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形勢下的學生管理工作創新性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如何遠程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成為每一位輔導員應當思考的問題。在挑戰與壓力并存的條件下,輔導員更應該以積極的心態和創新的思維對待學生管理工作,同時利用網絡平臺以全新的方式將思政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關鍵詞:新形勢;高校;學生管理;創新性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今的高校學生工作不僅需要傳統的面對面溝通,而且更多地借助了信息化手段。作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服務群體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從第一批“00”后進入大學校園起,意味著大學生群體的更新換代,這也對學生工作者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唯物辯證法的矛盾對立統一規律告訴我們,挑戰和機遇是并存的,怎么在挑戰和壓力之下發掘機遇給了我們新的思考點。高校工作者更應積極探索工作方式的創新和改進,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一、以擁抱變化的心態積極做好學生管理工作
(一)面對“00后”學生群體,要創新學生工作理念如今,“00后”一代大學生已經成為大學校園的主力軍。被稱為“千禧寶寶”的“00后”們,與“90后”一代相比,成長環境復雜多變,新媒體新技術迅速發展,國際國內形勢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這些元素混雜在“00”后身上造就了他們獨特的個性與特點。他們身上具有非常顯著的時代特征,思維更加活躍,思想更加獨立,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強,這對高校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學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在疫情期間,面對個性化特征顯著的“00后”學生群體,只有不斷創新思想觀念,及時把握最新動態,結合學生內心特點進行分析,運用學生熟悉的語言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00后”群體主體意識鮮明。他們的性格更多呈現出坦率的一面,注重個體的情感體驗和價值實現,也帶有打破常規的反叛意識。他們期待能夠以平等的地位與教師學習思考、交流探討,彼此能夠對等坦誠地表達觀點,而不再是被傳統家長式的“說教”。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者應確立平等觀念,才能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構成美好和諧、生動活潑的教育圖景。
(二)面對遠程教育新挑戰,要創新學生工作做法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高校作為輿論引導和宣傳的重要陣地,同樣需要在信息傳遞、教育引導等環節做好相關工作。作為與學生互動最為直接的輔導員,更是高校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需要樹立高度的政治意識和崗位使命感,擔負起崗位職責,這也就需要輔導員群體積極思考,創新工作做法,探索靈活多樣的方式對學生管理工作進行延伸和拓展,深入挖掘學生的變化和需求,找準變化環境下學生工作管理的特點。輔導員工作不僅僅面臨著類似的突發變化,同樣也會遇到新常態的變化,要時刻保持著應對變化的態度,適應環境變化,改善工作做法。作為輔導員,應深入學生群體,充分利用如今便捷的溝通方式——朋友圈、群通知、開視頻、打電話,關注學生動態,實時更新信息,確保做到掌握學生思想動態,了解學生所想。激活優秀學生干部的內生動力,緊緊依靠每個學生干部的職位特點、性格特色和特長,因地制宜。適當“權力下放”,通過相互監督的方式,做到第一時間了解學生身心情況。
(三)面對新形勢新環境,要將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管理中世界形勢風云變幻,更要求高校學生工作者遵循思政工作“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要求,主動依托各類信息平臺作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積極主動做好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各高校開始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思政教育工作。一是以微信公眾平臺為依托,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在微信公眾平臺推出各類主題教育活動,帶領學院學生踐行初心使命,強化責任擔當,做先鋒不做看客,充分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打造線上思想教育新陣地。二是利用網課平臺將專業教育與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同時把握好青年學生的思想困惑,循循善誘,把事實和道理講清楚講透徹,讓青年學生好理解易接受。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思政教育,要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瞄準青年學生的思想共鳴點、情感觸發點,用科學理論闡釋實踐,用實踐案例增進理性認識,既重“理論教化”,更重“觀念內化”,讓青年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
