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校教育的農村鄉土資源開發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農村有著極其豐富的鄉土資源,既有優越的自然地理資源,也有悠久的人文歷史資源。教師可以編織資源開發網絡為前提,以規范挖掘方式為手段,科學架構資源教育體系,讓學生感受到家鄉傳統文化、傳統手工藝等鄉土文化的魅力,增強其愛鄉情懷,讓他們品味著鄉土的芬芳,享受到童年的快樂。
[關鍵詞]農村;鄉土資源;開發策略
農村有著極其豐富的鄉土資源,既有優越的自然地理資源,也有悠久的人文歷史資源,如何科學合理地開發農村鄉土資源呢?
一、編織資源開發網絡:拓寬挖掘鄉土資源的廣度
為了全面搜集鄉土資源,優化資源開發團隊顯得尤其重要。為此,我們向每個學生、每個教師、每個家庭及社會各界發出了倡議書。倡議書帶來的力量是無窮的,社會各界人士主動報名參加此項活動。退休老干部是傳統鄉土資源開發中的核心力量。他們不但有著豐富的閱歷,而且還有著對教育后代的誠摯之心。在開發資源的過程中,我們考慮到他們行動不方便的特點,采用上門詢問的方法,及時搜集、整理傳統的鄉土資源。教師群體是現代鄉土資源開發的主體力量。學校統籌安排,將教師進行了合理分組,與所在的村落掛鉤聯系,在村屬領導、村民的引導下,精心開展“周末走訪”活動,廣泛搜集所在村落發展中的地域、經濟等資源。學生是受教育的主體,也是鄉土資源開發的主要力量。我們堅持“活動育人”的觀念,結合“雛鷹假日小隊活動”精心組織兒童參與“尋一尋家鄉名人”“學一學家鄉手藝”等系列活動,并在此基礎上搭建了“鄉土風情展示臺”。學生在展示臺上盡情地講述家鄉的故事,盡情地表演家鄉傳統手藝,盡情地演唱家鄉的歌謠。學生在活動中不但豐富了知識面,同時也提升了能力,而且也增強了愛鄉之情。
二、研發資源開發調查表:規范挖掘鄉土資源的方式
我們在充分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完善了調查表,從搜集的方式、記載整理的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明確的指導,要求既要有文字的記載,還要有準確的考證,既要有現場的采用,也要有親身的體驗。例如:在搜集當地歌謠資源時,我們采用了文字記載及現場錄音的方式進行準確的記錄。在搜集當地歷史人物的資源時,我們查閱了當地鎮志、縣志,并與該人物的后代進行了聯系、考證,準確地記錄下該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跡等。在搜集當地傳統手藝時,我們采用了現場體驗與視頻記錄相結合的方法。這種開發鄉土資源方式,不但激發了開發人員的興趣,同時也為后期的工作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三、遵循兒童認知規律:架構資源教育體系
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知識水平,不同年段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情感特征、成長需求。低年級學生對游戲類的活動容易產生興趣,高年級的學生對人文的,歷史的知識內容容易產生興趣。為了有效發揮鄉土資源的教育價值,我們必須根據兒童的生長規律,科學架構資源教育體系。游戲類資源:增強低年級學生的愛鄉之情。在鄉土資源中有著眾多的民間游戲。如:行五馬、跳格子等。我們將這些適合于低年級學生特點的資源進行合理整合,將其游戲滲透于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讓學生在游戲中了解家鄉,懂得家鄉的歷史,傳承家鄉的文化,增強愛鄉之情。實踐類資源:培養中年級學生的操作能力。在鄉土資源中,有流傳至今的民間手工藝,有隨著社會發展而產生的現代手工制作等。針對中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們將民間的“刻喜慶”“扎草龍”“畫文蛤”等手工藝滲透于學生的學習、活動之中,既能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也能激發學生走進農村了解農村的熱情。知識類資源:提升高年級學生的綜合素質。隨著年齡的增長,高年級的興趣點也由游戲、動手操作等轉向為了對當地人文、歷史等知識層面的了解。在科學規劃鄉土教育資源體系時,我們將人文、歷史等資源列入高年級鄉土教育的重要內容,不但讓高年級學生從感性上了解家鄉的歷史,更能從理性上感受家鄉文化的無窮魅力。鄉土資源的有效開發與整合,不但可以豐富教學的內容,拓寬教育的時空,而且讓學生感受到家鄉傳統文化、傳統手工藝等鄉土文化的魅力,增強學生的愛鄉情懷,讓學生品味著鄉土的芬芳,享受到童年的快樂。
參考文獻:
[1]金甫.運用鄉土資源開發德育校本課程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科學論壇,2015(11).
[2]馬慧霞;闞先學.農村小學德育中鄉土資源開發利用的價值探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4(4).
作者:葛家梅 單位:江蘇如東縣馬塘鎮潮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