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數據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發展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大數據時代,信息化建設是我國整體建設發展的重要趨勢。本文介紹了大數據對我國高校教育管理帶來的影響,探討了我國高校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根據現狀和問題分析大數據在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發展中的對策。
關鍵詞:大數據;教育管理;信息化
隨著我國信息化水平的高速發展,信息化技術廣泛應用在各個行業領域,而大數據分析是信息化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對我國高校的教育管理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通過對大數據的可視化分析,能夠為高校教育管理的發展提供決策依據,并針對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供合理有效的解決思路。
1大數據對我國高校教育管理帶來的影響
1.1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方式
隨著信息化的飛速發展,新型教育方式具有形式多樣化、內容豐富化的特點。大數據時代下,教育資源和教學內容都可以隨時通過信息平臺進行、共享和更新,教育的資源的呈現也更加的多樣化,有音頻、視頻、圖片和文字信息等等。學生們只要連上網,登錄到指定的網站就可以隨時隨地獲取想要的知識信息,而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課堂授課學習方式,知識的來源也不再局限于課本。同時,豐富多彩的知識內容可以通過網站、微博、APP、微信公眾號等多種途徑實現信息共享,而這些網絡平臺都設有問題留言和討論區,可以隨時進行學習反饋并且了解其他人的學習動態和解題思路,參與討論的對象也不再局限于自己班級的同學。相比于傳統課堂上只能與老師和班級同學進行學習交流和討論的模式,大數據環境下的新型教育也具有更強的互動性。
1.2改變了傳統的管理模式
教育管理者可以充分發揮大數據平臺優勢,全方位的收集學生的相關信息,對信息進行分類和匯總。根據數據分析的結果,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制定更具個性化的培養模式,實現更具個性化的教育管理,增強管理的時效性。例如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消費行為、就餐習慣、興趣愛好等,可以更有針對性的制定培養計劃,對學生展開精細化、人性化教育。同時,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學校應當關注的重點。通過對采集到的學生信息進行相關數據分析,可以捕捉到學生的心理變化,便于及時展開心理疏導,建立心理預警機制,提高心理指導工作的效率。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讓教育管理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學生、教師、家長以及社會的需求,發現并解決潛在的問題和矛盾。以數據分析結果為依據,高校在制定相關政策和出臺某些文件時可以采用更加人性化的思路,實實在在為全校師生提供服務和幫助,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管理服務理念。因此,大數據應用的普及為現代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1.3為教育管理的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大數據對于數據信息的收集能力,遠遠超越傳統意義上所收集的信息總量。通過大數據技術收集到的大量高純度的信息能夠為高校管理的決策提供方向和依據。同時,相較于傳統管理模式,大數據技術還能夠以極高的速度來對信息進行篩選、分類、編輯、分析和加工,大大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大數據分析讓高校教育管理更趨于科學化和合理化,尤其是對高校教育管理規律的把握,更加具有現實意義。同時,大數據的有效利用還可以提高高校教育管理者對一些事件或行為的預判能力,對于預防和處理危機事件起到了關鍵作用,從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校園的安全和穩定。
2高校教育信息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2.1理念相對滯后
一些教育工作者把教育信息化片面地理解為教育的計算機化和網絡化,認為發展教育信息化就是建設高速的校園網絡,多配幾臺電腦,多建幾間多媒體教室。他們僅僅看到了信息化“技術”的一面,而忽視了信息化“理念”的一面。其實教育信息化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使用信息化技術只能作為手段,最終目的是在于利用新式的教育技術和方式來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通過共享優質的教育資源來豐富教育知識儲備,結合多樣化的教育模式培養學生開放式和發散性的思維,最終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因此,要改變教育信息化落后的局面,需要對教師群體進行信息化教學方面的專門培訓,從本質上改變教育工作者對教育信息化的片面認識,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與管理的積極性。
2.2軟硬件設施和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的教育信息化起步較晚,基礎較弱,各種硬件軟件設施設備還不足以滿足技術發展需求。網絡不穩定、覆蓋不全面、死角較多,服務器、存儲等系統缺乏統一管理和調度,安全、容災、備份系統不夠完善,穩定性與可靠性不夠等問題在一些高校普遍存在,這些問題成為信息化無法支撐教學的重要原因。其次,大量高校存在信息化系統和教學平臺運轉不暢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采購決策者對信息系統開發建設的特點認識不全面;(2)缺乏對平臺系統進行二次開發和升級的資金;(3)各個應用系統各自為政,形成“數據孤島”;(4)缺乏有效的運營管理;(5)系統應用和教育教學實際需求存在差距。同時,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滯后,缺乏技術培訓與支持,沒有統一的數據規范和標準等也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3大數據在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發展中的對策分析
3.1加強信息化教育管理師資培訓
新時代社會需要的是全面型發展的人才,而大數據技術在教育管理中的合理應用能夠為培養全面型人才提供方法和方向,同時也能為現代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可能。然而現階段仍有很多教師和教育管理者對大數據技術和應用缺乏了解。因此,需要加強信息化教育管理師資培訓,通過培訓,一方面能夠轉變傳統的教育管理理念,使教育管理者能夠熟練應用多樣化的管理方式以適應當今社會的信息化發展;另一方面能夠進一步提高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大數據解讀能力和管理素養,比如數據將如何被使用、分配和分析,數據如何在高校內部和外部得到保護、可視化和共享。通過專業的培訓,可以確保高校在進行數據采集、數據分析、提供決策的時候更加全面、充分、安全和高效。
3.2加強數據安全防護
高校教育是國家科學研究、培養人才的重要手段,隨著其數字化、信息化建設不斷發展,各類信息系統中存儲的數據信息越來越多,這也預示著存在越來越大的數據安全風險。近年來,隨著高校個人和科研信息價值的不斷瘋漲,信息泄露風波頻繁上演,學生信息被企業冒用、學生“被入職”等事件層出不窮。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學府和學生的庇護所,在加大信息化建設的同時也應做好數據安全防護。首先應當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組織體系、管理制度及責任制度,全面提升學校工作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同時增強自身安全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形成與信息化發展相適應的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其次應當采取技術措施,合理利用各類數據保護技術和專業設備,例如靜態脫敏、數據加密、數據庫審計、數據庫防火墻等等,從技術層面上嚴防數據泄露,保障大數據安全和云數據安全等。通過制度措施和技術措施雙管齊下,構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管理防護體系,保障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安全和穩定開展。大數據時代下應當改變傳統教育理念,加強對教職工的信息化培訓,提高管理素養。同時應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現有的數據信息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與整合,加強數據安全防護,促進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露明.大數據分析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途徑[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8,35(06):111-112.
[2]曾忠毅.大數據時代高校黨員教育管理研究[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1(01):77-82.
[3]朱靜.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探索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9(11):188.
[4]吳小毛.面向大數據的高校教育管理改進研究[J].科教導刊,2019(24):18-19.
[5]楊陽,蘇力,石城.大數據對現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影響及改進策略[J].江蘇高教,2019(03):58-61.
作者:馬悅 單位:陜西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