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網絡教育平臺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從內容和平臺兩個方面探討了建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資源平臺的模式,通過分析六大模塊內容和探尋四種平臺建設途徑對優化網絡教育平臺建設進行了探索。
一、網絡教育平臺的內容建設
由于通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進行學習的時間、地點的隨意性和對教育對象非強制性的特點,平臺建設的內容是否能夠吸引被教育對象是平臺建設成敗的關鍵。為了提高網絡教育平臺的吸引力,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網絡教育平臺應該包含以下六個模塊的內容。1.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課堂輔助資源模塊。政治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是對當代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在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時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和師生交互作用,從而為反轉課堂教學模式提供有力的技術平臺支撐和教學資源保障,構建更加有效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符合現代教育模式的要求,可以更好的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吸引力和實效性。在利用網上平臺實現翻轉課堂時,教師可以在課前通過平臺提供的學習資源或者自行分享教學視頻等資源給學生,再通過平臺交互分享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從而實現課程教師通過平臺提供教學資源,學生在課前完成學習,師生在課堂上完成答疑、交流、延伸等活動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利用手機等移動智能終端訪問平臺,方便利用等車、課間等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為了更好的為第一課堂服務,網絡教育平臺同時配備教育資源管理系統、教學系統、監督系統、輔導系統、作業系統、答疑系統、學習交流系統和考試、測驗以及教學評價系統。通過網絡實現第一課堂輔助教學、自學、討論、輔導、測驗和考試等功能,也可以通過直播等方式提供遠程教學的技術支撐,以適應不同學習群體的學習需要,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水平。2.思想政治教育拓展課堂慕課資源模塊。慕課是一種開放式教育資源。網絡平臺通過將優質的慕課資源進行分類整合,按照不同專業、學習基礎和難易程度等進行分類,使學習者很容易根據自己的年齡和知識水平找到適合自己的慕課資源,使網絡教育資源最大化的實現價值。慕課的發展非常迅速,已經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廣泛應用,是必不可少的資源模塊。大量的慕課資源雖然不斷涌現,但是由于沒有進行充分的資源整合,教育資源水平參差不齊,而且這些資源存在于各個高校或教育網站中,出于利益等原因無法做到充分的共享,使得學習者較難從繁雜的教學資源中進行取舍。故而需要建立更好的平臺進行優質資源整合和去糟存精,為學習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慕課學習平臺。3.綜合服務模塊。為了更好的發揮網絡教育平臺的作用,首先必須先把學生吸引到平臺上來,而且保證平臺對用戶具有一定的黏性。在思政教育平臺中融入實實在在的面向學生的貼心服務功能,建立集學生日常查詢與咨詢服務、學生事務網上辦公服務、勤工儉學與學生資助服務、創新創業和就業指導服務以及休閑娛樂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的服務管理平臺,從而以服務帶動教育,通過提供日常便利的服務吸引學生,增加網站最初的吸引力是目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4.素質教育培訓資源模塊。根據不同的用戶人群設計推送不同的素質教育培訓資源。比如針對黨員教職工和學生開設紅色主題教育資源模塊。一是提供紅色理論與實踐資源。通過展示馬列經典著作以及原著,將黨和國家的最新理論成果和實事熱點資料上傳供師生查閱和學習。二是設立網上黨校和團校。利用網絡開展黨團培訓、入黨程序輔助查詢等工作。三是設置紅色歷史與人文欄目,介紹可以吸引大學生的紅色歷史人物及歷史事件等黨史和人文知識。針對學生干部群體設立學生干部培訓資源,包括禮儀、能力培養、責任意識培養等內容。針對畢業生人群設立創新創業培訓資源。針對心理壓力需要緩解的人群設立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模塊,為學生解決學業、感情、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困惑。5.客戶交互交流模塊。