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與內部關系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新技術企業隨著政府近年來政策的支持和扶持力度的加大,呈現出良好發展的光明前景。科技的進步帶動國家各個領域飛速進步,高新技術產業以技術為核心要義,技術研發為基石,推動技術生產大幅度提升,帶動經濟產值提升。高新技術的企業成長空間遠遠大于傳統企業,其技術革新具有領先型,所以從長遠來看,高新技術企業擁有著強大的生命力。為了保證高新技術企業的協調發展,其內部管理必須緊跟國家稅收優惠政策。所以為了推進高新技術企業的綠色持續發展,必須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內部管理
高新技術企業本身受到國家大幅度支持,吸引大量人才流入,知識型人才逐步成為高新技術企業的中堅力量,為了保障高新技術企業能夠穩步發展,國家也一系列的稅收優惠政策支持高新企業的發展。雖然高新技術企業在技術上遠超于其他傳統企業,但是內部管理制度上完善性卻有待完善。本篇文章就國家對高新企業的扶持政策和企業內部管理進行分析探究,以期能夠推進高新企業的長遠發展。
一、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特征
高新技術企業是我國近些年著重關注的新興企業,相較于傳統的制造業,高新技術企業的技術領先于生產。換而言之,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究成果是首要因素,在此技術上建立起以科技為核心的技術產品,這也在另一個層面上說明,高新技術企業有著開拓的屬性。再者,高新科技企業依托于科技創新,其產生的前提也是創新的成果,所以廣泛吸引大量人才是保證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國際上,高新技術企業一般處于科技發達的地區,這里的科技水平能夠推動科研人員的研發工作,同時完善的科研保障體系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進入。除此之外,高新技術擁有著寬廣的成長空間,企業研發的產品首先能夠滿足市場的需要,同時由于其科技的先進性,能夠更大程度上占領市場,獲得大量的經濟利益,推動企業穩步持續的發展。最后,在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相較于傳統的制造業,其風險性大幅度提升,簡單來說,在開發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有競爭,倘若時代的發展遠超科技研發的速度,開發成果不適用于當時的情況,那么企業的開發產品面臨失敗的風險。為了推動高新技術企業降低投資風險,推動企業的成熟完善,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出臺了相應的稅收政策,來保證企業的平穩發展。
二、高新技術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科技強國逐步地成為中國人民的共識,人民在推動建設創新型社會的同時,國家順從人民的民意,頒布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為高新科技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一)增值稅優惠增值稅的稅收優惠主要分為兩點,第一點是高新技術企業自主研發的產品,例如軟件開發或者從國外引進的技術根據中國情況進行改進的產品,這部分的軟件產品我國實行13%的增值稅率,在產品進行銷售后,繳納的增值稅稅收高于3%,還可以享受退還的優惠。第二點是除了軟件產品之外,高新技術企業對外出口的科研設備,根據政策的支持可以享受設備進口增值稅和減免政策。這兩項政策保證了高新企業在研發過程中的外部扶持,能夠為其科技創新提供有力的環境保障。除此之外,高新科技企業研發產品在出口時還享受增值稅零稅率的優惠,在面對國內市場時,13%的增值稅稅收也能夠為企業的開拓提供良好的支持。[1]
(二)企業所得稅優惠企業在申請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資質后,自高新技術企業證書注明的發證時間所在年度起,三年內企業可享受所得稅為15%的稅率優惠政策。除此之外,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技術轉讓活動以500萬人民幣為界限,低于此值可以免征企業所得稅,高于該界限,超過部分以稅前減半扣除政策扶持。此外,科技型企業可以按研發費用的75%比例進行加計扣除。同時,在彌補虧損上,高新技術企業,自具備高新技術資格前5個年度尚未彌補的虧損,可以在以后10個年度里進行彌補虧損。
(三)個人所得稅優惠全國范圍內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以未分配利潤、盈余公積、資本公積向個人股東轉增股本時,個人股東一次繳納個人所得稅確有困難的,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分期繳稅計劃,在不超過5個公歷年度內(含)分期繳納,個人股東獲得轉增的股本,應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適用20%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此外,全國范圍內的高新技術企業轉化科技成果,給予本企業相關技術人員的股權獎勵,個人一次繳納稅款有困難的,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分期繳稅計劃,在不超過5個公歷年度內(含)分期繳納,個人獲得股權獎勵時,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
三、高新技術企業的內部管理與政策的融合
面對國家強有力的政策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的內部管理應當緊跟政策,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積極主動地納稅,在法律的框架下享受國家給予的稅收優惠政策。
