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數據背景下藝術設計教學創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大數據的發展與進步,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推動了我國教育領域的發展。藝術設計是高校各學科中具有突出特點的一個專業,大數據能夠為藝術設計教學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在這一背景下,該文以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的改革與創新為目標,指出大數據對藝術設計教學的積極作用,對大數據給教育改革創新帶來的影響進行研究。
關鍵詞:大數據;藝術設計教學;個性化;決策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預示著我國教育領域將向前跨出一大步。藝術設計是高校各學科中具有突出特點的一個專業,大數據能夠為藝術設計教學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案例,能夠推動藝術設計教學從傳統教學模式向新型教學模式轉變。文章以藝術設計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為目標,以期為教育改革創新提供理論依據。
一、大數據背景下藝術設計教學的改革
1.大數據淺析
大數據時代的教育具有教學數據規模大、教學數據形式與來源多樣化、教學數據體系動態化且復雜、數據提供了價值巨大的服務四大特點。大數據的發展與進步離不開數字技術的發展,數字技術能夠更好地幫助人們對數據進行記錄、分析和利用。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與研究,研究者得出大數據能夠影響教育的結論。如,在教學中應用大數據,能夠讓教師迅速找出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的教材,淘汰與社會脫節的教材。在大數據時代到來前,教師只能自己主觀判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會產生疑問;而在大數據背景下,教師能夠以具體的數據作為參考,如,數據顯示電子書籍中的某部分被看過多少次,這樣教師就可以針對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疑問對教學進行調整,提高教學效率。
2.大數據背景下藝術設計教育的變革
大數據之所以能夠給藝術設計教育帶來革命性的影響,是因為其本身符合教育教學的需求,更是現今教育技術發展的必經途徑。大數據時代智能化和虛擬化的教學改變了傳統的“黑板+粉筆板書”的教學模式。大數據能夠給藝術設計教學提供更多的教育決策建議與個性化教學方法,從而從更深層次推動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二、大數據背景下藝術教育改革的成效
1.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的興趣
大數據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大數據培養學生對藝術設計學習的興趣,能夠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在學習與創造過程中不斷進步與發展。在教學中應用大數據,能夠打開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領悟到藝術設計專業的特色與本質,能夠舉一反三。大數據能夠給學生提供瀏覽更多藝術設計作品的機會,讓學生看到藝術設計的美的成果,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更好地投身到創作中。每一款設計無論是造型還是色彩或者工藝等方面,都反映出了設計者的藝術素養,讓人們感受到藝術的美感。在藝術設計教學中應用大數據,有利于教師重視學生的感受,使教學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從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在教學中應用大數據,還能夠促進師生間的溝通與交流,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與創造才能的發揮。
2.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促進學生發散思維訓練
藝術設計專業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訓練當中強化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形象思維能力,引導學生通過現象看本質,找出藝術之間的關聯,確定對藝術的認識,總結藝術學習的方法與規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知識的引導者與參與者,不能代替學生去看、想和做。如果把現成的知識與方法傳授給學生,學生往往難以認真觀察與獨立思考,習慣于照搬照抄,不會創新。把大數據應用于藝術設計教學中,能夠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通過這種思維方式,學生能夠形成具有靈活性、流暢性和多變性的設計思維。大多數教學目標的完成、設計作品的創作,要通過引導學生發揮發散性思維得以實現。如,在平面構成形式訓練中,大數據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從多角度、多方面處理問題;更能夠鼓勵學生打破常規,以新穎、獨特的視角思考。只有敢于打破常規,敢于突破規則,敢于思考和聯想,才能夠產生舉一反三的效果,讓不可能變成可能。大數據教學能夠促進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發散性思維的訓練,讓學生采取命題式發散和非命題式發散兩種形式,有效利用有意發散和無意發散。這兩類方法的訓練能夠讓學生沒有束縛,處于放松的狀態,并將這一狀態貫穿在學習中,最終設計出最佳的制作方案。
結語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藝術設計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教師應該應用好大數據,為藝術設計教學提供更加科學的數據基礎,促進個性化教學的發展,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水平,真正實現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馮春輝.大數據促進藝術專業教育變革.邢臺學院學報,2014(2).
[2]趙姝淳,孫曙輝.大數據技術及其在藝術專業教育領域的應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4(3).
[3](英)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英)肯尼思•庫克耶.大數據時代.盛楊燕,周濤,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謝寒 單位: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