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融媒體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問題與優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融媒體的快速發展為鄉村振興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本文采用網絡問卷、深度訪談和典型案例分析等方法,就融媒體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現狀進行調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融媒體使用的優化路徑。
關鍵詞:融媒體;鄉村振興;問題;優化路徑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提出的重大決策部署。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又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了全面部署。在2020年12月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需要全黨高度重視的一個關系大局的重大問題。融媒體的快速發展助推了直播、短視頻等平臺的增長,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帶來了機遇。因此,研究融媒體視域下如何挖掘農村各類資源,服務鄉村振興、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縮小城鄉差距,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一、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融媒體使用存在的問題
截至2020年6月,我國農村網民規模達2.85億,占網民整體的30.4%。網絡的發展在為鄉村振興戰略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了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了解,筆者采用網絡問卷和深度訪談等方法進行調查。受肺炎疫情影響,調查以線上為主,其中深度訪談對象涵蓋鄉村振興戰略的參與者、實施者與受益者。
(一)配套設施不足,專業人才匱乏隨著鄉村振興政策的實施,農村也在快速發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但調查發現,城鄉一體化建設中農村的基礎配套設施相對比較落后,人們更希望增加對教育、生產生活及醫療衛生類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如:道路綠化、休閑娛樂、健身器械等的建設投入期望達到了71.13%。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普及率較低,農村從業者的文化水平總體偏低,對手機、電腦等的操作不夠熟練,融媒體使用專業人才匱乏,相對于電視等傳統媒體,人們對新媒體的信任和支持度還較低。這些都嚴重制約著農村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導致融媒體助力鄉村振興后勁乏力,創新不足,制約了融媒體的作用。
(二)品牌形象不足,文化輸出率低融媒體平臺的不斷完善催生了鄉村草根網紅,促使其成為大流量IP,通過流量變現助推鄉村產業振興,帶動了經濟的發展。高曝光率網紅,如李子柒、華農兄弟等,借助高知名度,高質量輸出內容,實現了高變現預期。同時,融媒體的快速發展也助推了農村電商的崛起。據筆者所做的調查顯示,57.04%的人在電商平臺上購買過農副產品,50.5%的人與售賣農副產品、手工藝品等產品的鄉村電商平臺商戶有過交集。微信朋友圈帶貨及各平臺直播帶貨成為農產品新的銷售形式,帶動了銷量增長。“互聯網+網紅”帶動的“網紅經濟”及農村電商承載著鄉村經濟發展和形象傳播的雙重功能。良好的品牌效應能夠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文化輸出率,但內容單一、風格易被模仿等問題嚴重制約其發展,導致品牌形象不足,文化傳播的內容和形式不夠豐富,文化輸出率較低。
(三)媒介影響力低,工作浮于表面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多網絡傳播渠道,導致網絡信息魚龍混雜,真假難辨。部分平臺工作浮于表面,沒有深入推進各媒體的深度融合,形式主義仍然存在,沒有俯下身子、沉下心來引入新思想、新手段助力鄉村振興。導致農村地區的受眾對新媒體的使用率不高,尤其是老齡人群受年齡、文化程度及使用習慣等制約,更傾向于利用傳統媒體獲取信息。據筆者所做的調查顯示,其通過電視新聞客戶端等傳統媒體獲取鄉村振興戰略的信息占比高達72.42%。這些都使得媒介影響力不足,增加了融媒體助力鄉村振興的難度。
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融媒體使用的優化路徑
(一)加大投入,引入與培養齊頭并進鄉村振興能否成功的核心在于人,人才是推動鄉村興的基礎,而專業媒體人才是保證融媒體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關鍵。1.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培植人才扎根的沃土2020年,現行標準下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做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之間的銜接尤為重要。而農村較為薄弱的網絡基礎設施放緩了鄉村振興的步伐,因此,應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網絡設施的投入,從而推進農村網絡的普及率。2.完善人才服務機制,吸引優秀人才鄉村全面振興離不開優秀人才的帶領,要想抓住“領頭羊”“火車頭”的帶動作用,就需要完善各類服務機制,如提供醫療、子女就學、住房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提高其福利待遇。不僅要引進來,還要把走出去的引回來,更要同時引進媒體專業人才和技術人才,將產業、經濟主線和人才相結合,推進鄉村的高質量發展。3.開設媒體相關課程,培養鄉村本土人才鄉村本土人才的培養能有效穩定鄉村經濟,推進鄉村振興。一是開設融媒體相關課程,培養融媒體人才。充分利用各地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鄉村成人學校等開展融媒體使用和操作技能培訓。二是對已有人才進行媒體技能的提升。加快轉變傳統媒體人員的思維理念,除了“兩微一端”的使用外,還可以加設攝影攝像類課程,有效提升抖音等平臺推廣農產品及鄉村文化的質量和效果。
