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園林綠化施工中喬木栽植與養護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園林綠化是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人民群眾對環境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尤其是城市綠化環境建設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需要加強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工作。本文主要探討了園林綠化施工中喬木栽植與養護管理措施。
關鍵詞:園林綠化;喬木栽植;養護管理
園林綠化工程施工中需要人員合理地進行植被的栽植與管理,確保生態環境質量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園林綠化工程構建的綠化建設內容與城市生態環境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為了確保植被生長不受影響,且達到預期的效果,相關人員在進行建設與管理時,便會先對植物進行優選處理,其中最為常見的便是喬木。為了確保生長質量,需要相關人員進行科學合理的栽植與養護。
1園林綠化施工喬木栽植與養護管理內容
園林綠化建設中喬木栽植與養護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其不僅可以美化城市,也能夠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滿足生態文明建設需求。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開展喬木栽植與養護管理工作,先要了解喬木習性,以便開展后續工作。喬木種植分為育苗、起苗、栽植、養護4個階段,從選苗到養護整個過程都是循序漸進的,在此期間工作人員需要采用科學的栽植和養護方法栽植苗木,保證育苗效果達到預期標準[1]。為了保證喬木生長不會受到干擾,工作人員需要做好相應的養護工作。喬木養護主要包括常規狀態養護、周期性養護和專項性養護,由專業工作人員根據地區特性和要求開展喬木栽植和養護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養護管理系統。園林綠化過程中喬木栽植與養護工作可以提高園林綠化質量,凈化空氣,改善生態環境。作為園林綠化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喬木種植需要注意移植工作,若是該環節出現問題會導致綠化效果受到影響,成本增加,影響城市生態文明建設[2]。喬木種類不同,生長習性也不同,為避免影響喬木生長狀態,工作人員要根據地區環境和施工要求選擇合適的喬木。總之,喬木種植需要注意環境因素對喬木生長的影響,提高成活率,定期養護管理喬木。
2園林綠化施工喬木栽植要點
2.1準備工作
2.1.1苗木選擇因地制宜選擇苗木,主要對不同。類型苗木進行環境適應能力檢測,并做好生長習性的分析管理。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優先選擇本地樹種,若是選用外地樹種需要提前進行栽植實驗,確保外地樹種正常生長后再進行種植[3]。為提高苗木整體質量,工作人員需要根據標準使用2年容器樹苗或是可移植幼苗以滿足培育需求。選擇幼苗時要注意其根系情況是否滿足標準、樹杈分布是否均勻、樹干是否勻直、樹體是否受損等、只有滿足這些標準才能夠保證幼苗成活率和適應性。2.1.2苗木栽植喬木處于成年的樹冠結構和根系。結構會向外延伸,彼此影響,導致樹木間隙較窄,根系發展盤根交錯,影響養分吸收,甚至導致根性虧折。為保證樹坑深度符合預期要求,工作人員在栽植時要有效管控樹根間隙,若是整體環境特殊,回填時需要注意土壤松軟度,必要時更換土壤,提高喬木栽植效果,并加強幼苗保護管理,防止苗木栽植折斷、歪斜[4]。
2.2場地整理
種植前需要清理種植場地,清理干凈現場全部雜物,同時回填種植土,保證滿足設計標高要求。若是土壤不符合施工要求,需要做好置換等施工,改善土壤條件,使其符合喬木栽植生長需求。
2.3喬木種植
2.3.1起苗運輸起苗和運輸工作質量直接影響著植物種植質量和成活率。對此,工作人員需要根據種植情況以及天氣變化采取適當的處理措施。例如,天氣干旱時可以在挖掘土球前澆灌樹木,若是溫度較高則需要定時灑水補充水分,并適當修剪枝葉。含花苞喬木移植時需要人工摘除花苞,避免養分流失。裝車時要將樹木根系在前、樹冠在后,并使用木塊包裹土球,達到固定土球的目的。另外,苗木運輸前需要做好噴水處理,直至樹干包裹物比較濕潤,并使用遮陰網覆蓋苗木,若是運輸時間長則需要定時噴水,以保證土球濕潤度。2.3.2反季節種植。喬木栽植一般在夏季,夏季環境溫度高、水分蒸發快,要保證栽植順利,工作人員需要及時供給水分,選擇合適的養料供給,進而提高樹苗成活率。但是喬木實際栽植管控方式存在一些問題,工作人員由于知識儲備不足,導致人員無法順利開展相應工作,例如工作人員無法根據根部土球尺寸調整土壤含水量和養料調配效果,一般起苗前需要準備合適的溝槽,寬度和深度分別達到20cm和40cm的要求,并施加水溶液,為苗木根部儲存足夠養分[5]。與此同時,喬木運輸時還需要注意控制水分流失,為提高苗木質量需要精準控制苗木運輸距離,避免外部因素影響喬木質量。種植完成后搭建遮陰棚,并設置相應裝置避免外部因素過度污染。另外,工作人員需要使用噴霧裝置做好水分補充,避免水分過度流失對喬木種植成長產生不良影響。2.3.3大樹全冠、全葉移植。對于一些較為特殊的喬木苗如喬木苗使用容器育苗,需要注意根部的處理和修剪等工作,確保育苗質量,并保證幼苗處于適當的生長環境中,提高喬木觀賞價值,保障其存活率。另外,在土球管理時需要確保土球完整,提高根系透水性,進而提高幼苗存活率[6]。
