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鄉鎮財政資金管理實踐與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我國政府著重關注民生問題,大力發展新農村建設。在此背景之下,為了更好地落實惠農助農政策,政府不斷提高對鄉鎮財政資金的投入,對鄉鎮財政資金的管理工作也愈加受到重視。然而,不可避免地,在當前鄉鎮財政管理工作的時間中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諸如財政資金分配監管差、項目資金管理不科學、財務信息不透明、監管意識薄弱、制度不健全和相關人員專業素質低下等問題。本文將嘗試針對鄉鎮財政資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展開分析,并試圖針對性地提出有建設性的優化意見,以促進鄉鎮財政資金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鄉鎮;財政資金;管理
1鄉鎮財政資金管理的重要性
鄉鎮地區部門是我國政府的地方基層體系,因此鄉鎮財政資金管理機構也相應地成為我國財政管理系統中的基礎環節,位于財政系統的末端。鄉鎮財政資金管理工作在廣義上,是指財政、審計和檢查部門等各單位依法對鄉鎮級別財政工作所實施的監控、檢查、督促和反映等工作,其目的在于確保國家財政措施得以有效實施、鄉鎮財政資金得以有效使用。鄉鎮財政資金管理的形式主要有審計、財政檢查和預算決算審批等,而開展管理工作的手段主要有支出與收入的監督、會計監督、資產監督和績效監督等。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加強鄉鎮資金管理體系建設成了當前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以及政府支農惠農財政政策得以有效落實的窗口,在推動新農村建設、提高相稱社會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工作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鄉鎮財政資金管理體制的完善和其工作實踐的妥善有序開展,都對于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工作的更進一步實施、中央強農惠農政策以及民生政策的落實和鄉鎮財政資金的有效使用等方面都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因此,面對當前鄉鎮財政資金管理實踐中仍然現實存在著的種種弊病,相關單位更加需要針對建立一套有針對性地、科學可行的鄉鎮財政資金管理措施,力求糾正當下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鄉鎮財政資金的管理、利用效率,以便使得相關的政策真正得以發揮其應有的意義。
2鄉鎮財政資金管理實踐存在的不足
2.1財政資金分配監管較差
作為我國財政系統的基層單位,鄉鎮財政資金的來源廣泛,且其使用、分配過程十分復雜,總體上看來流經較長、范圍較廣,而且具體項目條目復雜多樣。這些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鄉鎮財政資金在其分配監管過程中諸多疑難問題的客觀存在以下方面:(1)鄉鎮財政資金管理機構屬于我國行政級別上的基層單元,考慮到管理過程中產生的成本以及流程的復雜程度,上級財政部門難以有針對、有條理地對撥付資金的具體分配進行直接管理;同時,由于其作為基層單位的特性,上級部門也難以對其展開針對性地集中管理。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對鄉鎮財政資金的管理和監督都直接依賴于鄉鎮單位工作體系的建設和基層鄉鎮財政資金管理工作的開展效果。(2)鄉鎮財政資金中的支農惠農等補貼類資金項目的分配管理流程漫長且極為復雜,且其中仍然存在多部門、分階段管理的現象,因而一方面使得這一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時而難以得到妥善開展;另一方面,復雜的管理流程也導致整個流程中既時常出現權力交叉、重復管理的情況,也存在著因相關機構崗位設置不當、關注不足而導致的難以清查的盲區和死角,使得一些居心不良者有機可乘,鄉財政資金管理者挪用公款、中飽私囊的現象時有發生。(3)考慮到我國地理面積廣闊、人口眾多以及經濟發展起步較晚的復雜情況,當下我國城鄉發展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農村經濟普遍不夠發達,且農村教育普及度仍然需要提高。因而,當下我國仍然存在鄉鎮財政部門相關工作人員專業素質不高、綜合管理意識不強的情況,導致其在工作中常常單方面重視財政資金的使用和分配,但對于相關過程中的監督和管理工作中仍然時常存在疏忽,導致在相關工作中的某些環節常常缺乏監督、存在死角,嚴重影響了財政資金分配使用的效率。
2.2項目資金監管不科學
