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美術教學篆刻藝術實踐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美術教育事業的發展,篆刻藝術教學已變得越來越重要。為了增強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品位,教師需要轉變教學策略,不斷反思教學效果,加強篆刻藝術教學,進而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美術知識,提升文化水平。
一、篆刻藝術教學的作用
1.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在某種層面上,藝術教育是一種培養受教育者的藝術技能、心理素養的教育,能夠幫助受教育者在心理機制的帶動下自由地創作,從而賦予作品藝術靈魂。在實際的藝術教學中,教師培養學生的基本功,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發展藝術創作思維,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藝術素養。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文化水平的提升,藝術素養變得越來越重要。在藝術教育中,藝術素養不僅是學生學習、掌握藝術創作方法的基礎,而且是學生創作靈感產生的源泉。基于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開展篆刻藝術教學,帶領學生展開篆刻創作實踐,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
2.提升學生的藝術品位在當前的初中美術教學中,以往的篆刻藝術教學方式已經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為了增強學生的美術能力,發展學生的藝術素養,教師需要加大篆刻藝術教學的力度,帶領學生積極開展篆刻創作實踐,使學生能夠在日常學習中提升自身的藝術品位,促進學生發揮想象力,創作出具有獨特風格的篆刻藝術作品。這有利于學生在學習篆刻藝術的過程中找尋自己、發展自己、成就自己。
3.塑造學生的品德修養篆刻藝術以雕刻工藝為基礎,將文字更加形象地表達出來。它既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藝術門類,又是具有濃厚文化氣息的國粹瑰寶。由于篆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創作難度和豐富的藝術內涵,學生在學習時需要有足夠的耐心,才能更好地完成篆刻作品。在實際的篆刻藝術學習中,學生能夠修身養性,從而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長此以往,學生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華,藝術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二、初中篆刻藝術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1.教材內容和教學資料不足隨著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美術教育得到了人們的重視。然而,當前部分初中篆刻藝術教學實踐存在一定問題。一般來說,教材是培養學生思維、規范學生學習、強化學生技能的基礎。如果教材內容單一,就容易導致學生難以得到系統的藝術教育,其篆刻技能也難以得到提升。加上篆刻藝術本身就有較為豐富的內容,過于深奧的教材往往不適宜初中生學習,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初中篆刻教學具有一定難度。另外,部分美術教師缺少足夠的教學資料,難以對學生開展有效的指導,從而限制了學生篆刻藝術技能的發展。
2.材料不利于實踐操作在以往的篆刻藝術教學中,學生能使用的材料相對有限,部分學校采用的材料主要是石料。這種材料過于堅硬,不適合學生調整篆刻角度,會給學生的創作帶來困難。同時,石料面積較小,學生創作的空間較小,難以合理布局,從而容易影響作品的藝術效果。此外,在實際的篆刻創作中,學生還會使用刀子等工具。如果學生操作不規范,可能會誤傷自己。長此以往,部分學生可能會失去學習興趣和信心。
3.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在以往的篆刻藝術教學中,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影響了教學效果。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篆刻藝術,不僅是在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而且是在促進學生實現藝術價值。如果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就容易在日常學習中喪失學習興趣,從而出現不配合教師的教學的情況,為篆刻藝術教學的深入開展帶來阻礙。另外,一些教師對篆刻藝術教學缺乏足夠的重視,只為學生講解一些簡單的理論知識,并沒有帶領學生參與篆刻實踐活動,這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篆刻藝術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實踐措施
1.豐富教材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幫助學生完成篆刻學習任務,增強學生的美術能力,教師需要加強對篆刻知識的研究。教師深入研究教材內容,才能為學生學習篆刻創造更好的條件,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熱愛篆刻,深入學習篆刻藝術。首先,對于篆刻教材的編寫,教師需要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整合各種篆刻教學資源,從而不斷豐富教材內容,繼而在規范自身教學的同時,優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其次,為了強化學生的篆刻能力,提高其素養,教師需要從互聯網上搜尋優質的第一手教學資料,并通過整理知識要點,將新的篆刻方法傳授給學生,從而使學生能夠對篆刻藝術的學習產生興趣,更積極地學習篆刻知識,體驗、感悟篆刻藝術的魅力。最后,教師應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為前提,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帶領學生開展相應的作品鑒賞活動,從而增強學生的篆刻實踐能力。