3園林綠化施工喬木養護管理措施
3.1樹皮及樹根損傷處理
喬木移植一般會使用大型吊裝設備,在吊裝過程中樹皮和樹根容易受損,樹木一旦受損會導致內部養分流失速度加快,影響苗木生長效率。為防止這種情況出現,工作人員需要做好移植管理工作,控制好苗木裝卸工作,裝卸時使用軟質材料做好填充和捆綁,并將其包裹在苗木周邊,同時盡量遠離硬質材料,避免傷害樹皮,保護樹干結構,提高苗木成活率[7-8]。另外,相關工作人員在日常管理時要注意清理脫落部位,及時做好消毒處理工作,之后用麻繩包裹,并使用樹干注入液浸灌,而樹皮若是完全脫落需要使用傷口涂膜劑,并使用草片綁扎,避免養分流失,進而保證樹木栽植和養護管理工作質量。
3.2做好防寒、防蟲工作
當前喬木栽植和生長容易受到寒冷環境和病蟲害影響,導致喬木成活率和生長率下降。有些喬木適應力和抵抗力比較弱,對環境溫度變化的應對能力較差,也影響了喬木生長質量,甚至會導致喬木死亡。因此,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處理植被樹干,并做好防寒處理,例如使用干燥稻草包裹樹干,并根據喬木特性進行相應防護,冬季前使用塑料薄膜搭建溫室保溫設施保護喬木,以保證樹木免受寒冷氣候侵害,提高喬木成活率[9-10]。為提高喬木生長質量,工作人員需要根據喬木特征分析病蟲害特點,根據地理情況和病蟲害相關參數,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防蟲殺蟲治理,可以采用生物、化學等措施防治病蟲害,例如使用天敵防蟲,或使用廣譜殺蟲劑防蟲害等。總之,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保證喬木生長率,營造良好生態環境,以滿足國民的生活和工作要求。
3.3強化苗木灌溉、施肥、修剪
首先,喬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水分,工作人員不僅要注重喬木灌溉工作,還需要調整水質。倘若工作人員并沒有采用有效的灌溉技術,而是以大水漫灌的方式為主,不但會增加成本,對喬木的生存環境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相關人員需要合理選用灌溉技術,定期開展灌溉工作,并及時補充養分,為喬木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其次,采用科學合理的施肥技術。通過科學合理的施肥養護管理,可以保證不同狀態下的喬木生長,提高喬木生長率。在此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采用先進科技做好養分補充工作,提高喬木產量和質量,做好施肥處理,以滿足園林綠化建設要求。對此,工作人員需要做好以下管理工作:一是精準控制喬木施肥量,使其滿足標準要求,避免過度施肥產生的不良影響,避免樹木燒根或燒苗。例如春季和秋季進行重點施肥,大約2~3次,施肥通常采用埋施法,施肥后進行回填處理,避免肥料裸露在外。實際施肥時,底肥施肥量50~60g/m2,追肥施肥量30g/m2,返青施肥量和越冬施肥量均為30~40g/m2。施肥時主要采用有機肥、生物肥和商品有機肥,將不同肥料混合起來,并采用適當的硫酸鉀型復合肥作為底肥和基肥。二是根據標準掌握時機,確定土壤養分含量參數,采用信息技術管理喬木,精準控制喬木養分吸收情況,提高喬木養護管理效果,保證喬木生長率。最后,修剪時期需要根據喬木抗寒性和物候期要求結合樹木生長習性采取相應的修剪方法,例如頂芽優勢強的喬木保留頂芽,維持塔形和圓錐形樹冠。觀花小喬木在進行整形修剪時需要符合自然形態特征,成型喬木則主要修剪病蟲枝、交叉枝、并生枝等。
4結語
在喬木栽植和管理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加大管控力度,采用先進合理的栽植技術和養護措施,提高喬木生存率,避免外在因素影響喬木生長質量,使其滿足綠化建設需求。另外,綠化管理工作還需要遵循相關標準,因地制宜,采取防護措施,避免凍害和病蟲害影響喬木存活率,做好防寒防蟲處理,并強化苗木灌溉、施肥、修剪等工作,提高園林綠化質量,有效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作者:藺國強 單位:定西市安定區園林綠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