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聞網站兩會報道融合模式創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聞網站是兩會報道的重要力量,其融媒體報道方式對兩會報道乃至媒體深度融合都具有重要意義。文章以華龍網為例,分析其在2021年兩會報道中的融合模式創新——通過創意、技術的運用,打造出一批融媒體產品,形成融合式報道、沉浸式報道、互動式報道等融合模式,以期為業界提供借鑒。
【關鍵詞】兩會報道;媒體融合;融合傳播;華龍網
與往年一樣,2021年的全國兩會再次吸引了各大媒體報道,與此同時,融媒體環境下的兩會報道如何創新成為焦點,考驗著各大媒體的創新能力。作為新聞報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新聞網站在每年兩會報道中都有出色表現。2021年兩會報道中,華龍網圍繞全國兩會的主題和熱點,以“內容+技術+創意”的方式,將系列創意、技術應用到報道實踐中,推出了一大批頗具新意的融媒體產品,在融合式報道、沉浸式報道、互動式報道上累積了豐富的經驗。華龍網成立于2000年,由重慶市委宣傳部主管,是重慶日報報業集團媒體融合發展的戰略轉型平臺,分析其在2021年兩會報道中的表現,可為業界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融合式報道,提升用戶觀感
融媒體報道最重要的是不同渠道和傳播方式的融合,媒體通過渠道矩陣及新穎的表達方式,創作融媒體產品,提升用戶的觀感。兩會報道是嚴肅的時政新聞,涉及內容繁多,融合式報道可以從不同角度以不同形態對全國兩會進行報道,進而調動用戶觀看和閱讀的積極性。在2021年的兩會報道中,華龍網采用專題報道的方式,突出音頻融合,利用新技術強化融合效果,有效提升了用戶觀感。
1.利用專題融合,立體式報道兩會專題是新聞網站集中報道重大新聞的主要方式,每年全國兩會期間,各大新聞網站都會推出相關專題,聚焦兩會內容。專題的優勢是能夠融入豐富的內容,可以根據內容性質、表現方式等開設不同的欄目,從而實現多樣化、立體化的報道。專題報道不僅可以營造全國兩會的輿論氛圍,也可以使兩會報道變得豐富多樣,滿足不同用戶對兩會信息的不同需求。因而在融媒體環境下,如何在傳統專題報道的基礎上,強化專題報道的融合性,使其成為融媒體報道的窗口,是眾多新聞網站需要探索的重要課題。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華龍網一方面開辟了《奮進新時代——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專題報道,另一方面重視專題的欄目設計,增強不同欄目之間的組合效果。目前,該專題開設了《習聲回想》《聚焦重慶團》《重磅策劃》《代表委員之聲》《兩會V觀》《兩會圖集》等欄目。從專題設置可以看出,華龍網既突出重點又關注本地情況,既有文字又有圖片、視頻專輯,還專門設置了《兩會V觀》欄目用以傳播融媒體產品。僅《兩會V觀》就包含《兩會專遞》《兩會“云訪談”》等多個專欄。具體報道如《圖解:首場部長通道•三位部長這樣回應政府工作報告》《兩會60秒|全國兩會閉幕•奮斗百年路開啟新征程》采用的是較為新穎的傳播方式,對全國兩會進行立體化的報道。
2.將音視頻融合,全景式報道兩會音視頻是媒體融合中最常見的表現形式,近年來深受用戶喜愛。在兩會報道中融入音視頻,可以讓報道更為生動,用戶在觀看這類融媒體產品時,可以對兩會現場、采訪現場以及一些難以用文字敘述的內容,有更好的理解。因此,一些媒體把音視頻融合作為融媒體產品創新的突破口,還在音視頻中融入動漫、Rap等新元素,打造更加形象立體的融媒體產品。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華龍網以音視頻為主要表現形式,創作了系列融媒體產品。全國兩會召開之前,華龍網推出兩會預熱策劃,創作了一款以“手繪水墨畫+Rap說唱”為基調的創意MV視頻。視頻以360°視角描繪了城鄉發展畫卷,用戶可以跟著Rap的說唱節拍,在MV中全方位體驗未來的美好生活。華龍網還推出了《履職這一年》《習聲回響》《兩會60秒》《兩會日記》等一批系列創意音視頻報道,回顧代表委員參政議政和履職的情況,以及《時政微紀錄》《兩會小屏論》等多個欄目,從小角度切入報道兩會。這些音視頻融媒體產品全景式報道兩會,增強了受眾對兩會報道的喜愛程度。
