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醫學畢業生醫學教育就業調查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調查醫學院校畢業生對醫學教育及就業情況,為相關部門優化醫學教學及就業指導提供參考。方法:運用問卷調查方法對醫學畢業生的教學及就業情況進行調查。結果:醫學畢業生對所學專業有一定興趣,對專業知識和技能需求較大;對就業指導有較大需求;絕大多數醫學畢業生在醫學院校的正確引導下仍愿繼續從事醫療行業。結論:醫學院校及相關部門應充分認識醫學生的需求,合理規劃課程,積極開展就業指導。
[關鍵詞]醫學畢業生;醫學教育;就業
2013年,國際頂級醫學期刊TheLancet發表文章,認為中國醫學生前景堪憂[1]。近年來,隨著招生規模不斷擴大,醫學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醫學教育及醫學生就業問題成為醫學院校及相關部門關注的焦點[2]。針對以上問題,對重慶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2014屆畢業生的教學及就業反饋情況進行調查分析。
一、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本次調查的對象主要是重慶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2014屆畢業生。本次發放調查問卷977份,回收915份,回收率93.7%。其中專科52人,本科768人,七年制本碩連讀95人。男生362人,女生553人。(二)研究方法。利用自制調查問卷開展研究,調查數據用SPSS11.3錄入并統計,統計方法主要采用一般性描述。
二、結果
(一)教學反饋。
1.對所學專業的興趣。50.82%畢業生喜歡,一般喜歡41.20%,不喜歡8%,醫學教育在醫學生興趣的培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對自身素質的評價。31.04%畢業生認為最欠缺的能力是專業知識和技能,25.90%畢業生認為是溝通協調能力,24.92%畢業生認為是解決問題的能力,17.60%畢業生認為是承受壓力的能力。醫學畢業生對自身素質的評價不盡相同,多數肯定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作用。
3.影響學習的因素。3.61%畢業生認為課程安排不合理,25.25%畢業生不喜歡所學課程,24.26%畢業生授課乏味,0.87%畢業生社團活動太多。課程結構需進一步調整,業余活動對學習的影響不占主要。
4.在校期間對就業幫助最大的環節。29.73%畢業生認為專業實習對就業幫助最大,教學實踐26.12%,專業課程20.11%,就業指導7.43%,社會實踐活動6.78%,畢業論文6.01%。學生在校期間的專業實習及專業課程是影響就業的重要因素。
(二)就業指導。
1.對院系就業工作的整體滿意度。14.21%畢業生對院系就業工作非常滿意,66.56%畢業生比較滿意,14.75%畢業生不滿意,我院的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可有效幫助學生就業,需進一步完善。
2.對就業指導課程的滿意度。我院長期堅持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對學生進行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本次調查,14.10%畢業生學生非常滿意,62.08%學生比較滿意,20.66%學生不滿意,提示該課程對學生就業有一定幫助,但仍需進一步優化,建議學院成立專門的就業指導教研室。
3.與指導就業的老師交流。48.20%畢業生表示從未交流,21.97%畢業生有一次交談,14.54%畢業生有兩次交談,4.81%畢業生有三次交談,四次及以上的交談畢業生4.15%。師生交流有助于更加全面掌握就業信息,提升就業技能。從數據看近一半的學生未有單獨交流,目前學院學生數量大,現行就業指導工作主要由輔導員兼任。為了保證充分就業,進一步提高就業質量,建議設置專門的就業指導辦公室。
4.對就業指導希望獲得的信息。32.46%畢業生希望獲取用人單位信息,31.37%專業出路,16.50%應聘技巧,15.63%職業規劃,3.83%求職心理輔導。醫學畢業生對就業指導的信息需求量大,需求面廣,需要就業相關部門更加緊密地協作。
5.就業最大的障礙。28.85%畢業生認為是就業信息少,21.42%畢業生認為是不懂求職技巧,14.10%畢業生認為是語言表達、社交能力不強,13.44%畢業生認為是學習成績、專業技能不好,7.10%畢業生認為是個人定位不準,4.70%畢業生認為是綜合素質不高,3.17%畢業生認為是實踐能力不強,1.31%畢業生認為是未過CET-4或CET-6,1.64%畢業生認為是計算機,0.55%畢業生認為是父母地位。醫學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對就業信息、求職技巧及語言表達能力、社交能力的需求較高,就業指導人員應更多開展相關的指導工作。