(一)高新企業的內部管理不足1.企業評價指標不健全針對我國的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現狀來講,企業能夠把握增值稅優惠和所得稅優惠。但事實上由于該領域發展的不成熟性導致高新技術企業的評價指標不健全。企業的評價指標主要有財務效益、發展潛力、運營情況以及償債能力等。財務效益主要是由公司的會計分析。但是從目前的會計領域的政策來看,稅法的相關規定與會計準則有著一定的沖突點,現有的法律條文對兩者關系之間的界定和聯系不明顯,這也就導致了會計滯后性較為嚴重。同時,企業對于研發支出的認識存在一定的限制性,這也就引起處理支出費用的不當,研發支出適用稅收優惠不能夠落實。上述指標是體現企業發展的重要依據,在推動企業的和長遠發展上有著重要的意義,企業在未來的規劃中應當重點關注評價指標的不完善,推動相關的事項完善化。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高新技術企業的財務預算機制,首先應當健全預算機制,在研發相應產品之前制定清晰的財務指標,在面對市場需求時,找準市場空白,加大可行性研究,確立具有針對性的運營目標。2.企業激勵政策不完善高新技術企業以人才為優勢,打造知識型、科技型的創新發展公司,人才的吸引能力也是衡量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指標。企業擁有強有力的技術人才能夠保障產品的更迭速度,時刻把握市場的脈搏,保持企業競爭力。技術人才是實現科研價值的重要因素,所以企業需要創造人才的吸引點,才能夠為企業源源不斷地注入新鮮的血液。而目前,我國高新企業吸引人才的主要途徑是通過高薪方式,沒有把握技術人才的興奮點。在研發過程中,團隊的研發項目需要個體進行配合,有效的激勵制度能夠保證技術人才的研發熱情。我國的激勵制度缺少靈活性,產品研發的獎勵措施相對較少。3.風險管理缺失對于技術高新企業來說,科技的創新能夠保持企業迅猛成長。以創新為驅動力的企業往往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創新研究,投入的增加并不意味著開發產品的成功。因為技術創新往往要經過大量環節,環節的重復累加也意味著高投入,產品調研、產品開發以及市場檢驗這些環節都需大量資金的支持。但由于高新技術企業風險管控缺失,投資回報率不夠明確,回收成本難以進行估計,開發風險大幅度提升。
(二)“政”“管”融合,推動企業協調發展1.統籌稅收規劃工作國家優惠政策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穩定的環境支持,企業也應當加強內部管理,做好統籌規劃工作。高新技術企業應當結合自身的情況,充分發揮公司能動性,對外做好競爭分析,對內科學展開稅收籌劃工作。籌劃工作需要綜合考慮公司的戰略發展需求,不能僅考慮經濟的利益,再者也應當關注稅收優惠政策之間的差異,結合公司現有技術條件和國家政策扶持領域之間的差距,在其企業本身范圍之內調整產業結構,在享受國家稅收政策紅利時,確保高新技術企業的稅收規劃和企業之間的戰略目標一致。統籌稅務規劃工作往往需要企業投入一定量的資金,引起成本的增加,稅務規劃應當同財務管理進行融合,兩者目標保持協同統一。我們通過預算管理做一個例子,預算管理需要結合企業各個業務環節進行規劃。第一,在進行產品研發之前要進行可行性分析,通過預算規劃和產品開發的時間性,防止成本超過后期的利潤。第二,統籌工作要符合企業的實際,開展產品研發之前需要做好外部環境和內部設施的預估。最后以企業的實際的情況進行產品研發的方案設置。2.強化激勵機制、吸引科技人才高新技術企業的人才吸引機制的完善,能夠有效地優化和提升管理工作,還能夠提升稅收籌劃能力,人才的吸引不僅僅是研發速度的提升,更是管理能力的大幅度上漲。激勵機制我們可以從結構和水平的提升,人才結構的優化能夠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地建立起高素質人才隊伍,結構的平衡推進企業的整體人才結構,人才隊伍的建設更應當滿足企業需求,人才的技術特性應當匹配崗位特性。再者,稅收管理和籌劃人才的培養也是推進企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在安排統籌規劃人才時,需要選拔擁有專業技能知識的人才,實踐經驗豐富的人才能夠更加好地將政策與內部管理統一。[2]3.加強風險管控風險管控是高新技術企業最容易忽視的地方,但是風險的管理關乎企業的未來發展。一般來說,風險來自法律政策和業務能力。前者需要全面的知識體系,強有力的綜合能力的團體,針對現有稅法優惠政策,預測未來政策的走向,衡量風險要素,再對政策出現疑問的時候,及時聯系當地稅務機關人員,降低法律政策風險。除此之外,高新技術企業也應當獲知最新的政策法規,把我國家對于該領域的政策動態,能夠從外部環境的變遷中找出適合企業發展的最新道路。后者是企業在發展道路上的自身因素,企業需要在外部環境的變遷中剖析自身的發展,各個環節之間的聯系都需要及時的分析,避免企業在后期面臨投資風險時,做出合適的決策,避免出現重大失誤。總而言之,高新技術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需要同內部管理一起加強,才能夠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協調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鄧倩,周霞.稅收優惠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影響分析[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14(15).
[2]匡小平,肖建華.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培育的稅收優惠政策整合——基于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的分析[J].財貿經濟,2007(S1).
作者:赫孟昭 單位:龍源(北京)風電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