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循證醫學教學模式在心內科教學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觀察循證醫學結合PBL的教學模式在心內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效果。方法:將60名臨床醫學實習生隨機分為2組,實驗組(30名)采用循證醫學結合PBL的教學模式;對照組(30名)采用講授式教學模式,比較兩組的教學效果。結果:實驗組理論考試成績和技能考核成績分別為(86.4±4.9)和(80.6±4.1),高于對照組的(83.8±4.8)和(75.4±4.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在激發學習興趣與自主性、提高臨床思維能力、提高溝通表達能力、提高團隊協作能力、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循證醫學結合PBL教學法,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團隊協作精神以及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循證醫學;PBL;心內科;臨床教學
一、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選取南京醫科大學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2016級和2017級本科實習生60名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為實驗組30人,另一組為對照組30人。實驗組采用EBM+PBL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帶教教師均為具有高校教師資格證的心內科醫師。兩組實習生在性別、年齡、內科學理論課成績[(86.4±4.9)vs(83.8±4.8)]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二)教學實施。1.實驗組。采用循證醫學結合PBL教學模式,具體應用流程如下:帶教老師準備典型臨床真實病例,提出問題;針對提出的問題,要求學生查尋有關臨床研究證據;學生把所查到的資料分析、匯總,然后進行小組討論,評價研究證據的真實性及重要性;老師對所提出問題的循證結果進行歸納與總結;引導學生把循證結果應用于病患的診療過程。2.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師按照教學大綱要求,以疾病為中心,以臨床查房、經驗傳授和技能操作為主,并配以專題講座和病例討論,指導學生進行臨床分析和治療。(三)教學評價。通過理論考試,技能考核和問卷調查,評估EBM+PBL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1)理論考試:試題按相同的難度系數從試題庫中選取,均為客觀題,總分100分。(2)技能考核:臨床思維能力(30%)、臨床技能能力(30%)及解決問題能力(40%)三方面,共100分。(3)問卷調查:課程結束后分別對2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以便進一步優化與改進EMB+PBL教學方法。內容主要包括:激發學習興趣與自主性;提高臨床思維能力;提高溝通表達能力;提高團隊協作能力;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四)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分析評估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理論考試和技能考核成績。實驗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和技能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二)問卷調查結果。實驗組在激發學習興趣與自主性、提高臨床思維能力、提高溝通表達能力、提高團隊協作能力和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三、討論
心內科的知識多而復雜,而且更新率高,其中疾病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均是內科學學習的難點,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在臨床實習階段,學生不能把理論知識靈活運用于臨床實踐。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帶教老師心血管疾病實習教學已成為一個流程化的教學。帶教老師普遍采用LBL+經驗教學法,即通過講授與示范的方法,向學生灌輸知識,使學生缺乏較強的參與性,不能掌握與細化教學內容,不利于提升臨床教學的效果。因此,探討更合理高效的教學模式具有重要意義。循證醫學結合PBL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的醫學教學,它是以臨床問題為中心,以病例為先導的醫學教學。通過尋找相關的現有的最佳研究證據,同時評價和綜合分析所得證據的真實性和實用性,結合病例的實際情況,最后形成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4]。整個過程不僅是解決醫學問題的過程,也是主動學習的過程。這種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更好地學習臨床醫學知識和培養良好的臨床診療思維,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獨立開展臨床實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循證醫學結合PBL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在臨床教師引導下進行循證實踐,根據問題查閱文獻資料,并進行分析、匯總和小組討論,初步制定診療計劃,然后根據當前最佳證據對該診療方案進行改進,最終制定優化方案。通過這一過程的實踐,激發學生自我學習的熱情,養成主動更新陳舊的醫學知識的習慣,培養團隊協作精神,提高溝通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循證醫學結合PBL教學組在臨床實習結束時理論考試成績和技能考核均強于傳統教學組。循證醫學結合PBL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首先,對帶教老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必須具有豐富的專業基礎知識、臨床知識及循證醫學知識。其次,PBL學習方法更適合有主動學習意愿的學生,個別無心學習的同學基本不參加小組討論,這是我們需要進一步完善、改進的地方。循證醫學結合PBL教育模式符合目前醫學發展趨勢,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既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批判性臨床思維能力,還能提高學生文獻理論搜查和醫患溝通能力。在心內科臨床實習的教育過程中,應用循證醫學和PBL教學模式對提高醫學教育有重要意義。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仍需不斷探索總結,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糾正不足,使臨床教學工作不斷改進,不斷創新,更趨完善,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適應臨床教學發展的需要。
作者:徐海燕 顏文婷 李江津 楊靜 單位: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