二、以多維度措施創新開展學生管理工作
(一)形成家校合力,確保信息溝通渠道暢通為了加強新形勢下對學生的管理,實現家長與學校的合作,及時掌握學生的生活學習狀況同時,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努力彰顯新時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我們依托“釘釘”“每日校園”“微信群”等平臺推送通知消息,班級班委網格化模式對接不同學生,確保重要信息準確下達,同時以家長群為輔助,遇到學生突發緊急情況時,及時與家長進行信息交流,讓家長一方面了解學校工作安排,另外一方面與學校形成合力,積極參與到學生管理中。另一方面,有些家長仍然習慣于包攬孩子的一切,幻想著大學老師也會和中學一樣面面俱到,甚至會對于孩子經歷成長之后產生的獨立和成熟感到陌生和不適。大學四年對于家長也可以說是一種學習和成長。隨著入校時間的增加,學生也越來越容易產生倦怠感,個別學生會逐漸無視的信息通知,從而導致錯過重要事件的截止時間。此時就需要輔導員講究方式方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同時給予更多地理解和包容,作為大學生最重要的是支持和配合學校的工作,為社會和國家的穩定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加強網絡平臺建設,多觸角開展思想教育工作如今,信息傳播媒介和載體層出不窮。隨著互聯網的出現,各種信息傳播和社交媒體軟件的產生和迅速發展,給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和影響。QQ、微信、bilibili、短視頻平臺等媒體的誕生和發展,嚴重影響了之前傳統的學生管理和教育方式。高校的輔導員需要認識到互聯網對學生的影響,從而采取合理的措施,讓學生接觸更多互聯網的正能量,促使學生健康發展。輔導員可以依托網絡平臺開展各類形式多樣的活動,如線上主題班會、線上打卡以及知識競賽等,加大對學生的網絡教育。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強有力的明辨是非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在網絡新媒體環境下,由于信息量大,信息傳播速度快,難免會出現信息魚龍混雜真假不一,學生群體也容易被虛假信息欺騙和煽動。這就需要高校輔導員自身具有強有力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夠快速了解這些信息的真實性,并在第一時間將負面信息扼殺在萌芽狀態。若負面信息已經傳播,則要利用自身的號召力和威信對學生正確的加以指導和引導,及時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新形勢下,輔導員需要充分了解和運用網絡技術,改變傳統思想意識,感受信息技術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的便利,建立線上溝通平臺,簡化學生管理工作,提高高校的學生管理水平。
(三)線上助力不停步,全方位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為了確保學業困難同學能夠掌握課堂知識,通過“點-面”相結合的形式開展線上助力。各班建立助力名單,每周定期反饋助力效果,對學業困難同學不僅在課堂學習上進行指導和作業督促,同時關心他們的情緒狀態,有特殊情況及時反饋給導員。在班級QQ群,每周推選最佳筆記,鼓勵同學們主動分享筆記,營造線上學習氛圍,讓知識點把握不清晰的同學可以通過查看筆記及時復習。對于學院在各自國家的外國留學生,針對時差和網絡不穩定等問題,輔導員充當學生與任課老師之間溝通的紐帶,幫助留學生解決問題,制定專門的學習任務,不讓一個留學生掉隊。新形勢下,就業工作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傳統的線下招聘和面試逐漸被線上招聘和視頻面試取代,輔導員也越來越多的在網絡平臺為學生提供就業信息,學生也只需要在信息平臺上上傳自己的需求,就能更快速、更精準地匹配相適應的職業和崗位。大數據時代下,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建立職業生涯規劃檔案,并根據求職創業狀態及時更新檔案信息。高校要主動運用“互聯網+就業”模式,為畢業生信息和人才順暢流動提供就業環境與政策支持。當今世界,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這給高校輔導員的管理工作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只有充分抓住機遇,正確面對挑戰,積極利用網絡技術的便利,才能更好、更有效的開展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高校輔導員要以互聯網新媒體為契機,借助信息技術更好的教育學生,服務學生,引導學生,最大程度地將信息技術服務于學生事務工作。
參考文獻:
[1]王紀妹.新時代00后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與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討[J].智庫時代,2020(14).
[2]張海琳.新時代高校思政課話語體系創新路徑——基于“00后”大學生群體特點[J].教育現代化,2019,6(95).
作者:何伊凡 單位:常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