196) | 3 |
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國家一般課題(BCA060016) | 3 |
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0623041) | 3 |
黑龍江省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2006-05) | 2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美國中華醫學基金 | 22 |
湖北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 | 1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12 |
新世紀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 | 12 |
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 10 |
首都醫科大學校長研究基金 | 9 |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 | 9 |
黑龍江省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 | 8 |
廣西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 | 8 |
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