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淺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深化和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我們初中英語課堂的需求。教育改革大力推行素質教育,提倡合作交流、勤于動手。小組合作學習成為現代教育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也成為了一種必然的趨勢。教師合理運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和素養,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一、英語課堂中運用小組合作的優勢
(一)激發學習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提高教學質量而言十分重要。因此,老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結合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主動積極地投入到英語的學習中去,還能加深師生的溝通交流,讓學生愛上老師,愛上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二)培養合作意識
在小組合作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學會通過合作的方式來完成同一目標,能夠促進學生感受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系。而且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學生在相互交流和學習的過程中,相互協作、互幫互助,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這一過程不僅增強了他們溝通交流的能力,還能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對于他們以后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提高學習效率
論語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小組合作的效果也是利用這一優點,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個人的想法可能不夠全面,但是一人一個想法就能帶來更多的想法,可以培養和促進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我們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能力[1]。
二、小組合作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一)分組不合理
對英語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效果差異還是很大的。如果分組不合理導致各組的知識水平相差比較大,這就會導致比較優秀的小組積極發言,而基礎差的學生就會更加沉默,更加膽怯。因此,老師在分組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個體差異,多表揚優秀的學生,多輔導基礎差的學生,因材施教,成為學生所愛戴的老師,增加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二)課堂參與度不均衡
學習能力強、性格開朗的學生善于言談就會積極參加討論,而那些性格內向的不善言談的學生往往就會充當聽眾的角色,慢慢地就會缺乏獨立思考的意識,從而影響學習效果。所以我們在制定學習任務、學習目標的時候,就應該充分分派好任務,讓每個人都參與到課堂當中去。
(三)合作學習時間不充分
初中英語知識點多,內容繁雜,而課堂上的時間有限、空間有限。有時候老師留給學生小組學習、討論的時間并不多。學生不能自由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感強。因此,我們應該充分設計課堂,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引導、鼓勵、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初中英語課堂中小組合作實施策略
(一)合理的進行分組
上課前的準備工作就是科學合理地進行分組。有幾個步驟:第一是分組方式。一般分為同質分組(學習成績和能力相當的為一組)、優差搭配互補型分組(小組之間同質分組)、自由結組等多種分組方式,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第二是確定小組人數,一般是4到6人為宜;第三是選擇小組長,由學生民主推選組長進行分工和確定相應的紀律,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團隊的合作力又可以培養學生的領導能力。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下冊Unit2:BodyLanguage,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自由結組的方式,讓學生和要好的朋友5個人一組,進行小組比賽。大家做游戲,分別作出微笑、高興、難過、悲傷等多種狀態,用神情或者動作來表現出來。然后,老師引入本堂課的主題,不同的肢體語言給人以不同的感受。
(二)科學地設置問題
老師設置的問題要難易適中,問題明確,緊扣教學目標,特別是要能體現出本堂課的重難點,還能同時促進學生間的交流和溝通。問題設置要能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思維和主動探究的積極性,促進小組合作學習。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下冊Unit7:Theunknownworld時,課前我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同學們播放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視頻,以及被稱為“時代楷模”楊利偉在太空的圖片及視頻。然后,我設置問題,讓學生課下搜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相關專業術語的單詞,課上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總結、歸納,引入本堂課程。這種方式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還能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加他們的集體榮譽感。
(三)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在對小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的時候,要把個人評價和小組評價相互結合,促進小組內成員間相互幫助、相互學習、相互指導、相互監督。老師不光是要對小組內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還需要參與到學生合作的過程中去,對小組合作過程的合作態度、問題的探究方法、小組成員的參與程度等進行適當地評價、指導和鼓勵,對于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肯定和獎勵,對于思考方向不正確的小組進行引導和激勵,樹立學生的信心,讓他們收獲榮譽感和歸屬感。老師對學生合理地進行評價,可以增加師生互動和交流,增加老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方便老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重難點,對于學生掌握不透徹的知識點再進行重點講解[2]。
四、結束語
英語學科的學習,最終目的就是學生要會用英文進行流利地溝通和交流。老師將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應用在初中英語課堂中,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還能在他們的溝通和交流中練習英語的口語能力和通說讀寫的能力。因此,我們需要從本質上轉變我們的教學手法,不要讓小組合作成為缺乏實質的形式主義,而是真正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感受學習的樂趣,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會合作、交流和分享,從根本上提高我們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尚春霞.初中英語高效課堂之小組合作學習[J].教育論壇,2013(20):221-222.
[2]陳小莉.初中英語高效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初探[J].教育革新,2012(11):41-42.
作者:羅秀麗 單位:廣州市增城區永寧街永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