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政府會計制度預算會計期初余額銜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地質勘查事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以來,預算會計期初余額的銜接問題成為新舊制度轉換銜接的難點問題。本文對地質勘查會計制度的特殊性及由此引起的單位預算會計銜接過程中的原理和難點進行分析并分步驟講解,以期能幫助相關人員對預算會計的期初余額進行銜接,更好地適應新的管理要求。
關鍵詞:地質勘查事業單位;政府會計制度;預算會計;余額銜接
一、地質勘查單位會計制度的特殊性
在新政府會計制度之前,地質勘查事業單位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或者地質勘查單位會計制度,而大部分地質勘查事業單位普遍執行的地質勘查單位會計制度自1996年5月頒布實施以來,22年來未根據經濟形勢變化修訂內容,已經不能滿足許多新的經濟事項的核算要求,特別是在1999年地勘事業單位屬地化管理且企業化經營之后,更加不能適應地勘事業單位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在所以執行新政府會計制度為地勘事業單位規范會計核算、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提供了新的契機,同時也在新舊制度銜接、賬務銜接甚至管理銜接等方面對地勘事業單位提出了新的要求。與其他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不同,地質勘查單位會計制度除地勘撥款與支出類科目外,其他科目都采用權責發生制基礎核算,因此在執行新政府會計制度后,財務會計的銜接相對較簡單,按照關于地質勘查事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的銜接規定,除需補記“應收股利”“預計負債”、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等科目外,其他科目均可按照地勘單位新舊會計制度轉賬、登記新賬科目對照表分析后對應轉換。
二、預算會計期初余額銜接具體方法
預算會計科目的新舊銜接對地勘事業單位來說相對困難,特別是預算會計期初余額的銜接問題。由于預算收入類科目,“其他結余”“非財政撥款結余分配”及預算支出類科目年初無余額,在新舊制度轉換時,無需對該類會計科目進行新制度的年初余額登記,其他預算結轉結余類科目、資金結存科目及對應的勾稽關系是預算會計期初余額銜接的難點問題。
(一)按資金來源分析相關科目余額并分類計算
原地質勘查單位會計制度是沒有結轉結余類科目的,所以在銜接時需對原制度的“地勘工作撥款”“其他經費支出”“已完地質項目支出”“專項應付款”“未完地質項目支出”等科目余額進行分析,計算出屬于本級財政撥款資金及非財政撥款專項資金的金額。分析“地勘工作撥款”科目屬于地質勘查事業單位基本支出預算撥款、當年本級財政撥款安排的項目支出預算撥款金額,并結合“其他經費支出”科目分項計算出對應的財政撥款結轉、財政撥款結余金額;對“地勘工作撥款”科目屬于地質勘查基金項目等專項資金安排的項目撥款,結合“已完地質項目支出”“未完地質項目支出”等科目分項目計算出對應的專項資金結轉金額。例如:某地質勘查事業單位“地勘工作撥款”下本級財政安排的2018年基本支出預算撥款800萬元,A公益性地質項目撥款40萬元;B地質勘查基金項目專項撥款200萬元;“其他經費支出”科目本年借方發生額790萬元,“未完地質項目支出”A項目借方余額38萬元,B項目借方余額195萬元,則可以暫時計算出“財政撥款結轉—基本支出結轉”10萬元,“財政撥款結轉—項目支出結轉”2萬元,“非財政撥款結轉”5萬元。
(二)對分析計算出的金額進行收付實現制調整并對
應相應的資金結存金額對按上述方法計算出的結轉結余金額,需按收付實現制進行調整,即已經計入成本費用尚未支付的金額,如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金額,減去款項已經支付但尚未計入成本費用的金額,如器材采購、預付賬款金額、政府采購固定資產支出等。由于原地質勘查單位會計制度沒有“財政應返還額度”科目,對于地質勘查事業單位來說,無需按銜接規定登記財政應返還額度科目,因此可以直接根據結轉結余金額登記相對應的資金結存。上例中“其他經費支出”借方發生額中對應一筆2萬元應付賬款,為已報銷單尚未支出的辦公用品款,“未完地質項目支出”A項目政府采購電腦支出1萬元,“未完地質項目支出”B項目對應應付賬款2萬元,為已報銷尚未支付的專用材料費3萬元。則新賬中“財政撥款結轉-基本支出結轉”科目期初余額=10萬+2萬=12萬元,“財政撥款結轉-項目支出結轉”科目期初余額=2萬-1萬=1萬元,“非財政撥款結轉”科目期初余額=5萬+3萬=8萬元。應計入“資金結存-貨幣資金”金額=財政撥款結轉-基本支出結轉金額12萬元+財政撥款結轉-項目支出結轉金額1萬元+非財政撥款結轉金額8萬元=21萬元。
(三)計算“專用結余”和“經營結余”對應的“資金結存”科目余額
原地質勘查單位會計制度規定期末地勘事業單位應將節余與收益按“四三三”的比例分配分別計入“地勘發展基金”“公益金”“獎金”“節余與收益分配”科目分配后無余額。在財務會計科目銜接時,地勘發展基金科目余額轉入新制度“累計盈余”科目,“公益金”和原制度中的“應付工資”或“應付福利費”科目余額中屬于以前年度節余與收益按40%計提分配轉入的金額,轉入新制度的“專用基金”科目,“節余與收益分配”科目一般無余額,如有借方余額即未彌補虧損,轉入新制度“經營結余”科目。所以,在預算會計科目銜接時,根據財務會計“專用基金”科目、“經營結余”科目期初余額登記“專用結余”科目和“經營結余”科目期初余額。根據“專用結余”科目貸方數減去“經營結余”科目的借方數差額登記新制度的“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科目。
(四)根據分析調整相關財務會計科目余額倒擠出“非財政撥款結余”科目余額及對應的資金結存科目余額
在預算會計銜接時,首先需要對預算會計的核算范圍進行確定,預算會計的核算范圍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在預算年度內;二是納入預算管理的資金;三是現金流入或者流出。所以,地質勘查事業單位在進行收付實現制調整后,還應在加總新制度的貨幣資金類科目期初借方余額的基礎上,對2018年沒有納入預算的各項資金進行調整,即減去新制度中受托的資產、非稅收入等應繳財政款、各種押金等暫收款,并加上需收回的其他應收款如投標保證金等,按照調整后的金額扣除前述步驟計算出的各預算結轉結余類科目倒擠出“非財政撥款結余”科目余額。然后以此金額登記新制度的“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科目。地質勘查事業單位也可以從每年的原制度中實現的“節余”與“收益”金額為起點按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各種事項的差異追溯調整。原制度“節余”科目一般核算預算內地質勘查工作實現或預提的節余,因“地勘工作撥款”是按收付實現制核算對應的收入,所以只需每年的實現的節余額分財政撥款項目與非財政撥款專項資金項目進行支出或費用方面的調整,即加上計提的折舊等已確認為成本費用但沒有確認為支出的差異,減去已實際支出但發票等原因未確認費用的差異。對實現的收益額同時進行調整后,也可以得出按上述步驟得出的預算結轉類科目期初余額。
三、結語
新舊會計制度的銜接直接影響到新政府會計制度執行的質量以及以后期間會計信息的質量,對自2014年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后亟須明確公益職能和發展目標的地質勘查事業單位來說,執行政府會計制度是地質勘查事業單位步入主流、規范和提升管理水平的第一步。
參考文獻:
[1]財政部關于地質勘查事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的銜接規定(財會〔2017〕25號)[A].財政部,2018-7-22.
作者:章欽玲 單位:安徽省煤田地質局勘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