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集體課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學前教育專業對學生的全方面發展素養有著極高的要求,鋼琴課也是其中必須要修的一門課程,師生都要認真的對待,好好的練習,為以后走向社會,參與學前教育工作打下堅實基礎。過去,我國高校音樂學院鋼琴教學一直采用“一對一”式的教學模式。但是,隨著高校近年來的不斷擴招,師資力量出現嚴重不平衡,學生人數的急劇增加,教育經費和硬件設施不能夠預知相匹配,這一矛盾在加劇著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業課的訓練和提升,以及包括鋼琴課在內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學前教育 鋼琴課 集體課
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包括對鋼琴演奏的方式方法和基本技能,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對不同題材、風格的音樂都可以彈奏出獨屬于自己的對音樂的認知,還同時具備即興演奏等技巧,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為將來走向社會打下堅實基礎。當然,鋼琴課的集體授課多多少少存在著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所以說,我們應該揚長避短,發揚其優勢,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體,提出相應策略,為以后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程教學的展開提出理論性的依據。
一、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集體教學的優勢
(一)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隨著高校擴招的推進,學琴教育專業鋼琴課已經不在適用于小班化或是個體化教學,這樣會要求更多的教學資源,更多的專業教師,也會相對浪費時間。而且學生的學習層次不盡相同,但又沒有參照物,無法做到更好的提升。相較于一對一的鋼琴授課模式,集體課程教學讓更多的學生同時享受教育資源,節省了教學實踐,提升了教學效率。
(二)有利于教學質量的增強
集體化鋼琴教學,學生與學生之間會存在相互依存心理,同時還會形成集體共同感,這有利于學生之間對鋼琴專業的交流和溝通,從而取得共同進步。在大課堂的環境下,學生更有勇氣在課堂上進行互動,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學生的自信心的提升會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也就能夠更好的根據自身的教學計劃展開課程,教學質量也會大大提升。
(三)緩解課堂氛圍
過卻一對一的鋼琴授課模式,一個教師對一個學生,學生會相對壓抑,雖然老師的注意力都在一個學生身上,但是反而會有反作用,學生在一種沉悶的氛圍里,思想收到限制,漸漸也就不太愿意和教師進行溝通,反而變成了對鋼琴教學內容的被動接受。但是,集體鋼琴課程,學生與學生之間會有更多的話題,在于周圍人建立良好的關系之后,更愿意與別人分享,也會使得鋼琴教學課堂氛圍越來越活躍,學生的大腦也會被帶動起來。如果穿插一些鋼琴相關的小游戲,會讓課堂氛圍更加和諧。
(四)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
鋼琴是一種非常注重專業能力在現實生活得檢驗,純粹的依靠教師課堂講解是遠遠不夠的。集體鋼琴課,讓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有了更多的可能,學生在自我思考和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的想法。而且,集體課更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最大化的參與到課堂上來,這在一定程度上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
二、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集體教學實施策略
(一)立足課堂,注重基礎知識的培養
無論是什么樣的課堂,打基礎一必經階段,只有基礎打牢了,才能夠進行接下來的環節。集體鋼琴課程更加需要基礎知識的培養。因為,集體課是一個教師面對一群學生,教師不可能做到將每一個學生照顧到,但是仍舊要求學生加強對自己基礎鋼琴知識的提升。教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也要根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基本特點,制定適合他們的教學內容,為學生以后鋼琴課程深入學習和探索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良好課堂氛圍的捕捉
良好的課堂氛圍是可以最大化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的。鋼琴課在調動課堂氛圍方面有著和好的先天優勢。很多學生認為上集體課,可以趁機開小差而不被教師察覺,抱著這種僥幸心理,鋼琴課程對他們來說并沒有起到教學的作用。這個時候,需要教師將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與鋼琴課程相結合,讓學生更有興趣參與。
(三)教學方式的多樣化
