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經濟推動下的鄉鎮財政管理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闡述了新經濟推動下的鄉鎮財政管理。主要根據當前新經濟的發展,結合自己對財政管理工作的實踐和經驗,分析了鄉鎮財政管理及會計核算工作的現狀和存在問題,針對問題進一強化,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并加強了鄉鎮財政管理,保證了鄉鎮各項財政資金得到合理配置及應用,保證了財政管理的合理性及科學性,做好符合經濟政策的會計核算工作,更好地服務于鄉鎮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財政管理;會計核算;強化措施;經濟政策
鄉鎮財政管理實質上就是鄉鎮經濟政策與財務管理。鄉鎮財政屬于財政管理中的重點分支之一,也是財政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作用和意義十分重要。鄉鎮財政工作規劃化、信息化的程度,可以快速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對提高綜合國力,推動城鄉經濟的互動,全面實施新經濟政策,發揮最有效的作用,服務于鄉鎮經濟的發展。所以農村會計核算工作十分重要,只有管理好農村經濟,走向規范化道路,才能保障農村逐步走向繁榮,實現農村新經濟的進一步實施。為實現“三農政策”開辟道路。
一、分析農村經濟發展狀況,找出鄉鎮財政管理存在的問題
1.深入基層考察鄉鎮財政管理狀況
基層財政管理實施“鄉財鄉用縣監管”,具體管理體制有兩種形式:第一,鄉級財政收入統一上繳財政,使用下撥,年度考核,年底結算,做好預算,制定一年的鄉鎮財政工作。第二,鄉級財政依照上年預算,做好收支預算,按進度撥款,根據本單位的管理形式為標準,實施縣財政收支預算編制,到年底撥付資金并制定本年的預算方案。根據鄉鎮財政管理體制,嚴格按照“鄉財鄉用縣監管”原則,做好鄉鎮財政核算,基本支出、專項支出要分別進行,財政單位支出、建設支出賬簿明確,做到有進有出,統一由鄉鎮財政所管理,使用記賬。核算方法“零戶統管”,設置不同管理預算會計,結合收支情況預算,為了便于統一管理,設置統一賬戶。實施“賬戶統管,集中核算”,根據會計有關規定設立會計總預算。其次,鄉鎮財政管理問題。管理與核算不一致,形式不統一,在“鄉財鄉用縣監管”體制下,鄉鎮財政管理模式的財政管理操作方法及操作準則沒有得到細化,對其體制認識不到位,理解不深刻,嚴重地出現鄉鎮財政與會計核算內容不一致。
2.管理與核算職能性不強,發揮不到位,財政人員崗位職責不明
鄉鎮地處偏僻,人員泛散,責任心不強,對鄉鎮財政管理認識不到位,重要性不明確。出現一人多責,對自己的工作位子找不準,角色不會轉換,致使鄉鎮財政工作陷入癱瘓狀態。工作效率不佳,工作崗位職責不明。自新的稅收政策實施后,還是傾向服務、核算、監督,沒有按新政策全面平衡實施,導致各崗位的職能不明,定位不準;部分鄉鎮財政所對于自身的責任不明確,定位不準確,重心偏向于核算。
3.專項資金的會計科目未建,會計核算的規范化、精細化程度不高,工作人員數量少素質差
現在鄉鎮經濟大發展,解決“三農問題”成為社會發展的重心問題,一切以農業為中心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投入到新農村建設,鄉鎮財政核算工作任務繁忙,難度大,過去落后的會計核算工作遠遠趕不上時代的需要,必須建立一套具有新型信息化技術的會計核算體系,才能滿足新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會計核算必須規范化、信息化、精細化,以一種先進的會計電算化設備服務于業務復雜,內容繁瑣的會計核算工作。難度大會計核算工作量大,因財政管理體制不完善,導致會計核算規范化及精細化程度不高。再加上鄉鎮的財政管理工作人員數量不多,業素質不高,導致鄉鎮財政核算工作效率不高。由于基層地域偏僻,財政人員素質不高,管理跟不上,信息技術落后,造成會計核算效率不高。再加上在崗人員老化,思維模式不適應,不會系統地操作信息化系統,所以基層財政所,死水微瀾,難以與新時代農村經濟發展同步同行,滯后的工作人員,傳統的核算模式,有待進一步的更新。
二、鄉鎮財政管理的實施對策
1.因地制宜制定管理措施,加強鄉鎮專項資金管理
結合鄉鎮發展與財政管理的現實狀況,建立健全與之對應的應急措施,必須因地制宜,對癥下藥,建立相關的符合農村經濟的管理制度。首先從規范入手,逐步達到信息化,確保鄉鎮財政管理與農村經濟發展一體化。根據農村經濟的法律程序,依法實施,總結經驗,制定有效的會計核算工作。在制定會計核算辦法的同時,做到鄉鎮財政管理與會計核算同步,因為會計核算是記載資金運行的工具,通過規范的憑證、賬簿、報表將專項撥入資金用于何處,使用效果軌跡全程清晰記錄,例如用于水路電路的專項資金,需要設計資產核算賬目,以便全程監控資金動向。而鄉鎮的財政管理包括會計核算和資金管理,做好會計核算是良好資金管理的必要前提,更是完善財政管理的重要因素。
2.提高業務人員自身素質,建立健全內部監督機制
鄉鎮財政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強化財政工作人員的素質,加強業務能力的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管理水平、業務質量。制定適當合理的鄉鎮財務人才選拔要求,擇優錄用,擴充人員。根據黨的對鄉鎮發展需求及財政管理的要求,提高鄉鎮財政人員自身素質成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鄉鎮財政人員自身素質,除了要對其進行嚴格的系統專業性培訓,還要對鄉鎮財政人員進行人文性的關懷,幫助他們解決一些生活及工作中的瑣事,增強對工作的熱情,從而提高鄉工作質量。其次,需建立健全內部監督機制,為了確保鄉鎮各項資金去向明了且得到合理利用,需建立內部監督機制,提高鄉鎮財政工作人員的責任性,促進內部工作人員之間互相監督,使資金得到控制并安全運行。
3.加強鄉鎮財政所硬件實施,確保核算電算化技術操作
鄉鎮財政管理與核算單位必須具備硬件實施。業務操作必須是配置先進的電腦工具和會計電算化應用程序。在許多基層單位工作環境比較清貧。政府正將鄉鎮財政管理系統的通訊網絡、硬件設施及工作人員日常辦公環境等工作落實到位,同時繼續整理與收集財政信息資料,改善技術水平,增加資金投資,全面改善了辦公條件和辦公實施,提高了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業務核算質量也逐步達到最佳狀態,鄉鎮經濟得到長足的發展。綜上所述,鄉鎮財政管理和會計核算得到規范的發展,在經濟、管理、核算等方面發揮了優勢,財政管理體系得到建立健全,管理形式和核算內容相輔相成,精度提高,逐步融為一體,工作隊伍日益壯大。通過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與實際相符的財政管理和會計核算辦法,建立健全內部監督機制,加強會計核算和專項資金管理、增編添員,加強鄉鎮財政所辦公條件等方面,鄉鎮財政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的局面得到進一步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劉濤.優化鄉鎮財政管理與會計核算工作的建議[J].財會學習,2017(8).
[2]林葳.新形勢下基層鄉鎮財政會計工作創新[J].中外企業家,2018(2).
作者:李凌云 單位: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穆村鎮財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