3.利用新技術融合,多角度報道兩會新技術是推動媒體格局變化的動力所在,而技術融合則是媒體融合的重要方向之一。從已有的融媒體產品來看,技術融合型的產品占很大比例,大多數融媒體產品都是借助新技術打造的。這是因為基于技術融合的融媒體產品可以獲得傳統新聞報道實現不了的效果,使一些原本抽象、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滿足用戶需求。尤其對一些重大新聞報道來說,技術的運用可以豐富報道視角,給予用戶多樣化的閱讀和觀看體驗。在2021年兩會報道中,華龍網不僅繼續運用技術融合手段,創新融媒體產品,還在技術運用基礎上進行創新,推出了一批富有創意的融媒體產品。例如,《音小見大》欄目推出的《手繪RAP|繪一幅未來的畫開出幸福的花》,通過“手繪+RAP”的方式,融入短視頻、動漫與音樂等多種元素,闡釋2021年作為“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第一年的美好圖景,激勵人們通過努力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這種融入多種元素的方式充分彰顯了融媒體報道的優勢,使得兩會報道的內容更加生動。
二、沉浸式報道,激發用戶共鳴
全媒體時代,傳播渠道并不缺乏,關鍵在于內容如何讓用戶接受,這就需要從傳播效果角度考量,創新融媒體產品。在2021年兩會報道中,華龍網以讓傳播效果入腦入心為目標,努力實現會上與會下、中央與地方、兩會與生活的共振,激發用戶的情感共鳴,進而實現裂變式傳播效果。
1.以大數據為基礎,創作融媒體產品大數據時代的媒體數據非常多樣,涵蓋了公共數據、媒體資源數據、商業數據、用戶數據和個性化數據等眾多數據,對媒體來說這是獨特的優勢。在大數據支撐下,新聞報道可以發掘很多以往單純依靠記者采訪所不能掌握的信息或者角度,這是拓展新聞報道渠道的有力支撐。這些大數據的運用也改變了傳統的新聞生產方式,有效拓展了新聞報道數據的廣度和深度,使得新聞報道的內容、角度、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作為兩會報道的重頭戲,政府工作報告是每年報道的重點。202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后,華龍網積極運用大數據分析,創新融媒體產品,增強了融媒體報道的針對性。華龍網通過對政府工作報告進行大數據分析,掌握不同職業用戶所關心的內容,從而描繪出用戶群體畫像,并以此為基礎第一時間推出H5產品。不僅如此,華龍網還基于大數據分析,根據用戶職業類型推出“定制式”互動分享,從而實現融媒體報道的精確覆蓋。用戶可以在可感可觸的H5中體驗到政府工作報告與個人生活的關系,對兩會報道的關注度也大幅提升。
2.以云技術為支撐,打造兩會“云”現場云技術是融媒體發展的一項重要技術。通過云技術的運用,媒體既可以打造專業的云服務平臺,又可以此為基礎構建立體化傳播矩陣,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甚至可以把云技術運用到日常新聞生產中,實現云采訪、云編輯、云報道、云互動。媒體基于云技術的融合報道,可以打破傳統新聞報道的時空限制,使新聞報道不再受地域和時間的束縛,豐富新聞報道的形式和內容。由此可見,云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媒體的智能化發展。2021年兩會期間,華龍網充分運用云技術,實現了前方與后方、虛擬與現實報道的融合。在云技術支撐下,華龍網推出《兩會“云”現場》專欄報道,讓用戶能夠通過云端感受兩會現場氛圍;通過5G技術和后期視頻技術,華龍網模擬虛擬演播系統,推出5G虛擬異地同屏對話欄目,使得兩會前方新聞進入虛擬演播廳,與后方主持人、新聞報道形成互補,給用戶帶來不同的體驗。不僅如此,華龍網還通過云技術,讓后方記者采訪前方代表委員,實現云端采訪和內容生產融合,有效提升了融媒體新聞生產的效率。
3.以接近性為抓手,引發用戶情感共鳴華龍網是地方新聞網站,身份比較特殊。一方面,互聯網是面向全國的,因此華龍網的報道要兼顧區域之外用戶的體驗,不能只關注本地用戶的感受;另一方面,作為地方新聞網站,華龍網需要照顧本地用戶的需求,突出與本地關聯度高的報道。總的來說,雖然地方新聞網站要關注用戶的整體需求,但重視本地內容才是其主要的發展方向。而要重視本地內容,地方新聞網站就要提高新聞報道的貼近性,貼近當地民眾的信息需求,將全國性內容與地方讀者關注點結合,增強新聞報道的接近性,更好地引發用戶的情感共鳴。華龍網在2021年兩會報道中充分考慮到接近性,從內容與表現形式多方面入手,凸顯地方特色。在聚焦兩會期間與重慶相關的議題的同時,華龍網基于方言元素打造了H5融媒體產品《方言同期聲》,將方言與H5融合,頗具創新性。在《方言同期聲丨這是一款覆蓋近400萬平方公里的H5》的融媒體產品中,華龍網以各種方言反映了全國各地民眾的心聲,并通過H5的形式傳遞到兩會現場,引發用戶的情感共鳴,使得用戶能夠在方言中獲得沉浸感,這就是地域接近性。