6.最關注的就業信息。醫學畢業生所關注的就業信息中,校內招聘會35.19%,學校就業網27.21%,家人朋友介紹14.32%,人才市場11.91%,傳統媒體0.66%,網絡6.67%,校友推薦0.87%。畢業生更注重高等院校所提供的就業信息。
7.現在就業單位的信息來源。在醫學畢業生的就業單位信息來源的調查中,學校就業網30.49%,校內招聘21.31%,人才市場13.66%,網絡11.15%,家人朋友8.42%,校友推薦0.87%,傳統媒體0.66%。畢業生所在院校就業網及校內招聘成為就業信息的主要來源,就業指導工作充分合理利用該方面的資源。
(三)就業反饋。
1.對待專業與工作對口的態度。56.61%的醫學畢業生認為有關聯不一定對口,24.04%認為一定要對口,11.15%認為需要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行業,7.43%認為應該先找工作再說。
2.對目前所選擇就業單位的滿意度。畢業生16.07%非常滿意,51.48%比較滿意,11.04%不滿意。獲取就業信息的多樣性增加畢業生擇業的滿意度,但學生的就業需求及擇業單位具有不完全匹配的特性,畢業生需要更多的就業信息及更大的選擇空間。
3.傾向的就業方向。16.83%的畢業生傾向住院醫師規范培訓,升學30.60%,醫院19.23%,事業單位15.85%,出國8.42%,公務員4.59%,自主創業2.30%,自由職業0.98%,公司企業0.66%。多數醫學畢業生認識到醫學科學需要長期不斷地學習,故選擇規培及升學的比例較高,這與學生對專業的興趣有一定關聯。
4.實際簽約崗位。畢業生所簽約崗位中醫務工作者64.04%,管理人員6.67%,教師1.09%,醫藥類銷售1.86%,有24.48%畢業生因升學未選擇,其他行業<2%。盡管當前醫療環境并不理想,絕大多數畢業生仍選擇繼續從事醫務工作,這與醫學院校的正確引導密不可分。
5.在擇業中重視的因素29.39%畢業生重視單位待遇,發展前景17.65%,地理位置13.97%,興趣愛好9.72%,發展空間7.60%,公司規模文化8.83%,所屬行業3.80%,專業對口3.46%,培訓機會2.57%。就業單位的待遇及個人發展空間是畢業生擇業重視的主要因素。
6.期待的月薪。9.73%畢業生期待月薪2000元,3000元12.90%,4000元14.64%,5000元以上59.23%。畢業生對自身的評價較高,認為自身的勞動價值應在更高的薪酬水平上得到體現。
7.影響擇業成敗的因素。醫學畢業生所認為的重要的擇業成敗因素如下(見附表)。當前醫學教育應更加注重素質教育及專業培養。
三、結論及建議
此次調查從醫學畢業生的角度初步明確了醫學院校在教學、就業指導、學生就業等方面的工作情況,在肯定相關工作的同時,亦對未來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綜合以上研究,提出以下結論及建議。
(一)在現有基礎上合理調整教學模式。醫學院校應根據當前新形勢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繼續重視對學生專業興趣及專業知識技能的培養,進行必要的教學改革,優化課程設置,切實提高醫學畢業生的職業素質、實踐技能與崗位適應能力。
(二)加大對就業指導的支持力度。畢業生對就業指導有較大的需求,醫學院校應加大對就業指導工作的支持力度,配備專門的組織機構及充足的工作人員,合理利用網絡、校內招聘及相關師資力量,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多支持。醫學院校相關部門應關注國家現有政策,多為醫學生宣傳國家醫療改革所取得的新成果。就業指導應該成為常態化、規范化、系統化的課程體系[3]。
(三)針對畢業生的就業需求做必要調整。盡管當期醫療環境不太理想,醫務人員不必過于悲觀。絕大多數醫學畢業生在醫學院校的正確引導下,畢業后仍繼續從事醫療行業工作,但有關部門應繼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畢業生就業需求范圍較廣,醫學院校及相關部門應充分認識重要性,完善組織機構及人員配置,合理規劃。與此同時,醫學院校還需要針對醫學生普遍存在的人文社會知識欠缺、語言表達能力薄弱的特點,培養醫學畢業生的職業精神和專業素養[4]。
[參考文獻]
[1]ZengJ,ZengXX,TuQ.AgloomyfutureformedicalstudentsinChina[J].Lancet,2013,382(9908):1878.
[2]李友,顧芳,楊新燕.醫學生就業現狀調查分析[J].考試周刊,2011(57):201-203.
[3]李鋒清.醫學生就業競爭力培養對策研究[J].醫學與社會,2012,25(10):95-97.
[4]張愛云,杜安強.醫學生就業競爭力透析與就業指導課程建設[J].醫學與社會,2010,23(6):94-96.
作者:吳亮君 胡金波 羅天友 陳鴻雁 代小云 官思遠 程志惠 單位: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