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媒體下的農業新聞傳播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新媒體,要理解新媒體在當今社會的概念,才能在相應的時代背景下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當今時代新媒體應該包含數字、網絡、移動、互動、個人、開放等基本技術特征。越來越多的傳統媒體在生存的重壓下進行蛻變,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時代,農業新聞也通過新媒體這個平臺來實現人際間的傳播。
關鍵詞:新媒體;農業新聞;傳播路徑
一、農業新聞傳播現狀
在新媒體環境下,農業新聞的傳播速度、傳播范圍、傳播內容等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新媒體傳播路徑日益多元化,傳統農業新聞傳播方式逐步被替代。目前,農業新聞主要的傳播模式仍然是以電視新聞、報紙為主,但伴隨著網絡用戶數量的增長,農業新聞在新媒體平臺的傳播效率也在不斷提高,新媒體傳播路徑的出現為農業新聞發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適應新媒體環境下傳播媒介的變化是農業新聞傳播路徑的根本。
二、新媒體環境下農業新聞傳播路徑
(一)官方網站及微信公眾號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網站及微信使用群體也大幅度增加,官方網站及公眾號平臺其自身的資源優勢也為農業新聞傳播提供了有效路徑,例如全國最知名農業信息資訊門戶網站——中國農業新聞網。它的范圍已覆蓋全國,其微信公眾號平臺已有客戶上百萬,農業新聞涉及多領域,同時也多維度向受眾展示農業項目、農業政策、農業時評等要聞,有效增加了農業新聞的傳播效率。
(二)短視頻傳播智能手機的普及,讓大眾也接觸到更多短視頻App,使用短視頻進行農業新聞傳播時,可以實時互動,發表自己的意見。在農業新聞探討上加以主觀的理解與思考,在滿足個人對于農業新聞知識的需要時,也能通過短視頻的方式更加直觀地觀察到傳統媒體農業新聞抽象表述上的漏洞與細節,這種傳播路徑使得受眾對于農業新聞內容的理解更為透徹。
三、新媒體環境下農業新聞傳播優勢
(一)傳播速度更快、范圍更廣大眾以往觀看農業新聞主要是是通過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但報紙、電視這樣的傳統傳播方式需要專業的編輯與排版,這就使得大眾接受的速度緩慢;但在當今社會的新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是新聞編輯者,農業的直接主體——農民,可以自行編輯、在不同的社交平臺,大眾快速瀏覽到農業新聞的同時,還可以實現優質農業新聞之間的資源共享,使農業新聞在新媒體環境下傳播范圍擴大化。
(二)傳播具有雙向性農業新聞通過傳統媒體傳播時往往是被動的,只能被動地觀看,必要時加以思考,個人見解更多藏于心,不易傳達;但是在當今的新媒體環境下,它改變了人們傳統接受新聞信息的被動地位,大大增強了新聞傳播的相互性,大眾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進行農業新聞理論知識與實踐運用的探討,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建議與意見,為讀者和農業新聞編輯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機制。
(三)傳播內容更具多元化傳統媒體下農業新聞內容多立足于農業本身,但在新媒體環境下農業新聞傳播內容更加多元化,例如農業所產出產品的市場價格、銷售情況、種植者同類產品的市場價格、銷售情況;產品精深加工的研發及銷售情況;農業植保新技術(比如土壤墑情監測管理系統、無人機作業)開發應用相關新聞,各類農藥、化肥使用相關新聞,新品種研發、種植情況;國家、地方政府及部門(農、林、水、科技、商務等)相關產業扶持政策情況等。所以在兩種不同環境下,農業新聞在新媒體環境下傳播其內容更具多元化。
四、結語
在新媒體背景下,農業新聞的傳播也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新媒體背景下對于農業新聞傳播具有傳播速度更快、傳播范圍更廣、內容更具多元化、傳播具有雙向性的優勢,所以對于農業新聞的傳播路徑上應注重把握新媒體優勢所在,轉變傳播思維與模式、更好地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實現農業間交流。
作者:王隆 周效男 單位:山東華宇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