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行政管理的運行困境與重塑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校行政管理屬于社會公共服務范疇,其具有一定的行政色彩。由于其管理對象是教育事務,其目的在于完善相應教學任務,因此其具有一定導向功能與保障功能。目前,我國高校行政管理存在執行部門執行能力較弱,社會服務弱化等諸多問題。對此,可以通過強化高校行政管理的執行力,提升學術權力的地位,適當下放權力,加強責任推行制等路徑提升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迅速,高校辦學規模逐漸擴大,這就為高校管理提出一個新的嚴峻要求,即需要加強高校的行政管理。高校行政管理是行政管理重要組成部分,其管理的有效性關系著一個學校執行能力高低,關系著學校未來發展前景。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國高校當前的行政管理存在如何正確把握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之間關系,以及行政部門與教師隊伍之間關系等問題,亟待對此進行研究,以實現行政管理的作用。
一高校行政管理的運行現狀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校行政管理改革逐漸深入,高校行政管理體制、建設體制類似于事業單位、政府機關模式,即從任務職責的分配,到任務分配,再到建立公正責任制,走的均是行政化之路,由此造成行政管理辦事效率不高,管理水平低下。隨著高校不斷深化改革,從現階段實際情況出發,不斷創新高校行政管理改革,促進高校教育教學與學術活動順利實施,實現高校的可持續發展。[1]
(一)工作人員功利性太強
當前高校的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員思想存在過于功利化問題。高校的主要任務是教書育人,行政教學管理的目的是為教學服務的,二者是互相為協同、共同發展的關系,而并非對立關系。因此,如果高校行政權力未在合理范圍內發揮,必然會影響日常教學工作,不利于教師自身業務水平提高。
(二)行政人員業務能力不強
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員主要是從一線教學人員選拔并轉崗于行政崗位上,由于其沒經過專門訓練,缺乏行政人員的專業素養。此外,實踐中其也從未受過相應的知識培訓,按照以往的工作經驗去工作,或者墨守成規,行政管理理念落后,從而導致在學校事務操作上存在諸多問題。
二高校行政管理所面臨的現實困境
(一)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之間的矛盾
當代大學具有學術和行政管理的雙重屬性,大學既要傳授知識,又要彰顯出行政管理模式化與層次性。因此,高校的運行即離不開行政權力,也離不開學術權力。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出現了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的出失衡狀態,主要是行政權力對學術的事務介入過多,學術權力在高校的地位沒有獲得充分的認可,同時存在權利泛化與學術權力萎縮問題。高校的學術活動沒有正常運行,學術專家的合理意見輕易不被有效被采納。同時,高校的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職稱稱評聘委會,教材審定委員會等學術組織已經泛化行為行政組織,僅僅行使的是行政權力。真正學術人員參與大學學術的組織十分有限。我國大學的學術組織大多由院系,及行政部門的負責人的構成,基層的學術人員很少參能與其中。院系領導雖然也是相應專業的專家,但在學術決策上帶有行政色彩。
(二)管理激勵機制運行失范
目前,我國高校在人員管理上存在兩種傾向,一方面,我國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壓力機制。部分高校雖然實行了全體工作人員聘任制,但實際上沒起到應有作用,部分教師仍舊沒有工作上的壓力。另一方面,一些學校規定過分強調壓力機制和淘汰機制尤其是針對中青年教師,要求青年老師必須在三年之內評上副高,否則就會面臨解雇或者轉崗。此外,教師之間待遇差異較大,這使得較多青年教師發展壓力增大,從而導致對于自身從事教學與學術研究工作失去了動力。[2]
(三)管理人員服務意識不強
高校行政管理應樹立為科學服務、基層服務、職工服務,以及為學生服務的思想作風和工作態度。然而,由于諸多原因嗎,當前高校行政部門存在較多問題,未能實現管理目標。首先,工作人員素質普遍不高,行政專業知識缺乏,服務意識十分淡薄。[3]其次,機關職能部門功能重疊,員工辦事效率低下。再次,很多工作人員權責不分、人與事脫節、辦事環節太多、官僚化現象嚴重。
三高校行政管理存在問題的完善路徑
(一)提高高校行政執行能力
行政管理的執行能力是整個行政管理重要的組成環節,是實現決策和管理的關鍵。行政執行有著自身內在特點,具有很強的目標性。行政執行力是一種目標性較強的活動,執行過程均具有目標導向性。首先,堅持務實性與服務性。其次,執行機關必須加強執行,切忌流于形式。任何高校的部門執行是都存在“號角聲大,鼓點小”和“決策果斷,執行軟弱”的現象。[4]因此,行政管理執行能力還需要強制性,這些行政行為是一種帶著強制性權性。“行政行為是一種具有強制性權利,一旦說出就必須執行。”[5]再次,還要加強行政執行力的時效性。高校在加強執行力的過程中需要提升時效性,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完成,同時需要深入檢查指導,對不執行人員或者執行不到位人員進行問責。
(二)劃清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的界限
