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深基坑工程中巖土工程勘察重點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深基坑是建筑工程的基礎施工內容,具有規模大、干擾因素多、難度高等的特點,對工程整體質量造成影響。在工程施工前,需要做好巖土勘察工作,準確掌握現場的巖土體特性,以因地制宜的理念制定相應的施工方案并施工。鑒于此,文章結合深基坑工程實例,圍繞巖土勘察的重點工作內容展開探討,旨在為類似工程提供參考。
關鍵詞:深基坑工程;巖土勘察;支護技術
1工程概況
擬建項目設2層地下室,開挖深度約10m,地下水埋藏深度9.8~11.4m,對應標高512.36~514.13m。地下水以上層滯水、孔隙潛水為主,現場的卵石層為主要含水層。受水文條件的影響,基礎施工前需要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使水位下降至基礎底面以下,確保施工安全。經技術分析后,擬采用管井降水和集水明排相綜合的方案。
2深基坑工程中巖土勘察的重要性
(1)提供質量保障。以科學的方法組織巖土勘察工作后,工程人員可以對現場的地質條件形成準確認識,采取相適應的處理措施,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使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保證深基坑的施工質量,為后續工程建設工作的開展夯實基礎。(2)提供安全保障。深基坑施工中存在諸多干擾因素,若未在前期采取控制措施,易埋下安全隱患。做好巖土勘察工作后,應根據所掌握的現場情況提前處理,基于實際情況制定應急預案,一旦出現問題可及時響應,以免出現安全事故。
3深基坑工程巖土工程勘察要點
(1)對深基坑的巖土工程進行勘察時,常遇到軟質巖土地質。在整個勘察過程中,必須從深基坑支護結構和側壁的穩定性兩個維度,科學、合理布設勘察方案,堅決杜絕不從實際出發、盲目進行的巖土勘察,對勘察結果的準確性和整體質量產生嚴重影響,引發安全事故。勘察的深度應根據場地條件和設計要求確定,應以深基坑設計基槽為基礎,向下延伸2~3倍。(2)受深基坑工程本身環境多變、復雜特點的影響,巖土工程的勘察結果存在一定差異。對巖土工程進行勘察時,為在最大限度減少問題出現,避免采集的樣土不符合相關要求,影響設計質量,針對深基坑場內的土質進行取樣時,應要借助鉆探完成,利用專業的設施設備對場地外環境情況和地質資料進行收集、調查。
4深基坑工程巖土工程的勘察要求
4.1巖土工程勘察要求
工程施工時,某些深基坑工程較大可能會遭遇相對軟弱的地層或遇到不良的地質狀態,為工程建設埋下隱患,可能直接引發安全事故。通過勘察巖土工程,實現對深基坑施工區域內整體地質狀況的詳細、全面了解。盡可能掌握基坑開挖過程中地質結構的變化趨勢,保證施工的順利、有序開展和完成。除上述內容外,對深基坑進行施工時,地下水是較大的影響因素之一,可能會造成工程滲水、涌水、塌方等不同的安全問題。通過前期的巖土工程勘察,能夠較好地幫助施工單位了解工程和施工現場的現狀。對深基坑進行挖掘施工時,可能會受到周圍地質類型、地下水及其補給來源等多種因素造成的影響。設計單位與施工單位在任何一個過程,都應結合勘察結果和現場實際優化相關施工方案,以達到降低安全風險、提供施工效率和質量的目的,最終保證工程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2了解實際情況
巖土工程勘察作業開始前,需要摸排施工區域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以此確定勘察目的。(1)收集施工現場的相關信息,包括建筑物坐落位置、整體分布狀況、實際荷載、施工區域周圍道路情況、現場管線分布實際等,以免在后續深基坑施工時,對周圍道路、建筑及地下管網、線網等在用設施設備造成破壞,影響周圍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2)巖土工程勘察作業需要對施工區域內地層,從垂直和水平兩個方向的實時變化情況進行測定和收集,通過對相關技術參數的干預和控制,提升深基坑施工質量。
5深基坑工程巖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
5.1邊坡穩定性評價
深基坑工程施工作業的順利與否,主要取決于基坑側壁穩定性的強弱。借助巖土工程勘察的方式,結合測得的數據,對深基坑工程的邊坡穩定性等級給予科學評定。(1)對深基坑工程中巖土的分布情況進行科學調查和詳細分析,需要測試施工區域內基坑側壁巖土層的抗剪強度、重度等指標,通過分析區域內不同地層土質的結構和特點,對深基坑工程邊坡進行綜合、科學評價。(2)調查深基坑工程施工區域周邊的地下水、地表水、建筑物等,分析評價施工時可能引發的邊坡失穩的要素,在最大限度保證邊坡穩定性的基礎上,為深基坑支護工程的設計和后續的施工奠定基礎。
5.2水文地質勘察要求
