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戲曲教學策略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加強文化滲透,提高學生思想覺悟
小學生對于戲曲文化的認識普遍較為淺薄,如果直接向學生開展戲曲教學,不少學生就會感到云里霧里,并不能夠達到較好地戲曲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開展戲曲教學之前必須向學生普及相關知識,讓學生對戲曲文化有較為全面的認識后再進行深入教學。教師應為學生普及有關戲曲的起源與發展史,并向學生普及戲曲的表演形式以及五大戲曲劇種的相關知識。在教學之余,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欣賞昆曲、墜子戲、滬劇等著名的戲曲種類,豐富學生對于戲曲的認知,調動學生學習戲曲的積極性,激起學生的好奇心。例如,教師在教學葉學戲曲曳一課時,就可以先為學生介紹中國戲曲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對于戲曲有一個大概的意識,知道戲曲是什么,為什么會有戲曲等問題,讓學生知道戲曲的基礎性知識,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戲曲認知體系。
二、強調視頻教學,增強學生視聽感受
每個小學生所處的生活環境都不相同,因而對戲曲文化的接觸程度也不盡相同,教師就應該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強調視頻教學,讓學生大面積地通過觀看視頻來體驗戲曲的感染力,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視聽感受。尤其戲曲視頻中演員的肢體表演和神態表演等,都可以對學生造成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必須在播放視頻的過程中提醒學生觀察到應該注意到的表演細節,讓學生懂得挖掘戲曲的內涵之處,促進學生全面地認識戲曲文化。同時,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學習戲曲表演中演員的服裝和妝容,讓學生認識到三塊瓦臉、花三塊瓦臉、十字門臉等,讓學生懂得欣賞戲曲表演,而不是“霧里看花,一片模糊”。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向學生介紹梅蘭芳等戲曲大師,還可以向學生播放有梅蘭芳出演的葉鄧粗姑曳葉一縷麻曳等時裝新戲,讓學生在學習音樂、感受戲曲的同時,了解到辛亥革命的歷史,幫助學生發展為全面的新時代青年。在播放視頻結束后,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提問,問學生一些觀看感受,引導學生思考有關戲曲的一些問題,深入地了解戲曲文化。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制定全面的戲曲文化學習計劃,每節音樂課中都向學生介紹一位戲曲表演大師,并為學生播放與之相關的戲曲表演視頻,讓學生能夠從中進行選擇,盡可能地讓學生擁有自己對于戲曲文化的獨特認知。
三、重視表演教學,范唱與動作教學同步
俗話說院“光說不練假把式”,教師在進行戲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多鼓勵學生進行仿唱,組織學生進行戲曲表演,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戲曲,實際性地增強學生對于戲曲的感受。戲曲有唱、做、念、打,這些都很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教師就可以根據這一特性,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來進行戲曲表演展示,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對于戲曲的體驗感,另一方面則可以訓練學生的表現能力,促進學生成為綜合性發展人才,從多個方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同樣需要重視示范演唱教學,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到戲曲的動人之處。例如,教師可以先在課余時間為學生介紹京劇,讓學生知道京劇的形成過程,了解到“京劇”中的“京”所代表的意思,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了解四大徽班進京的故事,為學生做好進行京劇表演的準備。在學生進行京劇表演之前,教師還應讓學生了解到“生”“凈”“丑”“旦”四大行當的具體內容,幫助學生建立起全面的京劇認知體系。然后,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進行京劇表演,讓學生模仿京劇視頻中的一些動作,并進行旁白練習,為學生正式的京劇表演營造氣氛。在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以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自己尋找伙伴來排練一些京劇經典橋段,幫助學生深入感受京劇文化,鼓勵學生為我國京劇文化的傳承奉獻力量。最后,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中或者是課下為學生尋找表演展示機會,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收獲成果的喜悅感,體驗京劇表演的樂趣,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和認知。總而言之,教師要想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引入戲曲教學,就必須加強對于學生的觀察與研究,深度挖掘戲曲文化的內涵,努力提高自身教學認識和教學技藝,才能夠讓戲曲文化從小扎根于學生的內心。
作者:張彩霞 單位:甘肅省榆中縣一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