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經濟對工商行政管理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互聯網時代,網絡平臺成為社會發展、資訊共享、跨時空交互的重要載體,“互聯網+”成為社會各界發展的思維模式之一,加之我國推行“網絡強國”戰略,客觀上為網絡經濟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同時網絡經濟加劇工商行政管理壓力,降低市場規范性,無法對經濟主體進行統一管理,管理方式陳舊,“互聯網+”工商行政管理經驗較少,影響網絡經濟下的工商行政管理成效。本文通過探析網絡經濟對工商行政管理帶來的沖擊,以期助推工商行政管理活動良性發展。
關鍵詞:網絡經濟;工商行政管理;沖擊
網絡經濟主要是指以互聯網為依托通過展開經濟活動從中獲得利益的經濟形式,亦稱之為“線上經濟”,與“線下經濟”概念相對。工商行政管理主要是指政府主管市場監督及行政執法的部門,在2018年經改革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重組國家知識產權局,取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主要職責囊括依法查處、取締無照經營農村合作社、企業等從事經營活動的機構,依法規范、維護市場秩序,針對市場交易行為、網絡交易行為進行監督管理,承擔商品在流通進程中的質量監督管理責任,需做好網絡體系建設,保障消費者、經營者權益,還需依法展開反壟斷執法、查處走私販私等工作,有關部門重要性隨之得以體現。基于此,為營造良好的網絡經濟發展氛圍,探析網絡經濟對工商行政管理帶來的沖擊,同時討論規避沖擊良策顯得尤為重要。
一、網絡經濟對工商行政管理帶來的積極影響
1.豐富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傳統的工商行政管理市場信息統籌、處理、分析、運用、流通較為依賴部門能力,一旦工作人員未能充分利用有關信息,將直接影響工商行政管理有效性,同時在經營單位數量不斷增加背景下,工商行政管理中公布、注冊、申請、登記等工作壓力加劇,降低其管理效率。基于此,工商行政部門需挖掘網絡經濟下的IT技術運用潛能,構設網絡平臺為經營單位提供在線服務,支持其進行線上公布、登記、注冊等程序,轉變管理信息流通模式,使各部門可以實現信息共享,為提高工商行政管理質量奠定基礎。
2.提高人員素質,應對管理考驗。相較于傳統經濟形式下的工商行政管理,網絡經濟對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人員提出更高要求,不僅要了解網絡經濟,熟知有關法律法規,還需具備洞悉隱性違規行為,網絡追中犯罪,運用IT技術等能力,激活其管理思維,調整其工作模式,融入網絡管理流程,使工作人員成長與網絡經濟發展保持同步,在此過程中創新實踐,探索更多維護網絡經濟秩序,保障網絡用戶權益的路徑,達到提高工商行政管理人員綜合素養目的,繼而組建優秀管理團隊,攻克網絡經濟下的管理難關,助推網絡經濟穩健發展。
3.控制管理成本,推動管理改革。基于互聯網工商行政管理能夠提高工作效率,用信息技術取代傳統工作形式,為釋放網絡經濟紅利奠定基礎,落實其管理改革目標。網絡經濟管理信息共享消除管理過程中的信息孤島,有關信息整合更為快速、便捷、精確,為各部門深入合作,制定科學可行管理決策提供依據,有利于一步到位解決線上市場經濟管理問題,避免在網絡經濟監管冗余環節浪費人力、物力、財力,同時部分管理任務可以在線完成,有效控制輔助工作成本,節約管理費用,繼而達到控制工商行政管理成本目的,體現網絡經濟對工商行政管理帶來的積極影響[1]。
二、網絡經濟對工商行政管理帶來的不良沖擊
1.對經營單位登記注冊提出新要求。在電子商務飛速發展背景下網絡經濟領域產業形式隨之增多,傳統經營單位登記注冊標準已然無法適應網絡經濟發展需求,加之信息技術產業鏈較長,生產流程逐級細分,形成許多新行業,如軟件業、芯片業、組裝業等,為此需針對新行業資金、場地、人員等市場準入條件予以明確,為高新科技發展奠定管理基礎。然而,我國網絡經濟發展時間較短,相關工商行政管理經驗有限,登記注冊標準及市場準入條件有待完善,使之管理質量隨之降低。
2.對市場規范秩序帶來不良沖擊。在網絡上經營單位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展開貿易、生產、市場調研、營銷宣傳等其他運營活動,還可通過網絡提供服務并獲取利益,如在線教育、線上診療等,其中充斥影響市場秩序的不規范因素,對工商行政管理帶來不良沖擊,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第一,催生虛擬企業。基于網絡經濟背景下的經營單位成長快速、組建靈活、審批簡便,有些企業則注冊虛擬企業形成暫時聯盟,旨在獲取一定市場優勢,面向全球進行資源重組,若市場機遇消失虛擬企業也將解散。雖然虛擬企業可以擴展市場,共擔經營風險,共享經濟資源,降低運營成本,但其市場行為多變,加大工商行政管理難度,虛擬動態聯盟僅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容易逃避監管;第二,容易造成市場動蕩。高新科技產業是網絡經濟主要發展形式,企業之間競爭異常激烈,并購、重組、破產現象時有發生,同時競爭模式不斷演變,《反不正當競爭法》管控力度減弱,容易出現行業壟斷現象,加之網絡經濟市場規范舉措相對較少,影響網絡經濟環境穩定性;第三,為虛假宣傳創造條件。網絡具有公開、共享、實時特點,以新媒體為依托的網絡宣傳成本低、速率快、回報高、影響廣,同時無時空限制,受網絡經營單位青睞,基于網絡廣告宣傳自由度大,監管存在一定難度,廣告點多且存在隱蔽性,加劇行政執法壓力,出現網絡虛假宣傳現象,侵害消費者權益,對知名企業信譽、品牌形象、市場秩序帶來不良沖擊[2]。
3.對經濟管理理念產生沖擊。網絡經濟發展對工商行政管理提出新要求,作為政府職能性部門,其需確保在經濟監管進程中滲透新時代宏觀經濟管理思想,推動網絡經濟與時俱進,同時工商行政部門需積極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模式,應對網絡經濟管理挑戰,繼而對經濟管理理念產生沖擊,然而有些管理部門存在思想意識陳舊問題,影響其管理成效。基于此,工商行政部門需用新體系、新設備、新技能武裝自己,擴寬工商行政管理思路,加大工作隊伍自我約束管理力度,避免出現執法不當現象,有效解決網絡經濟飛速發展背景下的工商行政管理問題[3]。
