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黨建工作在高校應急管理中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高校應急管理面臨突發事件處置流程不清晰、協同性不夠、實戰性不強、應急能力不足、現代化水平不高以及普遍尚未形成結合高校實際情況的應急管理體系等問題,需要進一步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建立系統完備的組織架構體系,建立健全應急處置預案體系,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推動應急管理精細化、常態化,不斷推進高校應急管理現代化,夯實學校事業發展的安全根基。
關鍵詞:黨建;應急管理;現代化
一、高校應急管理現代化的基本內涵
高校應急管理現代化的概念內涵可以參照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和應急管理能力現代化涉及的維度進行分析和理解,具體內容包括應急管理體系現代化和應急管理能力現代化。
1.高校應急管理體系現代化
我國應急管理工作發展至今,已逐步構建起以應急管理預案、應急管理機制、應急管理體制、應急管理法制(“一案三制”)為核心的應急管理體系,在應急管理的目標定位、組織架構、功能職責、技術手段和管理模式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改革。面對日益嚴峻的公共安全形勢,國家應急管理體系也在建設過程中向著全災種、全流程、全方位現代化應急管理模式發展,力爭達到現代化標準。推進高校應急管理體系現代化:一是要實現應急管理預案現代化,也就是為了應對自然災害、安全生產、公共衛生、社會安全領域的突發事件,最大程度減少突發事件所產生的損害,在學校黨委領導下,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和二級學院等應急管理主體提前制定的動態的學校、院系等層面的應急預案和各種專項應急預案,不斷滿足現代化發展需求的過程。二是要實現應急管理制度現代化,即校內與應急管理相關的各主體在處理應急管理事件預防與準備、監測與預警、處置與救援、恢復與重建機制等“流程機制”和應急管理工作監督機制、獎懲機制和保障機制等“非流程機制”中,彼此間在權力分配、責任歸屬、管理方式、資源共享等方面能夠按照現代化運行標準協調關系,實現應急管理高效運轉。三是要實現應急管理法制現代化,從高校的角度講,就是學校在應急管理過程中依據和參照應急管理領域的相關法律法規,制定符合所轄領域(區域)應急管理實際需求的現代化管理規定、標準等內容。
2.高校應急管理能力現代化
國家應急管理能力現代化是指以政府為主導的應急管理主體在黨的指導下,在遵守國家應急管理制度與應急管理法制的前提下,在應對突發事件過程中,以最小程度消耗國家應急資源、最大程度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原則所體現出的符合現代化標準能力的總稱。參照國家應急管理能力現代化的概念,從應急管理能力的主體構成、組成要素、能力表現三個層面,進一步分析高校應急管理現代化的含義。一是高校應急管理工作參與主體多元、多樣。學校黨委統一領導高校應急管理工作,由相關職能部門和各二級學院具體執行學校黨委決定,妥善處置應急管理事件;除此之外,師生個人通過個體的形式,以及在黨團支部、社團組織中等形式主動參與應急管理工作或成為被管理對象,成為應急管理工作中的最小參與單元,高校應急管理主體多元化、動態化特點明顯。二是高校應急管理能力組成涵蓋面廣、綜合性強。按照應急管理事件發生進程,可以將應急管理能力組成劃分為預防與準備能力、監測與預警能力、處置與救援能力、恢復與重建能力、應急評判與總結能力。三是高校應急管理能力表現指向性強、針對性強。高校應急管理能力的表現形式分為多個方面,有學校應急管理領導體系的領導管理能力,有應急管理主體處置突發事件的業務能力,還有師生作為個體的協同參與能力。同時,高校應急管理能力在處置不同類別、不同程度、不同條件下的突發事件時,都會按照預案設計,采取不同的力量分配方式。
總書記強調,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高校應急管理工作作為學校事業發展的重要一環,要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不斷深化全面從嚴治黨,提升黨建工作質量,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新的思想理念、新的戰略部署、新的精神風貌、新的戰斗姿態來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勝利。第一,在高校應急管理工作中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的重要舉措。黨的報告指出,要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高校應急管理工作是學校黨委貫徹落實我們黨關于高等教育發展和應急管理工作重要決策部署的具體實施,是事關師生員工生命健康和教育事業穩步發展的大事。質量是黨建工作和學校發展的生命線,黨建工作質量如何直接關系到高校應急管理水平。可以說,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校推動應急管理現代化是新時代賦予的使命和責任。第二,在高校應急管理工作中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辦好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高校應急管理現代化的初衷不僅是要提升高校應急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穩定的校園環境,為學校人才培養中心工作夯實安全根基,而且還肩負著凝聚人心、實踐育人的責任,要在應急管理全過程中通過具體工作引導師生把堅持黨的領導根植于思想觀念之中,主動自覺地緊密凝聚在黨中央周圍,正確認識中國發展面臨的新階段和新格局,科學看待國內外發展成果比較,腳踏實地肩負起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將黨的領導和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轉換成為推動高等教育進一步發展的巨大力量。第三,在高校應急管理工作中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是推進高質量內涵發展的堅實保障。新時期新階段,高質量內涵發展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主題詞,這就要求高校要主動走出“象牙塔”,主動步入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場”,服從和服務于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推進高校應急管理現代化,一方面,可以增強高校自身作為社會子系統的應急管理能力,促進區域整體應急管理水平提升;另一方面,高校在應急管理領域主動適應形勢發展,發揮學科專業優勢,開展科研攻關,推進技術革新,辦學治校和服務社會能力可以實現共同進步,達成雙贏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宏偉.健全應急管理體系的五大路徑—對肺炎疫情的思考[J].勞動保護,2020(3):13-16.
[2]王宏偉.以深化體制改革推動應急管理現代化—學習《談治國理政》第三卷[J].中國安全生產,2020,15(9):31-33.
[3]馬彥濤,于永達.中國應急管理現代化的基本內涵、主要挑戰與實現路徑[J].學術探索,2020(4):55-63.
[4]孫艷.高校公共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框架研究[J].安全,2020,41(9):34-39.
[5]譚玉敏.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校全面發展的實踐探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21):42-43,46.
作者:魏楚元 海 容孫緒華 單位:北京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