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音樂教學道情皮影嘗試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環縣道情皮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被稱為“來自東方魔術般的藝術”,但其受到現代傳媒業地沖擊,瀕臨消失。筆者根據多年教學經驗,充分挖掘利用鄉土資源,將具有趣味性的道情皮影表演融入到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構建了歌舞樂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地學習興趣,使家鄉戲得以發揚光大,后繼有人,繼續傳承下去。
中國的鄉土文化源遠流長,而環縣“道情皮影”這一獨具特色的鄉土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它不但是農耕文化的典型藝術形態,也是西北民族文化的象征。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各色不一,唱腔悠揚激越,雕刻精細活現,表演神奇高超,道具簡單獨特。自1953年以來,它曾多次代表環縣出訪過十多個亞歐國家,享譽中外,被外國友人譽為“來自東方魔術般的藝術”。這古老豐潤的鄉土文化,隨著時代的進步,影視傳媒業的發展,民間文化遺產受到極大地影響,已瀕臨消失。為了保護和傳承環縣“道情皮影表演”工作,適應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特色教育、特色課堂,我們就應該把“環縣道情皮影表演”引進校園,走進課堂,并在音樂教學中做一點嘗試。
1.營造濃郁的鄉土氛圍,激發學生學習本土音樂文化的興趣。要讓孩子們對環縣“道情皮影表演”具有濃厚的興趣,就要利用各種環境對學生進行本土音樂文化藝術熏陶。首先,做一些基礎性工作,可放一些關于鄉土文化方面的音樂視頻和出訪演出錄像,讓他們感受到家鄉戲的獨特魅力,親身體驗環縣“道情皮影表演”的神奇高超之處。其次,帶領學生觀看本校的皮影室,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本土音樂簡單獨特的伴奏樂器和精細活現的雕刻藝術,從心底里喜愛上這一民俗文化。再次,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可利用多媒體課件、鄉土音樂視頻、民間打擊樂器,調動學生情緒,讓學生結合音響、視頻,邊學邊唱、邊敲邊打,置身于民族文化的海洋中,潛移默化地了解本地民俗音樂文化美妙絕倫之處。
2.選擇合適的音樂素材,探索學生有效學習鄉土文化的方法。藝術源于生活,但并不是所有的本土音樂素材都適合學生,關鍵在于音樂作品的藝術形象和所描寫的內容,是否貼近學生的生活,喚起他們的探索欲望。首先,選擇淺顯易懂、有趣的音樂素材。比如折子戲“耍孩簧”中的《王岐怕老婆》》、《銀子多來勢力大》等,節奏自然明快,曲調幽默風趣,嘛簧曲折生動,感情充沛,鄉土氣息濃郁,善于表達愉快的心情,最適宜于孩子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征,也易于載歌載舞;折子戲《薛愛卿去征西不見回轉》、《李云仙在燈下用心觀看》都屬于花音慢板類,節奏稍慢,曲調悲傷憂郁,旋律優美動聽、嘛簧委婉悠長,感情細膩深遠,貼近學生生活,孩子們容易接受理解,易于傳唱;又如《道情聲聲》、《環縣道情謠》這類作品,屬于現代道情表演唱創作劇目,內容健康向上,節奏歡快活潑,旋律獨特新穎,采用了唱、念、做、打等不同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唱詞淺顯易懂,朗朗上口,易學便記。其次,挑選具有教育意義的音樂素材。在教學中,教師通過音樂作品的主要內容和思想感情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所以要注重選擇健康向上,活潑樂觀,又能促進學生全面協調發展的音樂作品來教化學生。如折子戲《游地獄》,教育孩子做事向善,否則過世后,要游完十八層地獄,才能彌補前世所犯的過錯。
3.運用可行的創新教育,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和創作。創新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如果在音樂活動中,注重運用形式的多樣化,不僅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首先,引導學生進行道情音樂創編活動。讓孩子們結合環縣道情皮影音樂的藝術特征,邊欣賞邊展開豐富想象,并根據已有的知識,把身邊所發生事情,創編成短小精悍的小故事,運用道情皮影的原始唱腔,以“老調新唱”的演唱方法,創編出現代道情皮影表演唱、隴劇和節奏鮮明,富有韻律的道情童謠。如《我們都是好娃娃》、《五中的明天更燦爛》等。其次,鼓勵學生進行打擊樂器自制活動。如漁鼓、簡板、沙錘都可以用廢棄的PU塑料管子、木條、空塑料瓶、沙子去做,攜帶方便,簡單易學,敲起來感覺也不錯,孩子們不僅喜歡,又讓他們在感受本土音樂與藝術創編活動中獲得了快樂,發揮了想象和創造能力。
4.引進藝人的表演才能,帶領學生感受鄉土文化的藝術魅力。鄉土文化要傳承,光靠音樂老師的力量是不夠的,要不時地引進傳統藝人來給學生上示范,親身感受到環縣“道情皮影表演”的鄉土氣息,身臨其境的去學習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折子戲,從中掌握環縣“道情皮影表演”高亢悠揚的嘛簧唱腔、精湛絕倫的皮影挑線、鏗鏘有力的伴奏技巧。如折子戲《王岐怕老婆》。首先利用幾課時的時間教會學生唱腔。其次教會打擊樂器的伴奏方法。再次教會皮影人的挑線方法。當表演技巧不熟練時可外請藝人進入課堂進行指導,這樣不但激發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還能使藝人和學生共同融入鄉土文化的氛圍中,感受其獨特的藝術魅力。
總之,環縣鄉土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把“道情皮影表演”引進音樂教學中的方法很多,筆者只能根據自己的教學嘗試,淺談這些。希望得到大家的大力支持,把環縣“道情皮影表演”這一即將斷檔、流失的地方戲曲繼續傳承下去,使家鄉戲做到后繼有人,發揚光大,使我們的音樂教學更加豐富,更顯特色,使我校的基礎教育改革更上新臺階,更加輝煌!
作者:楊雅 單位:甘肅省環縣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