在對深基坑進行作業時,應在加強邊坡支護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水文地質勘察工作,對此項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對抗浮水位進行科學、有效評價[1]。(1)勘察深基坑的巖石工程。主要的勘察對象為深基坑施工區域的地下水類型,在有效分析施工區域具體地質條件和水文特征的基礎上,對深基坑周圍地下水的分布進行明確。結合設計規定,在深基坑的開挖作業中,不間斷監測和分析地下水含水層、豐水層的水位變化情況,以此推斷其是否會影響深基坑作業、是否會引發相關安全事故。需要在實驗室里進行抽水、注水和滲透試驗,測量基坑土層的滲透性,分析各巖土層的滲透系數,為深基坑的開挖作業提供數據支撐。(2)確定抗浮水位。結合巖土工程勘察得到的施工現場的地下水現狀和實際測得的地下水水位高度,確定抗浮水位。若深基坑工程提供的現場水文信息和水位資料不全面、效果不佳,需要以勘察測量結果為基礎,結合施工區域周圍地形、地質、地貌特征、地下水的補給方式以及最高穩定水位進行確定。
6深基坑工程中巖土勘察優化
深基坑工程的巖土勘察具有系統性,需要著重圍繞加強監測力度、適配設備及明確技術要求、確定操作要求以及制訂方案四個方面展開。巖土體的承受能力是深基坑工程中必須考慮的內容,其會對工程施工安全、質量等多個層面產生影響,在勘察工作中充分考慮巖土體的特性,說明巖土勘察的重要性。準確掌握現場巖土體的特性后,才能優化施工方案,增強施工方法與現場環境的契合程度,消除施工中的阻礙因素,在安全的環境下高效將深基坑工程的相關工作落實到位。
6.1做好基坑監測
深基坑施工所覆蓋的范圍較大,在城市以往的建設中,普遍敷設地下管線,類型多樣、數量豐富,在空間上形成相互交錯的關系,易在深基坑施工的擾動作用下異常運行。在深基坑工程的巖土勘察過程中,應做好基坑監測工作,準確掌握現場情況。在本文所分析的工程中,基坑開挖深度達到4~9m,該開挖范圍內的干擾因素較多,需要在施工前掌握現場情況,清除障礙物,做好對既有管線的防護、改遷等工作,開展持續監測[2]。實際施工中,以建設單位提供的控制點為主,將其引至基坑邊,利用全站儀測量放樣。監理單位站旁監督,提高施工的規范性,保證各項監測工作均能夠落實到位。經過監測后,視實際情況采取安全防護以及處理措施,以保證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性,提高施工質量、縮短作業時間,達到提質增效的效果。基坑開挖易影響支護結構以及現狀建筑物的穩定性與完整性,為最大限度減小不良影響,宜采取分層開挖、先撐后挖的方法,避免在開挖過程中已經設置到位的支護結構以及現有建筑物發生變形、位移等異常狀況。深基坑工程周邊的安全防護工作需要落實到位,應以掌握的現場情況為準,結合現有技術水平,制定監測方案,待方案通過驗證后,由具有資質的人員參與監測工作,明確深基坑工程周邊的實際情況,采取控制措施,避免現場施工對周邊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6.2勘察設備及技術的配套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現階段的深基坑巖土勘察領域,應用更成熟的物探技術,適配系列精度更高、穩定性更好的高端設備,能夠解決傳統方式存在的勘察結果不全面、準確性不足、操作難度大等問題。物探技術可以更全面地覆蓋勘察范圍,全程無污染,滿足節能環保的工程要求[3]。在不明地質形狀的勘察工作中取得廣泛應用,其產生的數據可以有效反饋出深基坑施工范圍內的實際地質情況,具有較好的指導意義。
6.3制定科學可行的巖土勘察方案
巖土勘察中,暴露出問題再采取處理措施,將明顯加大處理難度,易出現資源投入量增加實際成效不足的情況。需要在巖土勘察前做好準備工作,基于現場情況進行預測,采取預防措施,提高主動性。以地質特性以及相應數據為立足點,根據可行性要求,生成全面的勘察方案。對比分析多種勘察方案,確定最具可行性的勘察方案,由專業人員按特定的流程以科學的方法做好勘察工作。勘察方案應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涵蓋的內容應具有全面性,包括施工方法、質量檢查方法、質量評價標準等相關內容。
7結語
綜上所述,深基坑是多數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涉及的內容,其施工環境復雜,易對現場地質條件掌握不準確,出現防控滯后、施工方法不合理等情況,誘發質量安全問題。本文對勘察的工作重點展開分析,提出深基坑施工中常見的支護技術,以期為類似工程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魏致琴.深基坑工程巖土工程勘察的重點解析[J].四川水泥,2021(3):237-238.
[2]孔濤.深基坑工程巖土勘察的重點探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0(6):26-27.
[3]李森.深基坑工程巖土工程勘察工作要點[J].工程技術研究,2020(6):264-266.
作者:何怒 單位:四川志德巖土工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