學術活動要在高校行政管理下順利展開,就需要在進行學校管理的整體分布上充分發揮其服務性和保障功能。為了保證高校的學術權力在學術權力機關之中的地位,可以從每個研究領域吸取幾名有影響力學術帶頭人參加校、學院委員會。同時,將屬于學術方面決定權力完全交由學術機構執行決策,而權力限度是由各個學院根據自身情況來決定。當前,把行政管理權力與學術權力互相對立,但是事實上,這兩種權力是互相制約、互相共存。
(三)改變管理的方式
當今高校中,采用從上到下直接管理體制,隨著各個大學里面學院制度的建立,高校應逐漸將權力下放,將垂直管理變為扁平式管理,不斷去激發基層自我管理。因此高校行政管理根據學院制建立初衷,通過把權力逐漸分散,將權力更多放在利益群體之間進行合理分配,提高學術權力分配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四)建立完善的科學決策機制
學校對較為重大決策決定都需要開會決策,如何制定高校發展規劃、人事聘用,專業學科建設,教育教學的改革等決定,這些都需要深入實踐調研,通過開會爭取意見,通過會后不斷跟蹤調查,甚至落實,而現實行政管理中,往往是決策多,執行少;布置多,檢查執行少。對此,亟待加以研究,提出解決思路。首先,科學建構決策事前預告機制,即在一個會議召開之前,應該提前把會議紀要和決策提綱發給每個參會人員手上,充分醞釀和討論。[6]其次,做好實時決策民主,參會主要領導應該注意發言的順序,使與會者均可以充分表現出自己意見。
(五)加強監督責任推行制
首先,建立好執行監督機制。對此,學校的教代會與校辦可以按照一定的形式組成學校重大決策和執行督導小組,具體負責對學校相關部門進行督導,并進行相應的評估,提高執行的效能。其次,不斷下放權力。相應的院系和執行領導應該充分尊重職能部門的自主決策權,以有效發揮職能部門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再次,推行執行責任問責制。管理理論認為,推行相應問責制,可以提升政策貫徹的效能,提高高校管理制度的運行效果。具體來講,可以將原來學校監管,學校代辦,學校教代會組成相應重大決策執行的失職或者追究相應職責。在進行問責制中,可將失職人員的職務晉升與崗位績效津貼進行掛鉤,提高運行實效。
(六)引入激勵機制
加強高校行政管理,就需要引入績效考核等激勵機制。這不僅能夠促進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而且還可以提升工作人員的社會責任感和服務意識。具體來講,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對行政人員的工作績效進行有效的測評至為重要,可以以此提高工作效率。當然,績效考核工作的設置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基礎上,需要以行政人員對自身工作滿意度與幸福感為設置原則。[7]對此,科學績效考核機制的建立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首先,堅持以管理制度的規范性為前提,明確崗位的工作任務和崗位職責,明確建立起每項工作的標準和相應規范。其次,堅持以人為本理念,不斷去理清相應績效考核標準,堅持把服務水平、師生滿意度作為評價考核的核心指標。再次,堅持公開與公平原則,對于考核不但要重視結果,同時也要強調過程,實踐中需要對行政人員工作態度、工作質量、工作能力進行綜合考察。總之,高校的改革已經進入了一個較深層次,在此形勢下,高校應通過加強自身行政管理提升工作效率,提升發展的空間。然而,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一些高校在行政管理體制方面仍舊存在一系列問題,這對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極為不利。眾所周知,高校行政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個循序漸的過程。因此,針對當前大學行政管理存在問題提出有效解決措施極為重要,可以借鑒世界一流大學的改革經驗,明確當代高校行政管理規劃,實踐中理清大學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之間的關系,提升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其是關鍵之處,是治本之策。
參考文獻:
[1]王淑華,陳忠仁,唐吉平.我國高校行政管理現狀分析及優化路線路徑[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7).
[2]劉善堂.我國高校行政管理存在問題分析與消解路徑[J].文教資料,2015,(10).
[3]趙成榮,安鳳華,熊成鑫.對當前我國高校行政管理現狀的思考[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2008,(3).
[4]肖宇成.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東方企業文化,2014,(2).
[5]李若彬.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學園,2014,(22).
[6]江文.增強二級學院行政管理工作的對策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4).
[7]黨文婷.優化高校校園行政管理工作的理論及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24).
作者:郭錦飛 單位:寧德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