在當前我國的鄉鎮財政資金的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制度設置不夠科學、監管工作開展不夠規范的地方。在很多鄉鎮級財政資金管理單位中,財務部門的崗位設置時常缺乏科學性、條理性、有效性,各崗位之間權力與責任關系的設置與劃分常常不夠明確,一人包攬多項責任或部分崗位上人員冗余的狀況都常有發生。于是,一方面鄉鎮財政資金管理工作中,時而產生不必要的人力成本,也導致了鄉鎮財政資金日常監管中流程繁瑣、手續過多的問題,降低了財政資金管理工作開展的效率;另一方面,不當的監管崗位設置又時而造成缺乏監管的情況,責權劃分的混亂導致難以實現專人專項負責,時有項目資金管理混亂的情況發生,而一人多職的情況既會使得其時而負擔過程、難以有效安排工作,時而權力過大,帶來監管人員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的風險。此外,對相關工作流程和規范的制訂也不夠條理、欠缺科學性,例如在鄉鎮財政管理工作中的票證管理、流程審批等方面中就存在著票證保存管理混亂、工作開展方式傳統、審批流程復雜低效等諸多不規范之處,使得科學、高效的財務管理制度和財政支出監督體系遲遲無法建立起來,財政管理工作難以得到有效、穩定的開展,而項目資金也因此難以得到針對性地、有效地管理。
2.3財務信息披露不透明
在當下的工作中,許多鄉鎮級財政管理系統中“陽光工程”的建設工作仍然沒有落到實處,鄉鎮財政資金分配的各環節仍然缺乏公開度,工作不夠透明,其中的使用目的、補助對象、相關政策等各項方面均缺乏充分公示,這導致鄉鎮居民仍然難以對財政資金的分配過程進行有力地監督和監管。此外,考慮到我國高級教育普及程度在近年來才得到顯著提高,城鄉人口受教育程度和文化差異仍普遍,且加上信息設備與數字化生活設備普及程度仍交易為有限等因素,共同導致了當下城鄉居民對公共生活的參與意識和監督意識仍然尚不足夠,再加上具備的相關知識仍較不充分,導致鄉鎮居民對參與政府公共生活的積極性仍然有待提高,且參與質量也較為低下,這也造成了鄉鎮財政管理機構對財務信息披露情況的外部監督力量的普遍缺乏,于是更是加重了對鄉鎮財政資金分配監督工作缺乏重視的情況。
2.4監管意識薄弱
在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自上而下的整個流程中,監管意識薄弱的情況都普遍存在。一方面,鄉鎮領導干部組織中仍然缺乏相關的監管知識和監管意識,導致無法把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工作放在戰略制定和日常工作開展中的重要位置,缺乏對監管工作的專門組織,因而相關監管部門的設置和相關公開流程的建設都流于表面,甚至在設置上都仍有欠缺,從而導致相關措施的缺位或難以開展落實;另一方面,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也缺乏職業精神和專業意識,導致其難以勝任自己所面對的監管工作;最后,由于受教育水平低下和參與公共生活的意識不足等問題,鄉鎮群眾也普遍缺乏對鄉鎮財政資金管理監督工作的民主參與意識,導致財政機構內部的弊病缺少外部監督,出現的問題始終難以得到糾正。
2.5財政監督制度不健全
當前,諸多鄉鎮級財政機關中的監管制度建設中仍然存在著多方面的問題:(1)當下鄉鎮財政管理機構中的預算管理制度的建設方面時常存在不規范之處,從而導致財政計劃的規范性、科學性的缺乏,在實際的使用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一定的隨意性,使得鄉鎮財政資金的使用和撥付也因而缺乏相應的計劃和約束,再造成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低下的情況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監管上的困難。(2)鄉鎮財政資金的使用反饋和評價機制仍有待進一步完善。在現行政策不健全、使用監督過程中缺乏良性反饋互動的情況下,政府所投入的支農、惠農資金的具體使用項目信息等常常難以得到及時、有效的反饋,這也導致管理機構對于相關資金的具體使用情況和使用效益也難以建立及時高效的評估機制,而對于在此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也無法實行有效的跟蹤、問責,導致失誤普遍頻繁且難以及時糾正、無法有效地挽回損失,最后使得鄉鎮財政資金的管理使用效率低下的現狀難以得到有效的改善。
2.6監管人員專業素質較低
在當前的鄉鎮財政資金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隊伍中,相關監管人員專業素質低下、工作經驗不足的情況更是普遍存在。由于相關的地方財政人員選拔機制和培訓機制尚未被有效地建立起來,導致在當下的鄉鎮級財政資金管理機構中,許多財政資金監管人員不具備相應的專業素養,甚至對自身所在崗位的認識不到位、在對自身所應擔負職責的意識方面都存在欠缺,于是更是難以切實有效地履行財務管理崗位所應承擔的相應職責。究其根本,問題核心在于各鄉鎮級財政資金管理單位仍然沒有意識到專業性、高水平財政資金管理團隊建設的重要性,也沒有樹立起推進科學、高效的鄉鎮財政資金管理體系建設的意識,因而未能有針對性地建立起相關的人才培養、選拔制度,甚至存在崗位設置隨意性大的情況,個別地方單位領導任人唯親、徇私舞弊的亂象仍時有存在,為貪污腐敗和玩忽職守大開其門。而且,缺乏專業素質的財政資金管理人員不但無法積極主動地行使監管職能、為財政資金的配分使用獻計獻策提供助力,甚至無法嚴格相關要求完成日常的票據保存、管理、數據錄入等工作,導致相關資料混亂缺失的情況普遍存在,不但日常工作難以有效開展,也為財政資金流向的監管平添了不必要的困難。
3鄉鎮財政資金管理的優化思考
3.1加強財務管理體系規范化