(二)勇于創新,傳播與效應同步推進1.創新傳播形式,宣傳鄉村文化互聯網時代要避免“千村一面”的傳播模式。調查發現,鄉村傳播時,除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外,人們更喜歡通過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展現的各類文化知識,同時也更傾向于結合當地特色,使用當地方言。利用圖文、小視頻、音頻等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分享鄉村生活,既創新了傳播鄉村文化的形式,也能有效傳播鄉村文化的內容。傳統媒體也可利用自身優勢與有關部門合作,對接社會資源,化身為發掘地方文化潛能、打造地方文化特色的有效推手,如湖南廣電聯合湖南文旅廳共同打造的中國首檔鄉村振興文化紀實節目《鄉村合伙人》就是很好的例子。2.樹立品牌形象,發揮品牌效應除了傳播形式的創新外,好的品牌推廣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中也不可或缺。據筆者所做的調查發現,87.4%的人認為鄉村需要打造一個具有當地特色的品牌拉動經濟發展、文化傳播,因為本質上品牌是一個吸引顧客的手段。而打造一個品牌首先要結合當地特色,明確自身定位。其次要對產品進行創新和延伸,完善品牌管理。比如焦作鐵棍山藥,除了山藥本身,還可以開發其周邊文創產品,可以拍攝山藥種植、采收趣事,用視頻或者直播的形式讓大眾更加了解其背后的故事。當品牌形成之后,順勢打造的傳播價值鏈不僅能夠增加品牌影響力,還能夠有效助推品牌經營。
(三)增強責任,服務與發展融合共進1.強化責任意識,拓展傳播內容媒介具有社會公共服務功能,在傳播信息時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ヂ摼W的快速發展帶動新聞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在此背景下,新聞行業內也亂象叢生,媒介從業人員品行不一、職業道德感不強,使媒介的公信力下降,媒介的影響力大打折扣。因此為更好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媒介要保持新聞敏感,提高信息的傳播速度,同時必須保證信息的真實性;要做好與用戶之間的溝通,及時反饋用戶的問題。比如查看“兩微一端”的后臺,積極回復問題,為公眾解憂答惑;要采用視頻、音頻、圖文結合的形式傳播信息,改變之前單一的文字傳播形式;要增加農業信息板塊,主動宣傳鄉村振興戰略,宣傳國家政策,維護國家形象。2.加快融媒體中心建設,提高媒介影響力各級融媒體能有效助推鄉村文化傳播、經濟發展和農產品推廣,因此,加強融媒體建設至關重要。(1)加強縣級融媒體建設,實現中心資源共享縣級融媒體發展起步晚,各地發展不均衡,而中央、省級、市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起步較早,在實踐中積累了諸多經驗,可以給予縣級媒體援助和指導,加快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進程。比如:新華社整合內部新聞信息、技術保障、用戶服務等資源,打造縣級融媒體專線,從而推進了縣級媒體的轉型升級。(2)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融媒體品牌縣級融媒體面對人才、技術短缺等問題,除了依靠國家戰略部署、財政支持和省市級融媒體中心提供的資源支持,還應立足當地,因地制宜,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融媒體品牌,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融媒之路。一是精簡媒體機構,有效整合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和各類網站等新媒體資源??h級媒體把移動網絡作為優先戰略,推出適合當地的“兩微一端”,更好地服務當地的群眾。比如江蘇邳州根據當地的特色,推出“銀杏傳媒”欄目和客戶端“邳州銀杏甲天下”,依托“政企云”項目為機構提供數據共享、活動策劃等多項服務。二是強化縣級融媒體中心的職責??h級媒體作為連接省市級媒體和街道村社的橋梁,具有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作用,不僅發揮傳播信息的功能,傳遞黨和國家的聲音,還要建設綜合服務平臺,從而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反映人民的呼聲,提高其影響力。綜上,融媒體的發展在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帶來挑戰的同時,更帶來了機遇,有效利用融媒體才能助力鄉村戰略的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EB/OL].新華網,2018-02-04.
2..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J].社會主義論壇,2019(07):4-6.
3.徐洋.融媒體對傳統文化國際化傳播的影響[J].青年記者,2019(29):8-10.
4.趙宏.從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視角探析新時代推進實現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使命與挑戰[J].科學社會主義,2019(03):55-60.
作者:范新愛 單位:河南工業大學黨委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