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行政事業單位強化專項資金管理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財政專項資金對民生和公共設施的投入也日益增多。現階段,各級行政事業單位的支出把控越來越嚴格。本文在闡述財會資金管理工作重要性,同時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專項資金管理發生的一些突出問題予以分析,如預算管理工作不規范、管理體系不健全、監管力度不夠等,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討和研究,確保專項資金專款專用,實現專項資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財政專項資金管理;預算管理
財政預算中專門用于某項事業發展或者生產發展的資金就是財政專項資金。專項資金來源于政府,具有特定的用途,屬于專項專用。對于行政事業單位來講,以明確規定專項資金的使用要求,切勿私用、濫用、挪用,侵占等。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承擔著為廣大民眾提供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職能,只有財政專項資金健康持續發展并科學合理使用,政府才能更好地實現為民服務的職能。但是很多行政單位管理專項資金期間仍然存在部分問題,影響資金使用與管理。因此,針對這些問題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與對策,就迫在眉睫。
一、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概述
1.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定義
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是指國家支持某事業或項目發展而單獨劃撥的具有專門用途的資金。目前,政府對民生、經濟發展的關注越來越強,投入專項資金的數額逐漸增多,類型越來越廣泛,包含民生的多個方面,因而,應強化專項資金的管理力度,更好履行政府部門的職能。
2.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重要性
行政事業單位是實現國家職能的重要部門,管理一定的公共事務、提供公共服務、維持和實現社會公共利益是其管理職能。專項資金來源于國家各級財政,主要用來保證行政事業單位從事的社會活動能夠順利高效開展。對于民生和基礎設施,國家每年的投入都是巨大的,這些專項資金的落實到位直接關系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專項資金高效使用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另外,專項資金使用是否合理科學,關系到財務預算能力是否提高,政府對財務風險管控的能力是否提升。專項資金管理得當,能進一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廉政建設。
二、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
行政事業單位是實現國家職能的重要部門。專項資金管理過程中,有時受到國家政策、客觀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再加上內部的核算管理制度也會存在缺陷和漏洞,就造成專項資金管理許多問題發生。專項資金是否高效使用,直接關系到行政事業單位職能的發揮,更間接地影響到市場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主要存在以下的一些問題。
1.對專項資金前期預算工作不夠重視
一方面,現階段,部分行政單位的管理層、財務人員等對于專項資金的管理工作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認知,導致對該類資金的預算、管理等不夠重視。在設置預算的過程中,對資金的使用范圍界定不清晰,對項目的費用沒做具體的細化標準。有的單位在申報項目時,為了盡快劃撥到資金,將部分必要步驟省略,例如可行性研究并未在預算報告中完整體現,在未全面研究的前提下即將報告上報有關部門審核,使預算本身喪失了原有功能,造成資金沉淀或不足,不能充分優化資源分配。另一方面,在專項資金實際日常操作過程中,存在預算環節、核算環節、執行環節等互不關聯的情況。而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就在于重大項目中涉及的專項資金的使用具備較長的周期,整體參與時間也相對較長。例如某大型工程的專項資金申請時,其具備三年的建設周期。當所申請的專項資金數額相對較大時,財政支出根本無法做到統一撥發到位,需要通過分批撥發的方式緩解自身壓力,但項目建設一直在進行,就導致了項目運轉需要資金周轉而資金劃撥未完全到位的情況,進而增加專項資金的核算難度。
2.專項資金管理體系不夠健全
部分行政單位尚未對專項資金相關管理予以明確規定。分析專項資金管理工作,可將其劃分為預算、申報、撥付、應用四方面內容。有的單位在預算階段根本沒做可行性分析,具體細化資金用途:在申報階段,存在重復申報和夸大申報的問題,為了爭取到更多資金,往往存在不實和夸大項目經費,有的甚至一個項目多頭申報;在撥付階段,上級機構同財政機構過度關注項目申報,卻忽略對資金使用的考量,具體項目實施工作中也缺少相應監管與跟蹤。在運用資金時,缺少統一的規范可遵循,存在著變相挪用的情況,個別單位還用該資金填補經費缺失問題,難以保證專款專用,以至于大量浪費財政資金。目前,我國僅針對專項資金的使用有簡單的管理標準,而針對各個領域、各個行業難以細化資金使用、支出,沒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績效管理評價指標,這就導致資金使用效率不高。
