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戲劇創作表演輔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的生活品質有了明顯改善,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享受,對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由于節目類型的多樣化和豐富性,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應該對戲劇創作與表演輔助的重要性有清楚認識,采取切實可行的方式開展工作,以此滿足群眾的多樣化需求,有效提高工作水平。本文針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中的戲劇創作與表演輔助展開分析。
關鍵詞: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戲劇創作;表演輔導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群眾的生活品質和審美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注重精神文化的追求。作為中國夢和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關鍵性內容,戲劇創作與表演輔助工作必須要與時俱進,加快發展,所以相關人員應深入基層群眾,對本土文化及資源加以尊重和了解,強化業務素質,拓寬信息量,進而滿足群眾對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推動文化市場的繁榮發展。
一、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中戲劇創作與表演輔導的實施意義
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中戲劇創作與表演輔導的實施意義主要體現為:①滿足群眾的審美要求與喜好。文化藝術的創作要與實際和生活相契合,貼近群眾,這樣才能讓群眾感同身受,產生共鳴,主動接受藝術作品,善于從作品的愛恨情仇、是非曲直中形成鮮明的價值觀念,提高審美水平。②促進群眾文化素養的培養。藝術與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優秀的戲劇作品有著強烈的藝術震撼力和表現力,在表演藝術、表現手法、語言和內涵等方面值得借鑒與弘揚。只有具備較高的文化層次和文化品位,才能創作和表演出優秀的戲劇作品,所以生活質量與文化素養的提升是戲劇表演及創作的前提和基礎[1]。③激發群眾創造靈感。優秀的戲劇表演能引起群眾的情感共鳴,有著其他藝術形式難以媲美的感染力,這就需要秉持寓教于樂的原則,科學借助戲劇作品來引導群眾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和精神品質。經典且優秀的戲劇作品深受群眾的青睞,業余作者的創作興致易被激發,而與生活有著密切關聯的素材易被作者發覺和升華,進而形成生命力和感染力強的戲劇作品。
二、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中戲劇創作與表演輔助的實施路徑
(一)強化創作的針對性和創新性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涵蓋社會的方方面面,綜合性較強,工作人員在輔導環節會面臨著怎樣創作的難題,尤其是針對性強的戲劇作品創作。為此,工作人員創作戲劇之前應深入基層群眾,對群眾的實際情況加以全面了解,切身感受群眾的生活,以此產生創作的靈感,具體包括:①創作之前對戲劇主體加以明確,在此基礎上構建主要的故事情節框架,創作出群眾喜聞樂見、富有生活氣息的戲劇作品;完成框架構建后,認真聽取他人的建議或意見,適當補充和調整作品,保證作品的完善性。②針對作品中的不合理內容,應該及時加以修改,然后組織演員進行排練,并詳細了解演員的具體情況,結合這些情況再次改進作品,確保所創作品的趣味性、創新性、科學性、針對性、合理性。
(二)注重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對于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人員而言,其主要職責就是服務于群眾的文化活動,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要努力學習各學科知識,融會貫通,掌握扎實的專業技能,準確理解不同的戲劇表演和創作的形式,能以不同的藝術形式為依據,對不同的藝術表達手段加以運用和演繹,進而強化自身綜合素質,為各項工作提供優質的服務。同時在社會文化繁榮發展的趨勢下,工作人員應該與時俱進,努力增強自身的創新能力,善于借助各種藝術形式表演戲劇,促進戲劇創新性的提高[2]。此外,戲劇創作工作的娛樂性較強,需要有機結合舞臺表演,采用舞臺演出的方式來展現創作者的審美情趣與價值觀念,使群眾的道德情操得以陶冶、藝術知識面得以豐富,滿足群眾的多樣化需求,實現藝術性與娛樂性的統一。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對戲劇故事走向予以理清,合理處理故事的轉折部分,保證劇本的完善和舞臺表演的完美。
(三)激發人員表演的熱情要想充分展現所創作的文化作品,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人員應該具備敏捷的思維和較強的思維表達能力,在具體創作環節要注重作品的邏輯性,確保作品脈絡的清晰。同時在表演節目過程中,工作人員應認真分析自己的語速、神情、思想等,語速適中,盡可能使用普通話,以便群眾準確理解作品內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很多演員不是專業出身,在表演中需借助全面性的輔助表演,這就需要做到如下幾點:①演員之間加強交流和溝通,確保表演的專業性,輔導者和被輔導者要具備良好的耐心,緩解表演前的緊張心理,便于彩排工作的正常進行;②輔導者要仔細輔導演員,認真講戲,注重保護演員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緩解演員的膽怯感與緊張感;③如果演員認為自己發揮不佳,需要通過溝通放松自我,為后續表演的順利進行打好基礎[3]。例如:某小區表演作品《龍鳳呈祥》時,某位女演員扮演的角色是幼教,因缺乏表演經驗而產生焦慮和緊張的情緒,在此過程中輔導員與其進行思想交流,以身示范,不斷鼓勵和贊揚其進步,使其增加了表演的自信心,獲得了理想的表演效果,很好地滿足了群眾的多樣化文化生活需求。
三、結語
綜上言之,作為社會文化工作中的主要內容,基層群眾文化的有效實施能很好地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所以在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高度重視戲劇創作與表演輔導,強化創作的針對性和創新性,注重綜合素質的提升和表演熱情的激發,以便完美融合表演輔導與戲劇創作,加快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推進步伐。
參考文獻:
[1]柯逸峰.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中的戲劇創作與表演輔導[J].大眾文藝,2017,(8).
[2]楊泳.戲劇創作和表演輔導在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中的分析[J].藝術科技,2016,29(9).
[3]周曉英.利用基層舞臺技術促進群眾文化發展的探討[J].中外交流,2016,(8).
作者:唐鴻鵬 單位:濮陽市嘉尚鴻鵬文化藝術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