2.拓展篆刻材料,優化創作成果為學生拓展篆刻材料,是保證篆刻藝術教學有序開展的重要途徑。在以往的篆刻藝術教學中,單一的石質材料有時可能會限制部分學生充分發揮篆刻創作能力,導致一些學生對學習篆刻藝術失去興趣、信心。基于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拓展篆刻藝術創作的材料和方式,從而幫助學生優化其創作成果。首先,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整個篆刻藝術創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通過讓學生進一步認知篆刻藝術的創作過程,教師可以使學生走近篆刻藝術,更好地增強篆刻能力。其次,教師可將橡皮、肥皂等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物品開發成篆刻材料,引入教學過程。在此基礎上,教師帶領學生學習篆刻藝術知識,讓學生準確運用小刀、磨紙等工具,制作出令自己滿意的篆刻藝術品。最后,教師應重視啟發學生的思維,通過將美術理念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更多可以被用于篆刻創作的材料,從而培養學生的藝術創作意識,提升學生的藝術創作水平。
3.促進學生對篆刻藝術的認知學生只有更好地認知篆刻藝術的內涵,才能在日常的學習中積累更多的篆刻藝術知識,從而依據自身的創造性思維,創作出更多優秀的篆刻藝術作品。基于此,教師需要從文化意識、篆刻技能、工具使用方法等方面,引導學生深入認識篆刻藝術。在文化意識方面,教師需要重視熏陶學生的篆刻藝術素養,讓學生了解篆刻藝術的發展歷程和在不同時期的特點,培養學生的篆刻藝術情懷。在篆刻技能方面,教師需要教會學生認知篆刻藝術創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引導學生將傳統文化具體表現在篆刻藝術中,使學生養成專業的藝術創作思維,學會舉一反三,能夠自主創作。在工具使用方面,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耐心。一般來說,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急躁的情況。如果教師沒有教會學生耐心使用工具,學生可能會在實際的創作過程中弄傷自己。基于此,教師需要為學生示范刻刀等工具的使用方法,使學生在理解篆刻創作技法的同時,感悟篆刻的藝術魅力。
4.提升篆刻藝術教學的育人價值為了使學生喜愛篆刻藝術,教師需要采用故事講解法、視頻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為學生營造學習篆刻藝術的濃厚氛圍,使學生在實踐中感悟到創造的樂趣。在運用故事講解法時,教師可為學生講述一些藝術名家在篆刻創作中遇到的困難,以及他們是如何解決困難完成創作的,從而培養學生的篆刻藝術素養,使學生更好地完成創作。在運用視頻教學法時,教師需要在網上搜尋一些優質的教學視頻并整合這些教學視頻,為學生制作更加詳細、更有針對性的視頻課件,使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學習篆刻藝術知識與技法。在運用情境教學法時,教師可為學生展示經典的篆刻藝術名作,為學生講授篆刻藝術的發展歷史和相關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從而在豐富篆刻教學內涵的同時,提升篆刻藝術教學的育人價值。
四、關于初中篆刻藝術教學的反思
1.促進學生勤學苦練,提升學生的篆刻藝術水平學習任何知識,都離不開良好的學習技巧和堅定的學習意志。為了增強學生的篆刻藝術能力,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引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幫助學生完成實踐任務。教師需積極開闊教學視野,為學生找尋篆刻學習的切入點,使學生能夠通過日常的篆刻藝術練習,積累更多的學習經驗。另外,教師還需要加強教學反思,構建更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環境。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堅持“每天一小練,每周一考核”,為學生打下堅實的篆刻功底,使學生能夠有效提升篆刻藝術水平和美術素養。
2.創新篆刻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藝術潛力要想讓學生充分體會篆刻藝術教學的魅力,激發學生的藝術潛力,教師需要依據學生的個性,創新篆刻教學方法。教師可構建網上教學平臺,加強教學評價體系建設,深化篆刻藝術教學。首先,教師應重視打造客觀教學環境,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為學生選擇合適的篆刻材料,并通過日常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篆刻能力。其次,教師應構建專門的篆刻網絡平臺,讓每一名學生參與進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藝術創造力。最后,教師應構建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通過讓學生積極發表見解,找尋學生在學習篆刻藝術過程中的瓶頸,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學習難題,促進學生創作出更加優秀的藝術作品。
結語
強化學生的篆刻意識,提高學生的藝術覺悟,是促進學生學習篆刻藝術的重要途徑,也是升華學生篆刻藝術素養的有效方法。基于此,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創新教學方法,整合教學資源,拓展篆刻材料,對學生開展更加專業、更有針對性的篆刻藝術教學,培養學生的篆刻藝術功底。
參考文獻:
[1]樊驍棟.篆方寸,刻人生——初中美術課堂中篆刻教學探索研究.課程教育研究,2019(16).
[2]許強.淺析如何在初中美術課上進行篆刻教學.美術教育研究,2017(8).
[3]杜曼曼,林婥琴.篆刻藝術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創新實踐.美與時代(中),2017(1).
作者:李蕓蕓 單位:江蘇淮安市清江浦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