3.專項資金缺乏有效的監督
一是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的內部監督制度不夠健全。少數單位甚至沒有認識到內部監督的重要性,忽視培養員工內部監督意識,很多內部監督制度流于形式。還有些行政事業單位不重視專項資金績效監督評價體制,沒有全面實行績效評價,基本上不開展自我評審,對評審工作不夠重視甚至忽視。加之項目類別較多,內容復雜,資金使用涉及范圍較廣,數量巨大,開展內部監管工作時難以真正從深處進行全面監督。二是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的外部監督機制職責不明確。有的項目資金在實施過程中由主管部門指導,執行單位組織施工,財政部門下達資金。這種多頭管理形式就會導致監管分散,項目資金實施的合法性和真實性就難以保證,甚至可能出現資金違規使用、單位基本支出資金和項目支出資金混亂的問題。審計部門、財政部門及各級主管部門是常見的外部監督部門,但公開的相關信息非常模糊,存在走過場現象。
三、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專項資金管理的措施
1.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的預算控制
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編制的過程中,除了要全面了解并參照前一年專項資金預算的實際執行情況,按照前一年預算的執行情況來預估本年度專項資金的收支外,還需要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將本部門專項資金予以論證及細化。開展項目期間,強化執行預算的力度,確保專項資金能夠及時落實,對資金管理部門做好監督,保證劃款及時,避免出現項目開工而資金未落實的問題。確保專項資金使用透明化,預防產生虛假支出問題。此外,行政事業單位應做好預算編制,內容中加入績效考核部分,考核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率。建立一套規范完整的考核管理制度,設立專項資金獨立賬戶,并獨立針對該專項資金開展預算、審核、執行監督、結算等工作,在項目進行全周期的各個階段內均需引入績效評價模式,從而提升和保證專項資金發揮應有作用。
2.健全專項資金的管理體系
行政事業單位必須著眼于自身的實際特點和情況,以因地適宜對癥下藥等理念為基礎,對單位內的專項資金管理工作進行完善。制定一套參與全過程的監管體系,從專項資金的申請,延伸至項目決算的整個過程中。首先,對申報項目的審核和分析,財政部門或上級管理部門要加大力度,對收益指標進行詳盡、綜合性評估。待評估結果符合要求后方可劃撥專項資金。其次,對專項資金管理中出現變相挪用問題,行政事業單位要嚴肅處理,并且設立專業的監督小組,細化專項資金的相關標準,將其支出、結余等內容進行定期考察,有效杜絕資金濫用和浪費的情況發生。最后,單位應該制定合理的工作規范,應該明確資金應用的范圍,并對可能會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事先進行思考并考慮好相應的措施。所有的財務人員必須將這些規范細致認真落實到日常的工作,按照文件規定合理有效地運用這些專項資金。
3.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內外監管
建立相應的領導責任制、財務人員責任制、監管部門問責制等,將專項資金的管理工作與員工績效直接掛鉤,以績效激勵的方式促進員工更好地提高對專項資金管理的積極性,同時明確獎懲的具體條款。此外單位要組間特行內控小組,對終止項目、取消項目等進行考量,做好說明,嚴格審查完工項目,盡量做到事前審查、事中跟蹤、事后審核,從而預防假賬情況。在外部監督方面,依靠審計、社會中介等外部機構,核算專項資金具體申請、使用等的總金額時,應選擇能夠發揮跟蹤管理的管理制度,做到跟蹤到人、問責到位,使專項資金的管理工作更加合法,以更好地達到預期目標。
四、結語
總而言之,現階段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還存在許多問題。為了更好發揮政府職能保障專項資金合理高效使用,實現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機構改革,各單位必須高度嚴肅重視專項資金管理工作,配合專業機構、專業人員,加快完善專項資金項目管理體制的步伐。進一步強化對管理人員財務意識理念的培養,加大監督體制的完善力度,重視專業人才的培訓,制定完善的資金管理體系,進一步健全資金和工作績效的關聯度,使相關部門的監督能力得以提升和保障,確保專項資金在申請、使用的整體過程中更加規范,也保證資金使用的效率性。
參考文獻
1.孫海燕.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納稅,2020(03).
2.沈雯.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的困境及對策探討.納稅,2019(26).
3.常靜.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問題及解決辦法.中國市場,2019(27).
作者:歐海坤 單位:衡東縣城市公共客運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