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作流程的高職醫學檢驗技術課程開發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根據現代職業教育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要求,根據醫院檢驗科室、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等行業工作流程提煉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模塊,開發深度院校合作的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實踐性課程(c類課程)。
【關鍵詞】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工作流程;c類課程
當前很多高職院校順應職業教育的發展要求,紛紛提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尤其是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如廣西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構建了就業導向適應性的模塊系列化課程體系[1]、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基于工學結合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2]等。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掌握醫學檢驗基本理論、熟練掌握臨床常見標本的各種項目的檢驗方法、操作流程及操作規范,能在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從事醫學檢驗技術工作的髙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我們發現,只有基于醫學檢驗工作流程來構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實踐課程體系、提煉實踐教學模塊、開發醫學檢驗實踐性課程(以下簡稱C類課程),才能使學生對醫學檢驗工作有整體認識,能聯系臨床對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進行分析,從而更好地進行實驗室質量控制,更好地服務臨床,并有更好的可持續發展空間。
1醫學檢驗工作流程的制定
根據在醫院檢驗科室、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的實地調研,制定出醫學檢驗行業的工作流程。(1)標本采集與運送;(2)標本前處理;(3)分項檢驗技術;(4)分析;(5)標本后處理;(6)發送報告單。
2根據醫學檢驗工作流程構建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2.1分析工作流程中涉及的基本理論和實踐能力
根據已制定的醫學檢驗工作流程,可以看出目前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臨床基礎檢驗技術、微生物檢驗技術、免疫學檢驗技術、生物化學檢驗技術、血液學檢驗技術、寄生蟲檢驗技術,只是整個工作流程中的一個核心環節,單一的核心環節是一個知識碎片,如果沒有整體的邏輯框架來來將這些知識進行組合和管理,這些知識就只能作為碎片而不能在整個知識體系中很好地運用。
2.2提煉實踐教學模塊,構建醫學檢驗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根據醫學檢驗工作流程,可以看出檢驗人員需要的實踐技能主要是標本的采集、運送、處理和各分項檢驗技術,而在各分項檢驗技術中,又可以根據檢驗項目的不同,分為有形成分的檢測和無形成分的檢測,有形成分的檢測主要包括細胞、微生物、寄生蟲等的形態檢測,無形成分的檢測可用生物化學技術、免疫學技術、分子診斷技術等方法進行,這些單項檢測的結果最終要通過臨床分析,才能應用于臨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2.3提煉教學模塊,開發C類課程
根據構建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可以提煉出四個教學模塊。在整個工作流程中,檢驗標本的采集與處理、形態學檢查、微生物鑒定技術、生化、免疫及分子診斷技術是單項實訓模塊,主要培養學生的單項操作技能;醫學檢驗技術綜合實訓是綜合實訓模塊,在此模塊中加人臨床病例,根據臨床病例制訂檢驗措施并進行相應檢驗項目的檢查,檢驗結果出來后結合臨床進行分析,保證檢驗結果準確有效。再根據教學模塊,與行業(醫院檢驗科室、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等機構)共同開發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C類課程,即《檢驗標本的采集與處理》《形態學檢驗》《分項檢驗技術》《醫學檢驗技術綜合實訓》,融人職業標準和操作規范,編寫教材。綜上所述,根據醫學檢驗的工作流程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提煉教學模塊、開發C類課程,能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使學生能從臨床醫學和醫學檢驗的整體框架來進行認識專業,也能為今后髙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體系改革和課程改革在職業教育理念的全新視覺下,提供一個嶄新的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陳芳梅,醫學檢驗高職教育模塊系列化課程體系就業導向適應性的研究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15):16—19.
[2]植瑞東,梁瓊芳,吳文奇等,基于工學結合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目標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13);5一6.
作者:江凌靜 黃萱 倪文玲 單位:紅河衛生職業學院 云南省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 云南省紅河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