三、網絡經濟下的工商行政管理方略
在網絡經濟穩健發展新常態下,工商行政管理需秉持如下原則保證二者發展保持同步:第一,態度端正。工商行政管理要始終為經營單位、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無論經濟形勢如何轉變,為民服務初衷始終如一,在黨及國家指引下樹立科學管理意識,提高科學管理覺悟,使之管理效果更優;第二,守正創新。一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需習承優良傳統,發揮其市場監管優勢,總結監督管控經驗,為解決網絡經濟監管難題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需大膽創新,立足網絡經濟發展實況探尋管理新出路,使管理架構、理念、方法能夠應對網絡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沖擊;第三,以人為本。工商行政管理需了解網絡經濟環境下經營單位及消費者的切實需求,在為民服務基礎上展開各項工作,為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指明方向,同時有關部門需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營建和諧、高效管理氛圍,使網絡經濟下的工商行政管理質量得以提高。
1.加大行政技術性執法力度。網絡經濟是孕育高新科技產業的重要載體,高新技術產業亦是我國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助推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中堅力量,為面向有關產業提供優質服務,工商行政部門需加大高新科技產業市場監管研究力度,總結新時代該產業監管經驗,熟悉其技術性發展因素,明晰其市場發展規律,做好有關知識經濟監管理念升華工作,對高新科技產業加深了解,優化高新技術型經營單位市場準入條件,落實網絡經濟監管目標。立足不法分子活躍領域加強監管,靈活運用先進技術手段,用行政技術執法取代傳統執法形式,通過培訓組建懂技術、懂市場、講配合、敢創新的技術性執法團隊,運用先進技術手段為工商行政管理賦能,繼而在打擊網絡經濟犯罪同時維護市場秩序,保障網絡經濟得以良性發展[4]。
2.加強網絡經濟立法,賦予市場規范性。基于網絡經濟屬于新興事物,其在發展進程中對工商行政管理帶來沖擊不可避免,只有直面不良沖擊,才能在不斷解決問題進程中探索市場秩序有效規范良策,順應網絡經濟形勢展開管理工作。首先,加強網絡經濟立法。法律法規是工商行政管理金科玉律,是維護市場秩序的重要依托,這就需要我國加強立法,針對網絡經濟推行配套法律法規,在反壟斷法、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規中加入約束、指引、敦促、監管網絡經濟發展的條款,使工商行政管理有法可依,規避監管矛盾,維護市場秩序;其次,優化工商行政管理制度。在總結網絡經濟監管經驗前提下,以突出工商行政部門宏觀調控效用為先導不斷優化管理制度,確保信息技術、“互聯網+”管理理念在該部門有一席之地,能夠指引工作人員展開各項管理活動,在《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加持下提高管理效率。
3.轉變工商行政管理理念。意識對行為產生深遠影響,工商行政管理只有理念正確、態度端正、思想超前,才能趕上網絡經濟發展步伐,為網絡經濟提供優質服務,落實維護市場秩序目標。首先,通過頂層設計將“互聯網+”服務舉措視為工商行政管理改革重要一環,構設在線服務體系,提供網絡注冊、公布、信息共享等服務,改進網絡經濟監管規則,推行現代化管理理念;其次,除特殊行業外,工商行政部門可適度放寬經營范圍,降低資金、人員、場地等標準,旨在通過管理激活網絡經濟,為高新科技促進經濟發展奠定基礎;最后,加強部門協作,以網絡為載體加大管理信息共享力度,為各部門展開管理工作予以支持,摒棄各自為政、互相割裂陳舊理念,使工商行政管理體系更為完善,同時立足網絡經濟明晰各自管理權責,理清責任邊界,推行管理新規,提高管理質量。在優化管理體系,明確部門工作立足點前提下定期展開培訓活動,面向工作人員教授信息化管理手段,學習全新法律法規,確保其管理態度端正,能夠在日常工作中靈活運用信息資源及IT技術,在工作崗位上創新進取,豐富數字化執法模式,繼而推動工商行政管理活動與時俱進[5]。
四、結語
綜上所述,網絡經濟對工商行政管理來講具有豐富其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提高人員素質,應對管理考驗,控制管理成本,推動管理改革等積極意義,為此工商行政部門需在以人為本、守正創新、態度端正等原則指引下加大行政技術性執法力度,加強網絡經濟立法,賦予市場規范性,轉變工商行政管理理念,同時做好管理人才培訓工作,發揮工商行政管理效用,繼而助推網絡經濟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海祥.網絡經濟對工商行政管理的沖擊與思考[J].環球市場,2019,(13):7~7.
[2]郭莉莉.基于網絡經濟對國民經濟影響的經濟學分析[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16,(02):4~5.
[3]突勒娜依.烏買爾江.電子商務環境下工商行政管理的監管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6,(29):27~27.
[4]周海權.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的責任風險及規避策略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7,(5):41~42.
[5]高超.工商管理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探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7,(07):24~25.
作者:俞祎靈 單位:西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