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設計課堂作業的小學數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明確課堂作業的功能目標
課堂作業是服務于課堂教學的一種手段,用來檢測教學的效果。通過課堂作業的練習,教師可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優缺點及小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評估、改進教學方案與多元化設計課堂作業,最終讓每一個小學生都獲得長足的發展進步,把數學學好。在小學低年級,特別是一、二年級,學生年紀都比較小,正是貪玩的時候,進入學校后,由于數學課比較枯燥,對課堂的節奏及教師的講解,就不能很好地把握,有的時候甚至不能理解教師講的話,那么他們就沒有興趣聽數學課,課堂作業做不好是難以避免的。而小學生完成課堂作業,不僅僅是鞏固、深化所學的知識,也是在實踐運用所學的知識,鍛煉思維能力,形成分析、創造、綜合等能力的過程,這對小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具有相當深遠的作用。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沖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基本情況,積極營造課堂氣氛,優化課堂作業設計,帶動教學,以調動學生的對數學課的興趣,實現教學的目的
二、課堂作業優化設計途徑
數學課堂作業是鞏固學生知識,培養、提高學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可見,數學課堂作業的設計在數學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那么,在當前實行素質教育、減輕學生負擔的大環境下,如何設計課堂作業、設計什么樣的課堂作業就成為小學數學教師的一個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其實,小學數學教材中,就蘊含著豐富的作業素材,教師只要改變觀念,勇于創新,多動腦筋,就可以優化設計數學課堂作業,幫助學生扎實地及時地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點,不必在課后花過多的時間復習,教師也不用再補差,真正實現高質輕負。要做到這一點,小學數學課堂作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優化設計。
(一)課堂作業設計要有趣味性
現在小學一節數學課的時間是40分鐘,要在這40分鐘里完成課程的教學,以課堂作業的練習與批改,時間相當的緊迫。有的教師就縮減課堂作業時間,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教授知識上,而無視學生的接受能力,課后又布置大量作業讓學生做,殊不知,這樣反而影響了教學的效果與學生的健康發展。新課明確規定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進一步必不可少的基礎和工具,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應脫離枯燥的純理論授予,而是寓教學于具體的生活情景中去,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愉悅地去學習、運用數學,從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這一點尤其對小學中低年級的學生顯得更為重要。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面對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練習,任何孩子都沒有學習的干勁,也不會表現出對數學的任何熱情。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作業時,應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生活經驗,設計出具有趣味性和親近性的數學課堂作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教學與學生的自主學習,使學生成為一個學習的主動追求者。
(二)課堂作業設計講求實踐性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小學階段的數學課堂作業的設計應講求實踐性,來幫助學生實踐能力的形成與發展。小學數學教師不能只能滿足于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知識,更應注重培養學生在面臨實際生活問題時,能從數學角度出發,主動地運用數學的思維邏輯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學生學習了加減乘除,對數學運算有了一個初步的掌握后,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現狀,接合社會生活的實際情況,設計合理的課堂作業。
(三)課堂作業設計突出學生的自主性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在數學課堂作業設計上,應打破單一作業形式,注重多樣性,應給予學生學生充分自主探究的空間,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的選擇探究與解決的問題,凸顯學生學習中的主體性地位,變被動的完成任務為主動的選擇與探索研究,從而從根本上貫徹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
(四)課堂作業設計應具有挑戰性
挑戰性學習對小學生來說具有重大的吸引力。“兒童內心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教師應合理的設計課堂作業,巧妙地把學生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為他們提供一些挑戰性的情境,讓他們在課堂作業中去主動探索,從而獲取成功。例如,學生對數學運算基本掌握后,課堂作業布置如下:每個學生要在兩分鐘內出三道復雜運算題,然后前后位或者同位互相調換試題,限時一分鐘做完,全做對者進入下一輪,然后再以同樣的方式進行晉級,最后一輪教師自己出題,評出最優者。在這個過程教師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尊嚴,對于第一輪失敗者要溫言鼓勵,爭取創造機會讓他們也能夠進行學習上的挑戰。這樣每個學生就會以挑戰者的心態學習數學,從而把數學學好。總之,只要教師用心的去設計,那么學生就會爭先恐后的挑戰數學,挑戰自我,從而讓學生實現長足的發展。
三、多方位評價課堂作業,及時地激勵學生
學生在完成課堂作業后,要及時地評價,這樣就能有效地檢測教學效果。借助對課堂作業完成情況的評價,可以實現對學生的表彰與激勵,而這一點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作用顯得更為明顯,教師的一句表揚就能成為學生興奮與為之奮斗學習的動力之源。但是教師對學生的課堂作業的評價方式不應該是單一的“優、良、中、差”評語,它應該是立體的、多方位的。同時,對學生課堂作業的評價,不僅要評價其成績的優良、好壞,還要評價學生在課堂作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獨立自主意識、創新意識。對有優點的大加褒獎,有缺點的要鼓勵與支持,這樣就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與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熱情。
四、結語
課程作業是課堂教學有效的輔助手段,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小學數學教師合理有效的設計好課堂作業,就會真正的減輕學生的負擔,實現素質教育。因此,對于師生而言,數學課程作業的優化設計是一個實現雙贏的方法,其過程、意義等值得每一個小學數學教師思考、研究與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