為了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管理體系規范化建設,當下所應當特別關注的重心有如下兩點。首先是應當明確界定和充實鄉鎮財政管理工作中的具體職能,加強規范財政資金管理體系建設,并完善機關單位中相應的各級、各部門崗位設置,完善編制預算、制定戰略、宣傳推行、落實政策、監管追責、風險防控等各方面的職能建設,使得各級別、各部門的工作人員都能各履其職、各盡其責:領導階層應當力求做到深思熟慮、算無遺策,從而能夠做出戰略性的計劃部署,大力推進鄉鎮財政資金管理體系的規范化建設;同時,各級執行機構則應當提高其履行自身職能的效率,爭取做到有令即行、有令必行,高效貫徹落實各項管理措施,妥善完成鄉鎮財政資金管理工作;此外,監管團隊也應當有效地履行其監管職能,力求打造上下一體、靈活高效的鄉鎮財務管理新體系,使黨和政府的各項政策指示都得到有力地執行,鄉鎮財政資金的各項投入都得到有效的監控。而在另一方面,則是應當大力加強對鄉鎮財務資金管理人員隊伍的建設工作,嚴格遵循相關法令,貫徹落實相關要求與規定,規范設立職能崗位,明確各級崗位工作人員的具體職能與權責;同時,還應當建立健全嚴格有效、公平公正公開的人才選拔、培養機制,提高政府對于人才培養方面的相應財政投入,以圖用優厚薪資和福利待遇吸引名校高才生和具備專業財政資金管理素養的人才在地方扎根,為新時代背景下的鄉鎮財政資金管理工作注入新血液、新活力;最后,鄉鎮級財政資金管理單位還需要積極主動地適應數字化、信息化管理轉型的時代風潮,加強鄉鎮信息基礎建設,推動日常監督管理工作的數字化、信息化轉型,引入新興技術和新興人才,打造數字化的高效鄉鎮財政資金管理新體系。
3.2建立順暢的雙向反饋溝通機制
信息溝通機制是當前鄉鎮財政資金建設工作中的重要一環。通過建立順暢的雙向溝通反饋機制,一方面有助于相關政策措施的高效推行,也有助于領導干部階層更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工作方針,提高鄉鎮財政資金管理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加強對具體財政資金流向的跟蹤管理和對發生相關問題后追責并挽回損失,推進財政資金工作的透明化建設。為了做好這一點,首先,鄉鎮級財政資金管理機構應當強化與上級財政機構間的溝通,健全完善相關的溝通渠道,使得各項指令與指示得到更加高效地傳遞,也使鄉鎮財政資金可以處于更加全面的監管之下;其次,鄉鎮財政資金管理單位應當大力推進信息平臺的構建,加強鄉鎮財政管理工作“陽光工程”的建設,主動向鄉鎮群眾公開財政資金的各項使用標準及具體的使用途徑等信息,確保相關信息得到充分地公開,并從而使得廣大鄉鎮群眾可以參與到鄉鎮資金使用的監督工作中,充分激發群眾的主體性意識;再次,鄉鎮財政資金管理部門也應當充分認識到鄉鎮群眾對于鄉鎮財政資金管理工作的主體性地位,設置“群眾信箱”等群眾意見反饋機制,主動聽取群眾的意見和疑問,并在此基礎上積極開展溝通,打消群眾對鄉鎮財政資金管理運用工作中的疑問和顧慮,使得監督和溝通機制都能夠有效地運行起來;最后,鄉鎮財政資金管理單位應當設立專人專崗,既認真完成對上級財政資金管理單位的溝通與匯報工作,也積極聽取鄉鎮群眾和各下級單位、村組織的意見與建議,促使雙向溝通反饋機制可以順暢、高效地運作起來,時刻切實保證鄉鎮財政資金的妥善、高效運用。
3.3完善資金監管制度
考慮到目前仍然普遍存在的管理亂象,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制度的建設仍然是當前完善鄉鎮財政資金管理工作中需要加以關注的一大重要方向。在對鄉鎮財政資金管理制度加以完善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即堅持以相關法律法規為指導,立足當地財政資金管理運用工作中迫切需要得到關注的需求和現實存在著的問題,綜合分析當下財政資金管理工作中的優勢和不足,兼顧針對性與系統性,制定全面的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制度。其中重要的是對內部管理制度的進一步完善。一方面,應當規范內部管理工作的開展,即推動相應崗位設立、相應團隊的建設的優化,從而可以使得專人專業地投身于鄉鎮財政資金的管理工作中,不放過任何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應當大力關注鄉鎮財政資金管理中的透明化、公開化建設,真正地將“陽光工程”的建設落到實處,使鄉鎮人民群眾也真正地參與到鄉鎮財政資金的管理工作之中,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以及政府的公信力。最后,為了能更進一步地真正實現對于鄉鎮財政資金使用的規范性監管,應當建立財政資金投放項目抽檢制度,即由專門的監管部門負責,對鄉鎮財政資金的實用情況開展抽樣檢查,嚴格考察其項目計劃與相關標準和具體實施情況與項目計劃的符合程度,確保鄉鎮財政資金投放的真實性與有效性,也督促相關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時刻進行自我監督。
參考文獻
[1]周新蓮.淺談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經濟,2015,(02):96-97.
[2]陳豐.加強鄉鎮財政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農業會計,2013,(10):46-48.
[3]韓邦全.新形勢下做好鄉鎮財政管理工作的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1,(01):133-134.
作者:蘇麗瓊 單位: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永寧鎮財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