如果一直沿用學院派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學生是沒有太多的機會參與學習。學前教育鋼琴課又是很注重實踐的一門課程,所以說教師要讓教學方法更加豐富多彩,這樣一來學生不會覺得課堂枯燥無味,最終沒有達到任何效果。比如說分組教學,因為在剛剛走入這個專業的學生來說,在鋼琴指法、手型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及時糾正。但是,教師有沒有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去進行這一環節,就可以采用小組教學,每個小組的成員都有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讓一個鋼琴綜合素養好的學生當組長,監督小組成員的練習,還可以在小組內進行比賽等形式,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幫互實現鋼琴水平的提高。
(四)教學硬件設施的不斷改善
現在很多的高校雖然不能夠做到,再進行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集體授課時人手一臺鋼琴,但最起碼應該讓學生都有機會,進行鋼琴訓練,教師的選拔也應該是綜合能力很強的人員,必要的時候還要借助多媒體配合教師的講學,因為有的時候會涉及到很多音樂理論方面的內容,這樣會讓學生更直觀立體的感受鋼琴音樂的魅力,從而加強學生學習鋼琴的興趣。還有就是,鋼琴訓練室應該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最大限度的,最長時間的開放,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之外也有練習鋼琴的機會。
(五)學生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鋼琴樂譜就像閱讀文章一樣,想要真正的了解作曲家通過樂譜表達的思想情感,就需要認真的閱讀,指法、樂句、表情等都需要有很好的自我理解和拿捏。讓學生在實踐中反復練習。當然,還有就是練琴的時候要掌握科學的方法,注意完整性、連貫性,慢練、分手練習、分段練習、重難點練習等都要根據自身特點不斷的進行,在這種良好習慣的推動下,讓自己的鋼琴手法更加嫻熟和扎實。
(六)結合主觀能動性,尊重差異化發展
不可否認的是,每個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在鋼琴方面有著很好的素養,但是,有的學生還需要勤加練習。這個時候的教師,不應該是只注重對優秀學生鋼琴知識的培養,也要關心專業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因為,每個學生擅長的點不一樣,教師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學生能夠有效的揚長避短,發揮自身的最大優勢,這樣學生才會更加主動地去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并將其運用在自己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之中。
(七)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建立平等師生關系
每一位教師都不僅僅擁有很高的鋼琴專業知識,也應該具有很好的道德品質,能夠真正的關心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教師應該注重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了解學生內心想法,這樣在進行授課的時候才能夠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如果,只是一味地在上課的時候出現,下課就找不到人,教師和學生之間出現脫節,那么教師課堂內容的制定,和學生學習的興趣點存在差異,這樣并不利于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高,學生也不會再這樣的課堂有很大收獲,所以說,師生之間應該存在平等的關系。
(八)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
評價機制是教學工作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師在建立評價機制的時候應該堅持公平、公正。當然,評價不僅僅包括對鋼琴彈奏等直觀的考核,還應該包含平時學生上課的表現,以及課下小組之間,成員之間的練習互動等方方面面都應該納入評價機制。其中,鋼琴專業能力的掌握是必不可少,它不僅可以檢驗學生對專業課內容的掌握程度,也給教師完善教學方法提供依據。總之,教師不應該建立唯期末考試是評價標準,這樣容易產生臨時抱佛腳的心態,專業知識不等牢固掌握。教師更不應該主觀臆斷,固定思維的給高專業水平學生高分,而忽視對專業知識相對薄弱學生的正面評價。
三、結語
學前教育在基礎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鋼琴技能的培養又是學前教育專業的重中之重。與此同時,“一對一”的鋼琴教學模式已然無法適應社會對鋼琴人才的大量需求,而鋼琴集體化教學適應了這種需求,也被很多高校運用。雖然說,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能夠有力的適應人才大量輸送的要求,但是也為教師的教學課程帶來了弊端。所以,本文就其課堂策略進行研究,找準鋼琴課集體教學的方法,真正發揮鋼琴集體課在教學中的作用和意義,為現實生活和工作的需求打下基礎。
【注釋參考】
[1].孫爽.試論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2(06).
[2].閔勝林.對音樂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的探索與研究[J].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4(S1).
[3].丁淑娜.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黃河之.2014(11).
作者:宋曉英 單位:宿遷高等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