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財政扶貧資金項目管理問題與對策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扶貧項目資金使用忽視了區域實際情況
各貧困鄉鎮和村在申請扶貧資金的時候,將所有的工作重心都放在資金申請數量和成功率等方面,并沒有對結合項目運作內容對區域實際情況進行全方位的調研。這也使得扶貧資金項目的申請存在非常顯著的盲目性,脫離了實際情況。而當成功申請到項目資金的時候,后續發展中也有可能會因為項目施展在區域環境中缺乏必要的可行性,導致扶貧項目運作出現較大的障礙和困難,造成了扶貧資金的浪費。也有個別部門前瞻意識不強,項目提前謀劃不夠充分,有關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協調配合,統籌推進力度不夠,扶貧項目前期工作推進緩慢,導致扶貧項目庫建設滯后,存在資金等項目的現象,資金到位后項目才落實。
(二)扶貧資金的管理沒有形成合力
在當前扶貧資金管理過程中,扶貧資金來源渠道相對來說都具有較為顯著的分散性。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貧困地區在扶貧資金管理方面就容易出現重復與交叉的情況,造成同一批項目資金在不同部門分解申報,非常容易造成資金管理責任不清等各類問題,影響了資金的高效應用。項目推進偏慢。受前期工作不精不深、審批程序復雜、招投標耗時長等多種因素影響,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進度偏慢。部分項目負責人在扶貧項目的具體實施過程中疏于監管,未能及時跟進項目實施進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項目建設按時推進,進而影響扶貧資金支出進度。
(三)項目資金的使用缺乏有力的監督
項目資金難以做到全流程監管。由于扶貧項目點多面廣,涉及部門多,資金分配過程繁雜,資金監管難于做到一次性或全面性的監督,資金的安全高效難以全面把控。小額信貸資金效益發揮不明顯,發現部分農戶資金使用形式比較單一,產生的效益比較小,以養殖業和種植業為主的產業模式受自然環境影響較大、風險較高,貧困戶主動投入和實施的意愿不高,效益拉動不大。
二、財政扶貧資金項目管理的改善對策
(一)結合區域現狀來實行精細化資金使用體系
對于貧困地區來說,在進行扶貧資金申請的過程中,應該能夠結合區域實際情況來進行全方位的調研。這也需要貧困地區在開展扶貧項目的時候,應該先做好項目立項調研與整體評估工作。在扶貧項目資金申請之前,應該圍繞當地經濟格局和特色產業發展內容,將扶貧管理部門跟其他部門聯動在一起,共同進行項目的預算分析和可行性論證。這樣以后,在申請扶貧資金之前,就能夠確保項目能夠在本地區域得到較好的建設,提高扶貧資金的利用效率。對于各個貧困地區來說,不應該使用隱性關系路徑等方式來獲取扶貧資金,而應該做好項目規劃,構建精細化資金使用體系,才能夠切實提高項目資金的審批通過率以及后續使用效率。
(二)構建扶貧資金的多主體管理體系
鑒于當前一部分貧困地區扶貧資金管理方面出現的混亂情況,在后續的發展中應該逐步構建扶貧資金的多主體管理格局。一方面,扶貧資金管理應該先實現單個項目資金的有機整合與統一管理,協調好項目相關主體與部門在資金管理方面的具體能力,最終也就能夠構建項目扶貧資金管理的長效機制。另一方面,在扶貧資金項目管理過程中,扶貧管理部門也應該做好較好的引導性作用,同時還要串聯各個部門來實現項目的集中扶貧資金管理,并按照項目內容來實現資金單次安排到位。進一步明確部門職責,加快項目前期的審批流程,從嚴督查扶貧項目的推進工作,提高扶貧項目資金的撥付效率。要求扶貧項目主管部門增強脫貧攻堅的前瞻性、計劃性,以早謀劃促快實施,加快項目建設,盡早發揮資金使用效益。這樣以后,扶貧資金管理就能夠避免出現交叉與重復管理的情況,顯著提高資金的使用成效。
(三)加強扶貧資金的監督與管理
各單位要嚴格執行上級有關扶貧資金管理規定;建立和完善扶貧資金管理使用的規章制度;嚴格實行扶貧資金的報帳制管理;廣泛推行扶貧資金項目的公示、公告制;對投資額度較大的扶貧項目實行公開招投標;對需要量較大的大宗扶貧物資實行政府采購。同時,要嚴格執行扶貧開發規劃,切實加強扶貧項目庫建設,不斷提高扶貧項目質量;要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訓,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在此基礎上,要重點做好五項工作:一是堅持“四專”原則。對所有扶貧項目資金實行封閉運行管理。做到專款專用、專戶儲存、專人管帳、專賬核算。二是嚴格公示制度。采取多種形式,推行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向群眾公布扶貧項目資金管理使用情況,自覺接受群眾監督。三是嚴格撥款制度。堅決按項目實施合同書實施項目管理,必須按工程實施形象進度和規定程序、規定數額,憑合法手續分期撥款。四是強化報賬制度。全面建立扶貧項目資金專戶,推行縣、鄉、村三級,扶貧辦與財政局兩家共同參與的“三級兩部門會審”報賬制,堅持憑合法票據報賬。五是強化全程追蹤。堅持項目責任制、分片包干制、過程跟蹤制,強化扶貧項目資金使用的過程監控,嚴防扶貧資金流失。
三、結語
各個貧困地區都應該充分關注扶貧資金項目申請與監管,提高各類扶貧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率。這也需要各個貧困地區的政府部門能夠針對自身情況進行全方位的調研,同時還要逐步構建多主體管理體系,能夠消除不同主體在管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資金利益沖突。在各類扶貧資金使用的過程中,也應該強化這類資金的監督與管理,避免出現資金浪費等各類情況,真正實現精準扶貧的相關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宇,徐小剛.加強財政扶貧資金監管的幾點思考——以陜西省漢中市為例[J].財政監督,2018(20).
[2]李向,李春力,王景田,吉仁其木格.地方財政扶貧開發的現實困境與應對策略——以鄂爾多斯市杭錦旗扶貧開發為例[J].北方金融,2016(9).
[3]趙向春.探討農村財政扶貧項目管理及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財經界(學術版),2015(24).
作者:楊春燕 單位:賀蘭縣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