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數學化歸思想方法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提升,還應該注重數學思想的培養。化歸思想是一種很重要的數學思想,較好地契合了小學生發展和學習的規律,能促使小學生從已有知識中建立起對未知概念、原理等的認識,提高他們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可從概念教學、計算教學、幾何教學和應用題教學四個方面,就化歸思想方法的探究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化歸思想;教學策略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傾向于把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注重的是題海戰術。這就使得小學生對抽象概念、原理的理解不夠深入,做題效率低下,甚至隨著教學難度的加深,而對數學課程產生畏懼心理。而化歸思想方法的運用,注重的是學生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的培養,注重形成科學的數學知識體系,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以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成績和素養。為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善于運用化歸思想,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活躍課堂氣氛。
一、在概念教學中應用化歸思想
縱觀小學數學教材,很多概念都有一個有效的推導和演繹過程,以幫助小學生認識到概念的實質。而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借助口頭講述,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課堂教學效率較低。為此,教師應在概念教學中應用化歸思想,使小學生將陌生的知識和自己已有的知識連接起來,利用已有知識來了解新的概念,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學概念,從而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在學習“百分數”這個概念時,教師就可先讓學生思考如下問題:冰箱里有一個45立方厘米的容器盛滿了水,當水結成冰之后,體積發生膨脹,變成了50立方厘米,試問冰的體積與原來相比增加了百分之幾?而小學生之前已經學習了分數,能根據題意快速列出計算過程,得出1/9的答案,但是分數和百分數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嗎?又有什么聯系和區別呢?教師就可進一步引導小學生求算出百分數,整個概念教學過程效果會更好。總之,教師在進行概念教學時,應該注重小學生已有知識的滲透,注重對概念的拓展,避免單純為了概念而講述概念,從而偏離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
二、在計算教學中應用化歸思想
計算能力的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核心目標之一,也是小學生應該具有的基本能力。但是在目前的教學中,小學生計算耗費時間太長,而且正確率并不高。為此,教師就應該在計算教學中應用化歸思想,從而快速解答問題。例如,在學法運算時,教師就可先提出問題:除法運算是乘法運算的逆運算,那么根據所學的乘法知識,大家思考應該如何做好除法計算題呢?這樣就把學生不熟悉的、無法解決的問題進行了轉化,與他們已有的知識產生了聯系,能促使問題有效解決。而且隨著除法計算的深入,學生很容易因為計算不熟練或者粗心大意而得出錯誤答案,而根據除法與乘法之間的聯系,教師就可幫助小學生培養驗算的良好習慣,提高計算的準確率。
三、在幾何教學中應用化歸思想
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初級階段,抽象邏輯思維尚未形成,這樣在幾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由幾何直觀引入課題,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時,小學生已經掌握了矩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那么教師就可提出如下問題:平行四邊形和之前所學的矩形、正方形有何相同點和不同點呢?在計算面積的時候,能否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問題轉化為矩形的面積問題呢?而為了進一步激發小學生探究的興趣,教師還可在化歸思想的基礎上,組織小組討論,并借助硬紙板進行平行四邊形和矩形之間的拼接,得出所求面積公式。當然,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并不應該局限于化歸思想一種教學模式,而是應該注重化歸思想與其他教學思想和方法的有效銜接,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在應用題教學中應用化歸思想
教學大綱對應用題部分的要求是學生不僅要掌握解題思路和方法,還應該具備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畢竟很多應用題都是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小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并不高,甚至潛意識里懼怕應用題,不知道如何下手。為此,教師應該注重在應用題教學中應用化歸思想,為學生解答該類題目提供一個明確的方向。例如,應用題“某學校六年級有三個班,一共有102名學生,一班學生人數比二班少4人,二班人數比三班多2人,試求一、二、三這三個班各有多少名學生呢?”,小學生很容易被題目已知條件所迷惑,耗費大量時間。這樣教師就可引導學生對題目進行深入思考,能不能把已知條件中各班級人數均與二班人數做比較呢?二班人數比三班人數多2人,是不是可以改寫成三班人數比二班人數少2人,繼而先求出二班人數,再求得一班和三班人數。當然教師還可鼓勵學生說出其他思路,例如以三班人數為基準。在這里化歸思想的應用就比較創新,是將已知條件列出來,將未知條件向已知條件靠攏,從而給學生一個新角度去思考問題,排除一些迷惑項,繼而順利將應用題解答出來。另外,教師要注意這種化歸思想的運用需要學生能夠轉換思維,因此教師可以將不同類型和角度的應用題給學生,引導學生習慣這種思維的轉換,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注重化歸思想的有效運用,注重轉化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和轉化思路,逐步滲透化歸思想,從而有效發展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智力,為他們的后續學習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丁偉.小學數學化歸思想方法的教學策略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2).
[2]梁海紅.化歸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9).
作者:楊旭早 單位:福建省平和縣坂仔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