三、互動式報道,提高用戶參與度
互動性是互聯網的一個重要特征,也是融媒體報道必備的要素。為了讓更多用戶參與到兩會報道的互動中來,各大媒體在報道過程中采用了形式多樣的互動方式,提高用戶的參與度。在2021年兩會報道中,華龍網在留言評論類互動的基礎上,推出了以互動為主題的多款融媒體產品,有效提升了用戶參與度和傳播效果。
1.互動游戲,讓用戶主動參與新聞游戲是融媒體出現后發展起來的一種報道方式,具有很強的互動性,而且隨著媒體融合的深度推進,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嘗試開發新聞游戲。在新聞游戲中,用戶能夠以角色扮演等方式重回新聞現場,體驗新聞現場或當事人的感受,產生情感共鳴。在具體創作過程中,新聞游戲需要從用戶關注的議題出發,通過采訪、資料分析等方式獲取充分的信息,然后采用符合報道主題的游戲形式制作新聞游戲產品。2021年兩會報道中,華龍網從游戲入手創作了互動游戲類的融媒體產品,成為兩會報道中的一個亮點。針對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華龍網打破傳統的圖文解讀模式,將游戲與H5融合,推出兩會報道互動游戲H5。該產品用“收集福袋”的互動游戲方式解讀工作報告熱點,使用戶在玩游戲的過程中獲得互動沉浸式體驗,更好地了解政府工作報告的內容。同時,通過這樣的互動游戲方式,用戶從被動接受者變成主動參與者,提升了參與以及分享傳播的積極性。
2.互動評論,讓用戶變身傳播者評論是互聯網時代較為常見的一種用戶互動形式,被普遍運用于社交產品、資訊產品等各類新媒體產品中。各大媒體在創作融媒體產品時,往往把評論作為一種用戶互動與內容沉淀的重要方式。對兩會報道來說,這類評論可以反映用戶觀看報道的感受,及時了解用戶對全國兩會的看法,還可以吸引更多用戶參與互動,使他們在參與過程中由接受者、評論者變成傳播者。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華龍網在傳統評論基礎上進一步創新評論互動方式,使得用戶觀點在兩會專題報道中得到充分體現。一方面,華龍網在兩會報道專題策劃時專門設立了《評論互動》專欄,用戶看完兩會報道后如果有感想,可以通過該欄目并與其他用戶交流。另一方面,華龍網創作了《微觀全國兩會•屏述》融媒體報道。該報道收集用戶對各類兩會話題的評論,然后以新聞形式呈現這些評論,讓用戶在融媒體產品中發聲,成為報道的主角,調動他們參與評論的積極性。
3.互動海報,讓用戶參與閱讀海報是一種傳統的傳播媒介,它可以通過簡潔的符號和直觀的圖像,快速且形象地傳播信息。在融媒體產品創新過程中,海報經過融合發展,形成新聞海報這種新型融媒體產品形態。新聞海報將新聞與海報設計融合,不僅制作便捷、直觀醒目,而且具有很強的社交屬性,適合移動端的傳播環境,因此逐漸受到各大媒體的重視。2021年兩會報道中,華龍網將新聞、海報與3D、H5技術融合,打造出全新的融媒體產品《互動海報|3D報告里的民生承諾》。該產品以H5作為載體,用海報的形式報道新聞,并運用3D互動方式,讓用戶在觀看過程中體驗全新的互動。具體操作是,用戶掃碼H5后,可以看見圖片和文字介紹,然后通過左右滑動,觀看3D版的效果。該產品內容涉及經濟增長、產業結構、創新引領、生態環境、改革開放、民生保障、醫療健康、教育公平、城鄉發展、鄉村振興等多方面,用戶在觀看該產品時,不僅能獲得較強的互動體驗,還能直觀感受3D視覺效果。在融媒體環境下,新聞網站需要融合發展,突破傳統的門戶模式。通過對華龍網兩會報道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當前新聞網站在融合報道方式上可以借助網站的傳統技術優勢,創作高質量的融媒體產品,專題報道、技術融合與互動評論是其融合報道的主要方式。與報刊、廣播、電視的融媒體報道相比,新聞網站的融合報道并沒有特殊優勢。因此,在融合報道的大趨勢下,新聞網站需更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通過融合模式創新實現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姜潤曦,杜仕勇.全媒體時代網絡專題報道的融合創新——以人民網兩會報道為例[J].傳媒,2021(3):27-28.
[2]陳澤坤.地方新聞網站的創新與突圍——以湖南紅網為例[J].傳媒,2020(14):65-67.
[3]廖圣清,方圓,李晗,等.中國新聞網站的網絡傳播結構及其影響力研究[J].新聞大學,2019(1):75-89.
作者:任笑晨 單位:商丘師范學院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