建設網絡教育資源平臺,不僅需要提供優質的網絡資源,還要形成良好的交互平臺。從而保證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動。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可以激發學習熱情,促進共同進步。師生之間的有效的交流互動可以加強學習指導,方便答疑解惑。另外,網絡教育平臺互動的平等性和隱秘性為開展心理咨詢以及學生反映情況提供了一個寬松通暢的渠道。6.校園文化宣傳展示模塊。校園文化建設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要求。設置基于網絡教育平臺的校園文化宣傳展示模塊,可以連接線上線下校園文化宣傳教育活動,包括先進師生風采展示、校園活動直播或展示、各項比賽網上投票和展示以及通過生動鮮活的圖片、微視頻、微電影及動漫進行校園文化主題宣傳,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宣傳氛圍,有助于優秀校園文化的傳播和提升校園文化教育的實效性。
二、網絡教育平臺的建設
1.“易班”平臺。“易班”是教育部倡導的集教育教學、生活服務、文化娛樂為一體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是“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嘗試。“易班”網絡平臺擁有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比如“易課堂”、“名師工作坊”、思政微課云平臺和“微社區”等。另外,“易班”為各大高校的學生搭建了線上的交互式網絡社群,實現了網絡班級建設和黨團網上群組建設,已經構建了穩定的網上社區。在“易班”網上社區中群成員相對穩定,更容易激發社群活力,構建易班學習型社群。2.微載體平臺:微信、微博、微視頻。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8年12月,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手機移動終端的使用正逐漸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對于大學生,微博、微信和微視頻軟件正日益成為他們獲取信息、學習知識的重要途徑。利用微載體網絡平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網絡平臺建設的一個重要渠道。以微信為例。微信用戶的黏性較強而且功能比較全面。除了通訊功能外,它還具備訂閱號、公眾號等在線服務和信息傳播的功能。清華大學通過微信平臺開發的“雨課堂”,將復雜的信息技術手段融入到微信,優化了大班教學的缺陷。學生關注“雨課堂”微信公眾號,即可在課堂上實現師生互動,教師也可以通過“雨課堂”實現課上彈幕、投稿、答題等功能,更方便的了解學生的實時狀態。同時,還可以將課堂延伸,通過課前推送預習課件和課后反饋數據,使課程過程評價更及時和客觀,讓課堂互動貫穿全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思政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建立長期教育和熏陶的過程。微信、微博、微視頻可以成為學校思政教育的延伸渠道,學生離開高校校園后仍然可以利用平臺展開學習。3.主題教育網站平臺。校園官方網站是向師生傳達各類信息的有效平臺,可以教學任務、展示學校形象、公開各類校務等。因此必須把校園官方網站作為重點建設網絡平臺。另外,一些政府官方主題教育網站,比如共產黨網、中國大學生在線等,都有很多優勢的教育資源,可以成為建設網絡教育平臺的依托網站。4.綜合性網絡教育平臺。雖然思想政治教育網絡陣地建設的平臺很多,但是各自因利益、建設目標等限制導致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創新性的建設綜合性網絡教育平臺是急需探索嘗試的重要工作,是需要整合各層次資源,集各高校合力,在政府教育機關的大力支持下才能完成的任務。綜合性網絡教育平臺的建立,需要整合各種優勢教育資源,并對各種資源進行分類分層整理,對各模塊進行優化設置,實現有效的資源共享,避免教育資源的重復開發,提高教育資源利用的實效性,是大數據背景下對優勢資源以及教育實現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優化。通過綜合性網絡教育平臺的建立提高人們對教育資源的共享意識、加大國家政策對教育資源共享平臺建設的扶持、從而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網絡教育資源共享環境,不僅僅是滿足學習者和教師教學的需求,更是科教興國的的必然要求。要通過鼓勵各大高校和教育網共建共享資源,特別是雙一流名校要將優質的教育資源共享給一般院校。將優質的教育資源共享,同時不斷得到學習者的意見反饋,不斷進行修改和完善,從而滿足學習者的需求,是綜合性網絡教育平臺建立的目標。
【參考文獻】
[1]伍尤發,余新科,吳榜中.網絡教育平臺的設計與實現研究[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0(12).
[2]夏冬生,孫先念,朱公志.微課、慕課和翻轉課堂的特性及其相互關聯性的探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9(4).
作者:康會茹 黃繼偉 陸小菊 高小堯 單位:廣西科技大學